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二、拼线厂

    叠滘土地改革结束后,虽然是市场繁荣,棉织业一片兴旺。但是,由于资力的局限,一时也难以解决众多失业乡民的复工问题。叠滘总工会每天接纳着嘈吵不休要求复工的乡民。

    一个偶然的机会,1953年10月23日,广州市福华车线厂陈厂长,带着两上同事,漫无目标地来到潭头村农民协会(在李氏大宗祠),说发外加工车线半成品(把3条42支洋纱拼成1条线)。素昧生平,潭头农会负责人接纳下来,随即组织了4个人,取得叠滘总工会的同意,于1953年10月28日,到广州市天成路福华车线厂联系,一气诺成。

    1953年10月30日,在村头村总管祠开第一次筹备会议。确定了名称:叠滘拼线场(拼,是绞合的意思)。根据厂方首批发给原料数量,可容纳330人左右,应设4个工场。以总管祠为总场,第一分场在东聚坊葆芝堂,第二分场在东胜村孔氏家庙,第三分场在潭头村李氏大宗祠。

    1953年11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从11月28日开始,4个分场先后开工。1953年12月22日,首批交货。以“优质合格”,赢得信誉。随后,五一车线厂、天一车线厂,也来正式签订合同。叠滘拼线场最兴盛时,曾与8间车线厂和布厂取料加工,发展到13个分场,分布在各个村内,容纳了近2000人工作,大大地缓和了当前求工难的局面。

    1955年秋季开始,广州市车线行业不准发外加工,叠滘拼线场面临绝境,立即转向各地寻找资源,以维持生存,从此走向低谷。由于资源不递,12个分场先后解散,只有总管祠总场减员存在。后来,总场迁到新图甲会馆(在宁聚村大塘边)。

    随着棉织厂花纱需求量增加,拼线业有所好转,发展漖边村的民乐米机原址作分场。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叠滘拼线场改名为叠滘拼线厂,仍属叠南、叠北同管理。1967年,叠滘拼线厂被平洲公社接管。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沙竹场

    1959年5月26日,广州华南竹业公司委派职工庞礼(村头村人)到来叠北管理区(当时在顺泰大押公司)联系,租用铺前决堤的沙地,作为沙竹、晒竹场地和货运中转站。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并定名为:叠滘沙竹场。于1959年7月6日签订了《租用合同书》;9月份开始货物进场。

    沙竹场的开设,能周济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来源,特别其废竹料,在燃料缺少时期,解决了部分人的燃料问题。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四、藤厂

    叠滘代加工藤制品的工场,一律称藤厂。

    1964年开始,叠滘发展代加工藤制品,与沙贝南海藤厂(华侨藤厂)和黄岐东风藤厂加工藤椅、藤席以及藤器杂件。叠南先在孔大宗祠作工场,后来迁往洙泗村横涌坊(原南海棉织厂漂染车间)继续加工作业;叠北在叠北人民会场作工场。他们除在工场加工外,还发放到各生产队以及各家各户去加工。据不完全统计,最多人数有500人左右。

    1965年初开始,叠滘劳动服务站,在叠滘侨联会、立善堂(原叠滘乡公所)、顺泰大押等地作工场,亦与“南藤”、“东藤”加工藤器,品种有拉花藤片、藤席和藤器杂件。最多人数有300多人,大都是面上居民。

    后来,由于藤的来源停缺,从1978年开始,先后结束。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五、农村工(副)业

      农村工业,统称为“工副业”。建国以后,在“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中,农业生产的基层组织生产队,所办的零星工业,肯定不能成为“主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的工副业和自留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定为必须割除和打倒之列。直到1975年,在整顿社队企业运动时,仍规定“生产队一级不准办企业”。大队要成立工业总厂,统管辖内所有的工副业。做到“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统一供销)。同时,还规定“社队企业安排劳动力,不得超过农村总劳动15%”;“农忙时节,社队企业暂停生产”等。

      直到改革开放,观念的更新,政策的改变,农村工业才放开手脚,迎来大发展。

      叠滘农村的工副业,始于1956年至1957年间,当时个别生产队率先办起简陋的作坊或加工场。如:叠北澳边小五金工场,加工火水灯头;随后,叠南洙泗打铁场加工锉胚。后来,打铁、翻沙铸造、小五金加工、搓螺丝、加工万能传动带、针织纺纱、织藤等工副业,陆续涌现。

