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离壬寅年五月初五(2022年6月3日)端午节还有:
返回列表 发帖
四、排水站
    排水站,又称排灌站、电排站。对于农业生产,叠滘是潮灌排涝、排渍地区,无必要大面积灌溉的设备。
    (一)第一座机械排水站
    有史以来,叠滘第一座机械排水站,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在大码头(地名)附近筹建,定名为“叠滘乡抽水机房”。
    规模:60匹  12寸  2台
          25匹  8寸   2台
    用叠滘乡围董会名义,以建设小型水利为理由,并用公堂田担保抵押,向国家贷款15亿元(国币),月息7分,期限:由民国三十七年五月五日起至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四日止。
担保抵押的公堂田:(亩)
    潭头坊  陈聚英堂  1430    东胜坊  何福安堂  1260
    村头坊  庞建业堂  1250    洙泗里  孔源远堂  1050
    陈丰坊  刘永裕堂  1045    澳边坊  黄厚福堂  960
    合计  6996
    注:在一些资料记录中发现,当时叠滘公堂业主田只有3860亩左右,而贷款抵押田6996亩,其实是包括大部分叠滘业主的土地在内的凑合数。
    在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动工兴建。因为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中途曾经停建,后在1950年5月复建、竣工、运行。由于耗费大、收效少而被废置。
    后来,机组曾运往佛山镇中山公园农业展览会上展出。最后,将2台60匹和1台25匹卖给盐步区,1台25匹卖给林岳乡。全部资金,卖给盐步的由第六区人民zf收入,卖给林岳的由平洲人民公社收入。
    对于贷款15亿元的偿还问题,因为人民解放,而不了了之。
    (二)第一座电动排水站
    建国后,国家投资和地方筹资,由平洲人民公社统一兴建,有史以来,叠滘第一座电动排水站,于1961年诞生。地址在茶亭附近,取名为“叠滘电动排灌站”。
    规模:1台  115千瓦卧式马达,皮带带动1000公厘水泵。
    1982年冬天,将原有设备废置,重新布置厂房和设备更新改造,并于1983年夏天建成使用。

    叠滘境内电动排水站一览表
    ……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二节  道路、桥梁、渡头

    一、道路

    1.乡道  是明、清两代县级修建道路的称谓。明·思宗·崇祯五年(壬申·1632),南海县官捐民募,修筑了4条自广州辐射四方的主干乡道,路宽1辙(约3米)。其中1条西南走向的乡道经过叠滘。路线是:自省城(广州)西行至黄沙渡河到石围塘,经亨滘、盐步渡河到邝边; 南行至詹村渡河至叠滘铺前渡头,经文昌沙、聚龙沙、塱沙、王借岗渡河至庄步,再渡河至紫洞, 经杏边 渡 河至官洲围、慕涌渡河至张坑(今樟坑),经大桐(今大同)墟、墩根、九江墟至沙口渡河通新会县,全长80.5公里。

    2.省佛通津  在“乡道”经过叠滘铺前渡头的一段路程,叠滘人在此处接驳 修道东往约3公里至大码头(现在南海汽车城附近)。又从大码头回头西、南折往约7公里至叠滘渡头(其中有乡道约4公里在内),叠滘人称之为“省佛通津”。全段路程,路面宽约3米,白条石铺砌路面约4.8公里,其余约2.2公里是泥土路面。村内的茶基路、长石路、云梯路(青云路)、鸡公路、庆云路、铺前路等衔接着省佛通津,往来省佛,非常方便。后来,虫雷岗、夏教等地,也筑路衔接大码头,成为道路的交通网络。省佛通津沿途的地名:叠滘渡头(叠滘埗头,政埠)、关帝庙、果栏、蓑衣街、允成当铺、崩磡、二帝庙、蟠龙街、晒莨街、循道医院、华英中学、叠滘菜市街(均益菜市场)、晒布地、叠滘茶亭、江夏通津、临海庙、横滘渡头、横滘风雨亭、铺前渡头、铺前茶亭、洪滘窦、二涌窦、海心沙直至大码头茶亭。似水流年,昔日行人商旅络绎不绝的古道——省佛通津,因时代的发展,桥梁、公路的建成,铁路的开通,交通方向的转移而失去功能作用,先后荒废作古。惟叠滘渡头至叠滘茶亭约1.5公里的一段路,仍然是交通要道,且道路两旁民居、商铺林立,非常热闹。

