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叠滘乡志》2006版

打字:撒野的孩子 (历经两年时间打的,赞一个)

引用撒野的孩子原贴“到目前为止,应该都未有人将《叠滘乡志》摆上论坛,咁啱屋企有本,或者好多人屋企都有,但相信大部分都好似我咁无心机睇晒成本书,而家得闲打一段上网,等于分段阅读,可能会有心机将本乡志睇晒。闲来无事,当作练习打字,由于发贴字数限际,只有利用回复不断更新,对此贴有兴趣嘅坛友,可以得闲睇下,无兴趣嘅笑笑就算。为左可以保持整本乡志更新的连续性,希望各位睇过就算,尽量唔好回贴,同时,乡志里面的数据图表我就唔放上网了,因为又蠢、又懒唔识画,希望各位见谅!”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叠滘乡志编纂领导组:何泽、孔令强、江显蛟、庞朝汉、朱晃键、李满生、黄家志、孔树
叠滘乡志编纂顾问:张钊、杨妹、黄绍、黄棣、黄祥洲、黎炽
叠滘乡志编纂办公室:孔树(主编)、李銮(副主编)、李腾芳(编辑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何文潜(编辑2005年9月--12月)



……


序言
……


凡例

    一、本志称谓:叠滘有史以来是一上自然村落群。在这片沃土上,勤劳进取的叠滘人,世代承传,共同造就了不朽的水乡民俗文化历史。这里,人们生活习惯相近,风俗相同,喜乐共处;姓氏源流和亲缘夙缔,形成了紧密的网络。建国后,叠滘虽然分置叠南、叠北两个乡,但是两地仍一脉相承,同气连枝,彼此尊重,团结襄帮的。因此,本次修志是以整个叠滘为地限编写。同时,在叠滘历史上,虽则曾用过多种行政区划名称,可是,绝大部分时间是以乡名称建置的,为此,本志书则从属于乡为理由,故定名为《叠滘乡志》。
    二、记事时限:从公元817年或事物发端时间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
    三、记事地限:以叠滘乡境域为范围。历史事件,则以事件发生时的乡中境域为界。在涉及地域的形成、发展和河网水源的关联等记述时,将会旁及周边有关地区。
    四、详略原则:本次是叠滘乡有史以来首次修志,存史是当务之急,而记述重点则是立足于当代。
    五、本志设11章。编目的设置,以方便查阅,力求以较少的篇幅,容纳更多的信息为原则,不拘泥于章节间的篇幅平行。
    六、本志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和简化汉字编写。行文记事,则用第三人称;机构名称、事物称谓,均按事物当年的规范或习惯记述。
    七、数字(含纪年),是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同一节内的同一朝代年号纪年首次出现时,括注公元年份,并省去“年”字,其后可按此推算省略。计量单位,按法定标准记述,需用旧制记述的,均加说明。水位是按珠江三角洲基本标准高程计算。人民币折算为新币币值记述。
    八、人物传,以生人不立传为原则。以本籍人物为主(含今已不属,但当年确属叠滘乡人,且国内书刊今仍常称其为叠滘人的);以近代以来人物为主;排列则以出生年为序。
    九、本志在行文中,有时将会使用一些简称或略语。例如:民国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建国前(后),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后);单称党,特指中国GCD;省委、市委、县委,特指中国GCD的省委、市委、县委。对历史时代的概括,“古代”指鸦片战争(1840)之前;“近代”指鸦片战争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之前;“当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十、本志以官方公布的资料及书刊文献资料为依据,并结合各种座谈会、落户专访、群众提供、街谈巷议等形式收集和文档积聚的地情资料,是经过核查、考证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可以说是“众手成书”。本志内容所有资料,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注出处。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概述(纂稿人:李銮)