      改革开放前,叠滘的队办工副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或纯手工操作,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或劳动强度大的加工业。虽然如此,队办工副业收入,直接提高了社员的分配水平。1980年,随着叠南大队与港商合资开办的步步高鞋厂诞生,叠滘的“三资”企业相继开张,先后有制鞋、服装、化工、电子电器等行业发展。而且,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直接促进社队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造大造强。

      1987年开始,上级主管部门,重视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协助社队企业,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计量定级,申领新产品生产许可证,以及产品创优等活动。大明树脂厂生产的“大明牌树脂粘胶”,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农村集体的工副业,大都转为私人承包或转为股份制企业。2002年,叠滘农村经济联社和经济社,主要以物业出租管理为主。

      叠滘改革开放后农村工业发展情况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四节  商业

    叠滘物产丰富,地处广(广州)佛(佛山)交通要冲,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育较早。明代以来,佛山之冶遍天下,忠义乡(即佛山镇,又称季华乡)跃居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南国的“铁都”。商品交易活跃,客商云集,促进了商业的空前发展,与之一衣带水的叠滘乡亦随之兴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一、墟市

    古时的墟,原定期于空旷地,聚货交易。所聚商品不限,以交流农副产品为主。期日,人聚则满,人散则虚;市,则指设在民居中的交易场所,以方便居民购买日用必需品,无墟日。据资料反映,叠滘历史上是墟、市合一。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一)海边墟

    明代初期,叠滘就有墟市。明·万历修的《南海县志》中有“海边墟”。位于村头坊、三里社和桥头坊的交界处,乡人称之为“猪市”。建国初,在这交会处的水沟上,仍放置着两块已磨成弯刀形的水沙石。故老相传,这就是当时猪市中卖肉店磨刀的地方。如今,此地已成为南海棉织二厂的车间和厂房,古老的墟市,已渺无痕迹。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叠滘墟

    随着叠滘的发展,海边墟沿着桥头坊逐渐向南迁。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迁到石桥头北岸,双溪祖庙(即大庙)前一带,以后逐渐移到南岸,发展成圣塘墟(即叠滘墟),后成了一街两边商铺的墟市,每到墟期,街内非常拥挤,更容不了外来人进场摆卖的各种货品。民国31年(1942),在墟市西边相连的田心坊,填塘3亩多,建砖瓦上盖,以青砖铺地,辟为墟场,乡人习惯称之为“墟廊”,作为叠滘墟日,各种货品集中摆卖的地方。历史上叠滘的墟期,为农历“二、七”日(即每日逢二、逢七日),每遇墟期,清晨本地及邻近的农产品,杂货都聚集墟廊,各自摆摊交易,人声嘈杂,熙熙攘攘。到午后,人散则虚,又回复平静。例外的是每年正月初七日,是叠滘一年伊始的“新墟期”,从早到晚整日热闹兴旺。摆卖的货摊中多了香味诱人的“小食”;新春应景的莲花灯、鱼灯和炮竹烟花;还有最吸引小孩的是琳瑯满目的玩具……沿街都是摩肩接踵的长者、父母带着衣着靓丽活泼小孩“巡新墟”的热闹人流,欢声笑语,喜庆洋溢,成了新春一景。

    叠滘墟(包括墟廊),在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共有大小商铺、摊档183间,分属50个行业。

    1958年,叠滘墟石桥头以南一带的店铺(即圣塘新街中列店铺,材料运去搞大炼钢铁)拆掉,扩大了街中空地面积,成了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摆卖集散地;昔日墟廊逐被废置,后来曾一度成了生产队的养猪场。1986年,原墟廊的地点又再复兴,1992年,叠北投入246万元,兴建了3层楼高的“叠滘市场”和农贸场。随着叠佛公路的开通,两旁商铺也兴旺起来。相反,古老的叠滘圣塘墟(即今称旧墟),却变为附属的商业场地。