    3.六路相通  古迹《叠滘十馨》中记载,建国前,叠滘乡内有6条主要道路,除白牛路是泥土路面之外,其余都是1至3米不等白条石铺砌路面。它们互相交织成道路的网络,络绎着千家万户的交通往来。它们的名称是:长石路、茶基路、云梯路(青云路)、鸡公路、铺前路、白牛路。因日久年远,资料失存,6条道路当中,只有云梯路略有资料记载:
    云梯路(青云路)。北起澳边坊石崖黄公祠(俗称大门神),西至江夏通津门楼。用1304块白条石横铺宽约2米路面,全长502米。相传是黄姓在清末民初时筹建。云梯路北边是阔度5至7米的水河,水河边栽满龙眼树,对岸是荔枝基,沿途逶迤曲折;南边是田野,春耕时节,绿影摇曳;冬天来临,稻黄璀璨,中途有云梯桥,衬托着整段路的景色。每当晴空万里之时,行人觉得心旷神怡。过去,乡人不论初升仕途,或是外出谋生,在起行时,必然行经云梯路,步踏青云。意思是:当官的,踏步云梯,步步高升;谋生的,步上云梯,顺景高就。后来,历经沧桑,云梯路被荒废。
古代的“六路相通”,或因与时代进展不相适应,或因现代建设规划所需要,它们已经功成身退,千古安息了。

    4.叠佛公路  叠佛公路是在岗地、坟地、高地、水田、水塘的位置上,以各生产队社员为主,结合各厂矿工人、商业职工义务劳动,共同修筑起来的。于1964年10月25日,破土动工。道路基础完成后,全叠滘所有的常住户,每户1箩碎砖,每辆单车2谷箩碎砖,作为铺砌路面。首期路面宽5至7米。1965年11月,竣工通行。以后曾多次扩宽路面到15米。1984年铺设水泥路面。叠佛公路南起佛山第一中学校与文昌路相接,北到铺前沙竹场,全长2.94公里。

    5.叠滘大道  叠滘大道是多方面筹集资金兴建的,南起海三路(新泉酒店旁),北通海八路,全长2.13公里,路面宽36米,于1999年夏,建成通车。

    6.村中水泥路  主干路全长22.17公里(其中:叠南8.48公里,叠北13.69公里)。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桥梁

    1.五桥衔达  古迹《叠滘十馨》中记载,建国前,叠滘有5条主要桥梁,贯连着家乡的主干道路。它们是:大桥头(在陈丰坊)、高桥头(在东胜坊)、石桥头(在桥头坊)、凼头桥头(在潭头坊)、东埠社桥头(在潭头坊)。其余的小桥,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由于时代进展的需要,它们大多数都改建成水泥桥;有些因位置或规模不相适应现代的要求,已被废置,只有大桥头、东埠社桥头,虽经多次维修,但仍保存原貌。

    2.桥梁的发展  建国后,建桥工程蓬勃发展,至2002年12月31日统计,能通行汽车的有49座(叠南25座,叠北24座);便桥有48座(叠南23座,叠北25座)。合计大小桥梁97座。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三、渡头

    古代,叠滘河网水泽环绕,并没有跨越水道的大工程桥梁,民间全赖舟楫摆渡,衔接对外交往。
    1.叠滘渡头  在南宋·度宗以前建筑的叠滘渡头(或称叠滘埗头,在今人民桥东侧),是叠滘最早兴建的渡头,其规模不大,只有数级白石板。但它是叠滘人往佛山,佛山人与广州人相互交往必经之渡头。叠滘渡头于1950年,人民桥建成后废置。