    叠滘,别名双溪,曾称叠溪、叠水。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叠北乡。人居始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
    叠滘乡是西江、北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县中部;东邻夏教、南接佛山,西临汾江,北倚禅河。境内面积:清·光绪五年(1879)9.24平方公里,1984年7.68平方公里,2002年3.93平方公里。地形呈现“复釜”状(即中部高四周低)。溪滘纵橫交错,蜿蜒35.33公里。灌溉自由,土壤肥美。
    叠滘乡地处低纬度境域,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海洋季风气候无冬地带。四季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温度21.5摄氏度,多年年平均隆雨量1407.6毫米;干季盛行偏北风,湿季盛行东南风。境内水、热、光照等自然资源丰富,万物葱荣。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曾有过稻·稻·麦连作三熟的好收成。主要的自然灾害:台风,在每年1至9月份出现较多;夏、秋间,有洪涝威胁;冬、春间,偶有低温阴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叠滘历来是南海县辖区内的一个乡。有户籍人口:明·万历十八年(1590)4936人,清末民初(1911)7398人,1949年9262人,2002年15172人。有户籍姓氏:开村时温许2姓,明代28姓,1984年97姓,2002年128姓。
    叠滘乡人,依溪建村,傍水而居;清溪绿水,生生不息,似玉带环腰;绿树森秀中,小桥流水,串连着生机盎然的万户千家。前人素重教育,世代承传。历史文化积淀深沉厚实,孕育出重教化,知书达礼,尊老爱幼,敦睦桑梓的乡风美德;正是这古今相通的民淳俗美道德风尚,哺育了世世代代勤劳进取,诚实俭朴,苦乐与共,包容兼蓄的叠滘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一、蛮荒始尽  叠滘黎明

    叠滘是多姓氏的徙居地。据史料记载,各姓氏先民都是炎黄子孙,来自中原各地。因历代战乱兵荒,天灾地劫,纷纷途经南雄梅岭古驿道或江西等路径,迁徙逃亡,进入岭南后,大都曾在珠玑巷歇居暂住。
    唐代以后,中原战乱频仍;到南宋时代,更是偏安江南,珠玑巷也筑寨屯兵,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其间,南疆的珠江三角洲,不断成沙造地,逐渐形成了大片可供垦殖的沃土蛮荒,给拥挤在珠玑巷的先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去处。于是一批一批各姓先民,为避战乱,或依祖训,或听传闻,继续南迁,落户珠江三角洲,定居叠滘,生息繁衍。从此,叠滘蛮荒始尽,迎来历史的黎明。
    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各姓氏先祖,从筚路蓝缕,到自给自足;在各自建造安身立命的家园奋斗中,共同创立了烟户稠密,民庐栉毗,民淳俗美的二十四坊,编写着叠滘乡千秋不灭的篇章。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筚路蓝缕  水乡兴旺

    随着一批又一批南迁的先民加盟,叠滘日渐发展和兴旺,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先民们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融入南粤独特的生产环境之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精耕细作的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先民们驻足叠滘之初,就经受着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年复年地与水患抗争,建窦筑基,蓄水归河,围田垦殖,出色地完成了叠滘“九龙入洞”的水利工程,实现了合理调控内河水位,掌握潮汐规律,使农田自流排灌,节省人力物力,确保收获恒丰。
    先民们并没有辜负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好环境,依溪建村,傍水而居,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装点家乡,人们在河边溪畔,广栽水松、果树,固堤绿化;清河砌磡,白石铺路,广修桥梁,实现了“五桥衔达”、“六路相通”的畅顺交通。到了明代,已开拓出街平巷直、坊里相连,独具南粤水乡特色,初具规模的优美家园,至今仍留着依稀可辨的印记。例如:洙泗村西段的“橫涌基”,圣堂村北段的“新基”,漖边村古名所叫的“南面基”,澳边村西段的“旧基”和清·光绪六年建筑的溥利围等,都是昔日叠滘乡整治水患基坝的一部分,是先辈们的伟迹丰碑。
    建国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叠滘人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奔驰奋进。1951年至1953年,进行了“联围筑闸”的水利工程。迄今为止,先后经过五次加固整治,堤围安全,可以讲是固若金汤。三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农村的“六化”(水利排灌自流化,水利渠道系统化,水陆运输车船化,土地机耕化,耕地田园化,农村电气化)规划。当时,叠滘水乡这片旖旎田园风光,比起古时《叠滘八景》中的“东埠春耕影白牛”,更加妖娆出众了。
    随着科学的进步,水稻良种的推广,耕作技术的细化管理,水患的防控,农业生产实现了旱涝保收。水稻产量,1990年平均亩产1475斤,创叠滘历史最高记录。比建国前“早三晚四”(早季300斤,晚季400斤)是好时年,增长了一倍多。还出现了连片亩产“双千斤”的好收成。南海县农业局粮食股与叠南梁牛合作的试验田,1990年早季,亩产1380斤,创佛山地区水稻早季单产的最高记录。
    叠滘历史上就是半工半农的乡村,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勤劳俭朴生活,自给自足。地理环境的优越,南接佛山,一衣带水。故在明代,商品经济已经相当活跃,棉织手工业随之而崛起,土布产量大增,成为叠滘特色的传统手工业。据《十四坊倡建布市碑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乡人合资在文昌沙开设布市场,集中交易土布,产品远销各地。可见,其时叠滘棉织业已具规模。清末民初,随着客籍人先后到来开设布厂,棉织业发展遍及二十四坊,叠滘已成为纺织之乡。客籍人先进的纺织技术和使用经过改良的“客家织布机”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连男性也加入行列。织布的部分工序,还发外加工到各家各户,乃至邻近四乡。当时的棉织业,曾一度成为乡人“仰食之所”。建国初期,叠滘的棉织行业,蓬勃发展,产品出口外销。经过1956年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叠滘所有私营棉织业,先后合并成为南海棉织厂和叠滘棉织社,是当时南海县棉织业最大的厂和社,是县内支柱企业之一。
    叠滘墟的市场经济活动,融合邻近佛山之地利,早在明代已经非常活跃。有墟有市,墟市并存。明·万历年代纂的《南海县志》中,就有“叠滘海边墟(猪市)”的载语。文昌沙是“省佛通衢”(省,即省城广州;佛,即佛山)乡道的起点,也因众多的商贩往来而店铺林立,成行成市。清·咸丰十年(1860),文昌沙北约西基茔布市繁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在文昌沙北段,倡建了“均益菜市场”,是大宗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在清代,海边墟逐渐转移到“石桥头”一带,发展成为圣塘墟(叠滘墟的原名)。墟期为农历二、七(即逢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廿七)。圣塘墟向来店铺林立,繁荣畅旺,到建国初期,共有店铺、摊档183间,分属50多个门类。1956年后,叠滘的私营和个体商业走上了合作化道路,统一归属叠滘供销社范畴。之后,叠滘墟市场的商业活动,曾一度萎缩、凋零。改革开放以后,叠滘有私营和个体商业再复萌生。乘叠佛公路交通便利之势,公路两旁,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一条街。私营和集体经营,并驾齐驱,共同创造了民丰物阜的新景象。古老的叠滘墟,被人们称为“旧墟”,退居为次要地位。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素重教育  民淳俗美