    建国前叠滘墟内店铺情况调查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文昌沙的商市  布市  菜市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明代,佛山镇以冶铸驰名,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佛山镇上联西江、北江,直到广西、江西乃至中原;下通省城(广州)的商埠。汾江河是佛山镇的水路交通枢纽,更成了当时的“黄金水道”。叠滘渡头(或称叠滘埗头),位于汾江河上,在现今人民桥北岸附近,是文昌沙南面的古老渡头,是叠滘人往佛山必经之路。佛山人经文昌沙到铺前渡头,过河到大沥詹村……是陆路到省城(广州)的捷径,所以人称之为“省佛通衢”。文昌沙因其地利,引来众多商旅经过,店铺林立,得天独厚,熙熙攘攘。其岸边,逐渐出现聚储货物和批发出售的“生果栏”、“干果栏”和“木材行”等大商户,促成了文昌沙成行成市,生意畅旺。清·咸丰十年(1860),由乡人陈见行(陈大年之子)、麦倬南、孔宏发、江景中、陈致中、李贤英、黄成邦、何和亮、招满光等倡议,用集资筹款付息方法,在文昌沙北约西基坣开设布市场,约定每两本金,每年付息一钱,共筹集白银798两,于同年六月三十日开市。布市专营叠滘及邻近乡村织造的大布(亦称土布)买卖。批发、零售直通省(广州)佛(佛山),生意兴隆,客商云集。每年收入,所得余利,拨入培风社学经费和每年“乡饮敬老”之用(见《十四坊倡建布市碑记》,存叠滘侨联会墙壁上)。布市延续至清末民初,因战乱等原因而停办。

    清·光绪六年(1880),修筑溥利围后,其中文昌沙路段铺上白石块,临街商铺更整洁划一,旧貌换新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叠滘联义会倡建“叠滘乡均益菜市”,以招股集资筹办,并约定所得余利分成摊销:十分之二,缴作本堡局费;十分之三,为溥利围养基费;十分之五,为各股友红利(摘自《南海县叠滘乡均益菜市章程》)。均益菜市,位于文昌沙北,汾江河边,紧靠晒布地,是一个大宗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市场。每天早上,本地和邻近的农民把出产的瓜、菜、芋、葛等,船运肩挑,从四面八方赶来交易,热闹繁忙,购销畅旺。到下午,菜市便空无一人,称为“散市”。“菜市”一直经营了50多年,至1958年后,各地都开设农贸市场或菜栏,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多了,均益菜市渐渐式微而停办。原址建起了居民新村,现只剩下经改建的“叠滘菜市街”门楼。

    古时的文昌沙,是叠滘(溥利围)西基河堤的一段,由于紧靠佛山,地处省佛乡道要冲,随着历史的机遇,逐渐发展成繁华商市一条街。文昌沙的成长发展,见证了叠滘独特的农村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故老相传,文昌沙在明、清时期,已开始兴旺,广州海关的分支机构,也设在叠滘渡头附近(见清·道光《佛山市区图》。商市中以生果栏、京果行著称;簑衣街技艺人,能工巧手,用棕、竹叶编制的簑衣(雨衣),闻名遐迩。果栏、忠信米机、允成当铺、循道医院(后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华英中学(后称佛山一中)、基督教堂、均益菜市,这些名称,约定成俗,成了当时文昌沙各段地名的称谓,至今仍留传在老一辈叠滘人的口头中。街内的茶楼食肆、粉面加工店、饼铺、布市、木材行……各行业,应有尽有,有些还是颇具盛名的老店。难怪其时流传有一民谚说:“生能医供读,死后可安寝”。其意思是:“生活在文昌沙的人,医、食、住、供书教学不用愁,死后有上好的棺木安殓”。文昌沙的寿板(即棺材)亦颇有盛名。

    文昌沙以叠滘菜市街门楼为界,南段至叠滘渡头一带,于1951年划入佛山管辖。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四)陈家园药酒

    清代中叶,潭头坊慎守堂陈氏后人,独创了陈家园半枫荷药酒。主治跌打风湿、祛风散瘀、舒筋活络。陈家园药酒在佛山公正路(原日公正市)设店销售。清末民初,风行省、港、澳地区;畅销东南亚诸国。其时,佛山有梁家园,叠滘有陈家园之流传。

    陈家园药酒,主要由半枫荷树的果实和其它中药材秘制而成。潭头坊郡丞陈公祠门前有两棵,四美陈公祠东厅花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半枫荷大树,生势高大挺拔,每年结果累累。果实落在地上,才是真的好药材。届时,陈家园定必派人收集,以备制药之用。建国后,叠滘仅有的三棵半枫荷大树砍掉了,陈家园药酒不见有售了。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