    2.大码头  叠滘与佛山一衣带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据《南海县志》(1691年版)载:“考北江抵省会故道,初由胥江趋石门,尚未与郁水(西江)合。迨芦苞涌淤塞,下由西南潭趋石门,始会郁水合流。后西南潭再淤,今由小塘、紫洞入王借岗、沙口趋佛山、神安南往三山入海。”明代初期,随着佛山冶铸成了“官准专利”和北江故道改流,汾江就成了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促成了“佛山之冶遍天下”的鼎盛时期到来。地处汾江河畔的叠滘大码头,也随之兴旺繁荣。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货物装卸,驳运转口,紧张繁忙;商贾旅人云集,乘船过渡,熙熙攘攘,成了佛山以及四邻乡闾,人群来往各地,盛极一时的主要码头有。到了清代中叶,佛山水道又发生变化。据《忠义乡志》(1830年版)载,佛山水道“淤浅日甚”,已到了“非遇潮汐则舟不行”的境地。随着黄金水道的“失色”,昔日叠滘古码头——大码头,已经辉煌不再而归于沉寂,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废置和消亡。至建国初期(1952年),只剩下镌刻着“大碼頭”字样的方形石杙,这是唯一的物证。后来,在1953年,水利联围筑围及经过多次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石杙也不知所踪。今天,“大码头”这个名字,便成了有名无实的土名。

    3.石云山渡头  据《南海县志·古迹略》载:“石云山下有石云山渡头。石云山怪石嶙峋,如牝鸡翼,俗称为鸡毑石。清·咸丰·甲寅年(1854),夜有洋舶至此,将石鸡冠凿去,斧痕犹存”。

    4.各小渡头  格沙渡头、鲤鱼沙渡头、二帝庙(蟠龙街)渡头、横滘渡头、铺前渡头,亦起过时代通津的作用。其中,格沙、二帝庙、横滘、沙洲、铺前等渡头,至1984年后才结束。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三节  邮政、通讯

    一、邮政
    建国前,叠滘人外出谋生,音讯传递,是靠梓里往来顺便带个口信,或托带信件或托带财物。后来,水客(水客与巡城马,本是两种不同经营方式的人,但叠滘的水客与巡城马混为一体兼顾,都是往来五湖四海,专为别人投递书信和财物的人,所以有时称水客,有时称巡城马)出现,传递信息和财物,大多数人都委托水客转递。据老前辈说,叠滘人委托水客传递信息和财物,最盛期是在民国期间。水客往来省、港、澳以及外洋,他们恪守信用而越办越好。据不完全统计,在民国时期的水客有:茶基坊的何潮,陈丰坊的姚壮、黄扬,东宁坊的黎奀,东胜坊的麦炳、麦棣生、黎坤、何玉迁、何登,潭头坊的陈清等人。在香港的路程,武昌酒家是水客的驻足点;后来,又转到龙凤茶楼。
    据叠滘乡公所《要事记录》载:“民国五年八月初六日,佛山镇邮政局与叠滘乡邮件始通,金银财物暂缓办理。”由此推究出叠滘的邮路,是民国五年八月初六日(1916年9月3日)与佛山镇邮政局接轨。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开办佛山至叠滘自行车 邮路。但不知什么时候,由叠滘墟广福堂(中药店)承办邮件。后来,发展了陈丰坊的明新杂货铺和茶基坊的永合杂货铺。明新和永合中途停办,广福堂成了叠滘唯一的邮政代办所。
    建国后,邮政由国家统一管理。1954年11月,接收了广福堂邮政代办所而设立了叠滘乡邮政所,地址在原叠滘乡公所(立善堂),叠滘邮政所曾多次迁址。1958年至1965年,叠滘邮政所不落户递送信件,把所有信件都放在叠南、叠北办公室,让信主认领。这样,群众意见纷纭。叠南、叠北两大队专门请人派信件,长达7年之久。1965年后,所有邮政业务,统由南海县邮电局管理。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通讯

    民国初期,叠滘乡公所及各坊保卫团都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后来,一些大的商业店铺都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其牌号有:西门子、东德、日式等电话机,并有坐式机和壁式机。电话总机设在佛山电报局。
    1927年后,潭头坊慎守堂内,大部分家庭都设有日式手摇电话机,自设总机,以作治安联防。这是叠滘乡内的首创,一直维持到1949年。建国后才拆掉。
    建国初期,叠滘各行政单位都分别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总机设在叠北乡人民zf二楼。1955年后,总机迁往东一乡一间祠堂内。1985年后,不论公共场所或是私人,都使用自动交接电话机和流动手机。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四节  供水、供电