    叠滘是水乡,又是书乡,钟灵毓秀。乡人素重教育,知书达礼,民淳俗美,人文荟萃,成就了精神文明之辉煌。
    古老相传,叠滘在南宋时,就建有洙泗书院、传道授业,教育子弟。
    明·隆庆四年(1570),倡建叠溪社学。以后,相继建立协文书院、叠滘书院和培风社学。到了清代,叠滘除有两间社学和两所书院之外,家塾和私塾遍及全乡。有冠名的专门教学场地,就有10多间。明·天启四年(1624),夏教名宦郭尚宾(官至兵部右侍郎,死后追赠尚书)被削籍居乡时,曾西席洙泗里孔氏宗祠(常称小宗,即培贤家塾),教授孔家子弟。乡中其余的塾师,虽不尽是名宦宿儒,但都是文义通晓,行仪谨厚,深受乡人敬重的老夫子。弹丸之地的叠滘乡,其时人未足万,竟有如此之多的教育场地,可见其一向注重崇文教化,作育英才。
    建国后,叠滘人在农业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社员收益分配不高,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秉承前素重教育的精神,承担和支撑着教育事业的重担,义无反顾。在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和壮大,生活不断富裕的叠滘人,不忘加大教育办学资金的投入,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设施。先后完成了新建叠滘中学校,重建叠滘小学校,新建叠滘第二小学校,新建叠南托幼儿中心和叠北幼儿园等教育工程;增加电脑等现代设施和更新其他教学设备;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叠滘的教育事业踵事增华,再上台阶。现在,叠南、叠北两间小学校,分别成为南海县或佛山市一级小学校。
    叠滘,人材辈出,历代有进士13人,举人25人;古代、近代和现代有众多的行业精英。其中有享誉全国的人物,一是首疏请行“一条鞭法”的庞尚鹏;一是首获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第一面金牌的田径运动员陈彦。更多的是活跃在各行各业中,独当一面,勤勤恳恳,默默地耕耘,为家乡的事业,为社会的进步而作出贡献的可敬、可爱的人;他们德高望重,令人景仰。
    叠滘人,曾经共同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乡中的《八景》和《十馨》,记录着当年历史的史实。如果说早年的《明·八景》,记述的是故乡靓丽的“花容月貌”,那就是祖辈们在筚路蓝缕,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不断为美丽的水乡频添秀色。后来的《清·八景》与《十馨》,则记录和彰显故乡深沉而厚实的人文历史的底蕴,孕育形成了知书达礼,敦睦桑梓,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和民淳俗美的乡风,行衍承传,长盛不衰。在这古今相通的优良传统的感召下,叠滘128姓人,长期共存、共荣;包容并蓄,和睦相处,互通婚嫁,友好往来,凝造了“叠滘同姓皆兄弟,乡里多是姻亲人”的宗亲夙缔,桑梓情怀。
    一缕乡情,维系着万千游子的中国心。他们虽然寄居异乡,大家则守望相助,团结自强。故乡情怀,又把旅外赤子与乡亲父老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血浓于水。旅外同胞,爱祖国、爱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人所共知,他们惠及桑梓的无私奉献精神,难能可贵,永远受到乡人的称颂。
    叠滘古乡,承传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节日和多姿、多采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富有特定内涵的日子,融注其中的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风范和东方文明精神。在各个节日里,乡人通过各种民俗活动,一方面自娱自乐;一方面是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增进乡人的联谊,促进家庭、邻里和睦团结,营造社会的康乐祥和。长期以来,叠滘乡积聚和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都是乡人喜闻乐见,热情参与的群众活动。有些活动还轰动邻近四乡,触目省、港、澳。曾有过“绿女红男踩沉叠滘,青雲锦簇点缀双溪”的喜庆热闹场景。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端午节--龙船竞渡
    叠滘水乡,自然环境独特,赛龙夺锦,别具地方特色,可以讲是绝无仅有的。它不同于在宽阔的河道上,多艘龙船并排平起,直道争先的方式。由于叠滘内河湾环曲折、水浅狭窄,只能容许一艘龙船单打独斗,竞赛表演(后来发展为定距离计时赛)。一艘长约25米的龙船,乘员50多人,在竞赛中,用最短的时间,巧妙地避开石磡,快速转过曲滘,顺利到达终点,并非单靠劲力,最主要的是考验舵手的精明和乖巧及全船人员的合拍,才能取胜。叠滘龙船竞渡,是斗智、斗勇,惊险刺激的民俗体育活动。

中秋节--出秋景
    秋天,是农作物收获季节,在一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中,乡人常以丰收景色为题材,用智慧和巧手,精心制作各种仿真的工艺品和灯饰,演练各种文艺节目,用巡游方式,举办秋色赛会,庆贺喜获丰收,酬谢神恩,祈求来年更加年丰岁稔,岁月升平。同时,也是为了娱乐生活,普天同庆,切磋手艺,比试特色,增进友谊。叠滘曾有中秋期间出秋景的风俗习惯。

乞巧节--摆慕仙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晚,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夜,又是人家妇女向织女星求智巧的节日,称为乞巧节。乞巧节古而有之,而叠滘的村姑秀女,始自何时把节日形象化了,至今还未有确切的答案。她们用缩景成寸的手法,以粤剧中的各种人物扮相为样板,用芝麻或米粒等粘砌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借用秋色景物做出的工艺品,巧妙地摆布在一张方桌上,展示出人们想象中的天上人间欢乐美好场景。并一桌接一桌地编排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美丽动人的故事。这就叫做摆慕仙。叠滘摆慕仙,是妇女们的事,笑谓妇女的“专利”,男性只许观看,不得参加制作。七夕夜,村姑秀女们,完成乞巧享神后,慕仙杰作才开放任人参观,与众同乐。热闹七昼夜,象征着七姐的意思,才告结束。

新春--乡饮敬老
    叠滘乡的敬老习俗,自明代开始传承至今。虽然各个时期的称谓有所不同,举办的时间和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敬老的寿宴始终没有改变。
    建国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乡饮节,为乡人60岁以上的男性长者,集中举办敬老祝寿的大好日子。建国后,乡饮敬老活动,曾停顿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之初,旅港同胞茶基村何东,陈丰村李根等与众多的旅港乡亲,积极倡导复兴叠滘敬老活动,承传和光大优良的乡风美德。自此,每年各村都各自举行敬老活动,凡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长者,一律邀请参加寿宴。举办时间,各村自定;有在端午节,有在中秋节,有在重阳节等节日的前后。寿宴后,还向长者派送礼品或“利是”(红包),使寿星们笑逐颜开。

唐传乐宝--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是凯旋乐的一种,起源于唐代,流传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明·永乐年间,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佛山和叠滘。据有关报刊报道,这种源于盛唐的古老敲击乐,在过去曾盛极一时的北方和江南等地,现已找不到其踪影;就连27铺,铺铺有十番的佛山,亦未见有再现世。唯叠滘茶基村何广义堂十番乐队,仍承传至今。真可谓唐传乐宝,只剩下“一脉单传”。
    十番,是指乐队使用的锣、鼓、钹……多种纯敲击乐器,按不同的曲牌所规定的敲击次序,轮番协奏出喜庆欢乐,铿锵悦耳的乐曲;若加上飞钹的多种功架套路组合表演,就称为十番锣鼓表演。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四、改革开放  家乡腾飞

    改革开放全国工作的重点,不再“以阶段斗争为纲”,而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叠滘走进了历史的新时代。
    随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摆脱了昔日众多的羁绊,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集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从而使众多的农户先富了起来。
    改革开放之初,叠滘就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队办工业。1980年,叠南大队与港商合资开办了步步高鞋厂。自此,叠滘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不断涌现,促进了社队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设备和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大明树脂厂的产品树脂胶,曾获农业部农村社队企业产品质量金质奖。与此同时,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大批农村生产力,冲破了原来“以粮为纲”的束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因而不少农业户变成了专业户。另一部分被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跳出了农业圈,进入工厂工作,或参与开办经营其他产业,使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992年,叠滘辖区内各个经济社,先后完成了以土地经营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造,使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更加民主、公开;财务管理更加明晰。到2002年底,叠滘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65家,年产品销售收入53608万元,实现利税总额4814万元;服务行业中,有私营、个体企业920家,年经营收入16261万元。从事商业批发、零售贸易工作的人员2420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叠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建国后叠滘各时期农业生产收入和社员分配情况表
……
叠滘农村股份合作股民分配情况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五、文明故里  现代新村
   
    叠滘历来注重教化,民淳俗美,乡风朴实。建国后,在百废俱兴的生产建设中,从来没有忘记精神文明的教育。先后在学生和青少年中,开展“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在妇女中,开展发挥“半边天”作用的教育;在全民开展为人民服务中,“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在全民性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GCD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宣传、教育活动,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中,1983年,江头村以优异成绩,率先被省、市、县评为首个“文明和睦村”,成为当时南海县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的一面旗帜。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叠滘人把“两个文明”活动的内容与完善投资环境、美化乡中人文景观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经过20余年的努力,使叠滘真正达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目的;人们安居乐业,百姓生活殷实富足。各村的主干道,全部铺上混凝土路面,并与四周的市政路网相互接通。经过改造加固或新建,能通行汽车的主道桥梁有49座,实现了处处车中到村前。而且多条公共交通汽车线路穿行叠滘,给乡人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蜿蜒绵长的叠滘水乡一河两岸,绿树青葱,繁花似锦,高大古朴的村口牌坊,亭、台、廊、榭,散落在各村的公共场所。两个赛龙观景点,建起了浑厚朴实的观龙楼、观龙台、观龙亭、九曲桥、万寿台,使美丽的水乡频添秀色。乡人傍水而居的老屋,大都先后改建或新建起高大的楼房或别墅。乡中15个自然村,建设起文娱馆(文化室)19间;花园式老年人活动中心1所;大型主题公园2个;篮球运动场12个。叠佛公路沿线,发展成兴旺的商业一条街。肉菜市场,超级商场,规模食府、酒店等,聚集其中,民丰物阜,乡人购物、消费,就在家门口。通讯程控电话,移动手机和有线电视的普及,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互联网络的开通和应用,更丰富了讯息资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今天,乡人的生活与城市一样,而很多方面还比城市更加优越,若不是工业污染的困扰,造成河水黑臭所留下一丝丝的遗憾,叠滘水乡的生活,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里,叠北村民委员会于1998年,以优异的经济成效,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百强单位”;2001年和2002年,叠北村民委员会、叠南村民委员会,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叠南村民委员会,被桂城镇街道办事处命名为“文明村示范单位”。
    九百余年的古乡,历尽沧桑。在这片风水宝地上,乡人曾共同创立奇迹,造就辉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漫漫岁月里,叠滘人凭着勤劳勇敢,求实进取的大智大勇,走过来了,一起走过来了。今天,在奔小康的大道上,乡人都不同程度富裕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如何持续发展,而更上一层楼,是乡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抚今追昔,叠滘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发挥优势,各方协力,奋发图强,定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程似锦。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大事记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岭南节度使孔戣,在会城(广州)任职期间(817—820),在城北建有广恩馆。馆中立碑石,刻记所置田亩,土名面积及租税。其中载:“……土名叠滘大溷田二坵,共税五亩二分六厘五毫,岁租七石二斗。”此乃最早发现“叠滘”两字的记录。



北宋
    据《杨氏家谱》中载:“宋徽宗时年,蛋户温金木栖息于汾滩,垦殖、饲鸭、捕鱼以糊口,建沙坵名曰温墩。……嗣后,蛋户许胜娣泊岸东沙,与温公为邻,亦赋以垦殖、捕鱼、养鸡鸭为生计……。”这是民间所说的“温、许二公”,乃叠滘最早的开村先民。
唐宋以来,珠江三角洲不断成沙造地,逐渐形成大片可供垦殖的沃土蛮荒。叠滘乡各姓氏先祖,大部分来自中原各地。因战乱兵荒,天灾地劫,先后途经南雄县珠玑古巷及江西省等地南迁,落户叠滘生息繁衍。

南宋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乙巳·1245)五月,飓风大作,夜潮不退,复驾昼潮,洪水随至,陆地水深45尺。是年12月,大雪3天,积雪尺余。
南宋末年(约1275),叠滘开始图甲制,为二十七图,用以管理户口和赋税。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增设一百四十二图和一百四十三图;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又增设一百五十一图;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再增设一百五十二图。图甲制至民国十六年(1927)废止。



    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村头坊人庞尚鹏,请行“条鞭法”(一条鞭法)改革税制,获准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等五省推行。南海县在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实施。
    明·隆庆四年(庚午·1570),乡人建叠溪社学于桥头坊。



    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乡人合建协文书院于洙泗“大笪地”。清·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迁建于桥头坊叠溪社学左侧(现在南海棉织二厂饭堂)。
    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乡人合建叠滘书院(现残存在漖边村口)。
    清·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冬大雪,积地四寸余。
    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疫症横行,乡里死100多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乡人合建培风社学于潭头坊之东。
    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乡人陈大年与子阵见行等,合资于文昌沙北约西基坣,开设布市。
    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疫症流行,乡中死50多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霍乱病流行。


中华民国
    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1911)成功,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朝。翌年十月十日(壬子·九月初一日)建立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二月,潭头坊人陈彦(原名陈彦煊),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以19英尺11.375英寸(约6.08米)成绩,夺取男子跳远冠军。获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第一面金牌。
    民国四年(1915),发生了乙卯年水灾。七月上旬,连日大雨,东、西、北三江河水同时上涨,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4.28米(珠江基本高程,地点:叠滘茶亭水闸),溥利围全线漫顶。叠滘乡内一片汪洋泽国,水深封门,空前浩劫,震惊海外。至十月水退后,又发生疫症,百姓苦不堪言。
    民国五年(1916),叠滘与佛山步行邮路开通。
    民国十三年(1924),叠滘小学在潭头坊郡丞陈公祠开办,首次推行国民新教育。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叠滘小学校破土动工。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34年1月30日)落成志庆。许崇清(当时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书题校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参观叠滘小学校,并题了“进步”两个字,以激励学生。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1938年10月11日),日本侵略者,在大亚湾登陆,侵略中国。九月初五日(10月27日),佛山、南海相继沦陷。
    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开办佛山至叠滘自行车邮路。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晚(己卯·1939年4月13日),顺泰大押被打劫,是当时叠滘乡最大的打劫案。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初十日(1942年8月21日),国民党中央储备银行发行货币,称“中央储备券”(简称储券),强行流通,叠滘乡极受其害。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初七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史称“八年抗战”胜利。
    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初六日(1948年3月16日),5000元面额的货币“关金券”发行。八月初九日(9月11日),发行“金圆券”。当时合法的货币,限期在十一月二十日(12月20日)前,以300万元,兑换1元金圆券,逾期作废。
    民国三十八年正月初十日(1949年2月7日),“旅港南海叠滘堡同乡会”在香港武昌酒楼成立。
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初七日(1949年3月6日),因国民zf南迁广州,金圆券更无信用,商市几乎全部使用港币结算。三月,500元、1000元面额金圆券发出,物价暴涨,一周内物价上升50%至两倍。五月,国民zf发行1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面额的金圆券。市场买卖活动及公用事业,使用港币居多,用“铜仙”作辅币,七仙换港币一角。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初九日(1949年7月4日),溥利围叠滘铺前堤段崩决,乡中大部分地方水浸。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