    一、供水

    叠滘水源丰富,水流从九个涌口迂回泻入,故有“九龙入洞”之称,乡内“河网纵横水澈清”。叠滘自开村以后,居民都是食用河水。建国初期,为趋向现代化建设,曾经有建设自来水设施的理想,但由于环境、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拖延下来。
    20世纪70年代后,新兴工厂日益增多,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涌;农业生产中的烈性农药普遍使用,农药残留,也大量流入河涌,严重污染了河水,威胁着人们食、用水安全。因此,人们纷纷在家里开挖水井,生产队也在村中挖公井,以解决食、用水之忧。到了8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桂城镇的成立,生活污水亦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多,水源污染,变本加厉。叠滘河涌水源,臭气冲天,一些离水河水不远的水井也被波及,不能食、用。故于1983年10月25日至11月29日规划测量,1984年春动工,建设自来水设施。1985年2月,叠滘人民全面使用自来水。自来水源由佛山水厂供应;过了一段时间,又由桂城水厂供应一部分。管理和收水费,初时由叠南、叠北两乡代管、代收。后来,转由水厂全盘负责。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供电

    (一)电气化以前的照明能源

    叠滘乡以往民间的照明,是以木柴、膏、油、蜡为能源。用器皿盛着木柴燃烧,叫做火盆。用灯盏、灯草、植物油组成的,叫做油灯。用牛油、棉芯加工凝结而成圆条状的,叫做牛油烛。用红蜡、棉芯、小竹枝加工凝结而成的,叫做蜡烛。用白蜡、棉芯加工凝结而成圆条状的,叫做白蜡烛。由于当时白蜡是从外洋进口的,所以又叫做洋烛。
    到了清末民初,开始使用火水。火水都是从外国进口的。牌号有:美孚、德士古、亚细亚、壳牌和鹰牌。使用火水后,灯具逐渐优化、美化和大众化。前期有:1、2、3、4号火水灯和小号火水灯。还有局纱灯、壁灯、吊灯、座灯、手灯、单头灯、双头灯、三头灯、四头灯;后期有:大光灯、天壶灯和汽灯。还有用纸糊粘结而成灯壳,用铜(铁)线作底架,结成一个网,盛载着火水、松香、臭丸、废布料,点燃起来,熏烟升起而飞放的“孔明灯”。
    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叠滘墟有三间专门租赁大光灯、汽灯店。他们是志明店(袁伟)、有昌店(孔洋)、顺和隆店(庞伦)。
    沦陷时期(1938至1945),一段时间火水禁运进口,民间就使用外乡来的松脂和小竹枝加工凝结而成的“光香”照明(光香点着不能移动,而且一定要垂直放,否则就会熄灭)。菜子油、桐子油也曾作燃点照明之用。还有,在夏季晴天的晚上,有一种叫做萤火虫的昆虫,它能在黑夜里发光,到处飞翔。人们捕捉多只萤火虫,集中在玻璃瓶里,作为照明。但萤火虫只有几个小时的生命,而且亮度不大,这是无办法中的办法而已。
    和平时期(1945至1949),公共场所使用汽灯,民间使用4号和小号火水灯。火水仍是照明的主要能源。1958年“大跃进”后,经济困难时期,曾有过一种叫做“臭石灯”。是用园铁罐改装,上盖安装一枝半尺长左右的小铜管作灯具,内装入电石加清水,产生了乙炔气,在小铜管口点燃气体照明,火苗呈现蓝色,并有臭味。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二)实现电气化

    南海县于1959年提议,1960年实 行“农村电气化”。叠滘随之而迈出了建设电气化的步伐。
    1960年冬天,叠滘排水站兴建。1961年春季架设10.5KVA高压电线路,由佛山电业局输送电源。高压线是从叠滘菜市街口接文昌沙馈线。用两驳或三驳直径大小不一的木杉作线杆,用AC25裸铝线,沿着基围,经过叠滘茶亭架设到站址。此段工程费用,由平洲公社统筹支出。南海棉织厂在本高压线尾端续接到其澳边车间。
    1961年春季,叠北民用电工程动工。从南海棉织厂高压线路中段接线,经过澳边村直到叠北电站。
    1962年夏季,叠南民用电工程动工。从叠北高压线路中段接线,经过澳边村直到叠南电站。
    有史以来,叠滘民间开始用电:
    叠南196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六日);
    叠北1961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日)。
    1963年后,用电户3764户(叠南1508户,叠北2256户)。
    1963年10月,叠北基建粮食加工厂,首先机械 用电。
    1964年,叠南、叠北部分农田使用轴流水泵。1965年8月后,低压电网建成,农业生产水利排灌,普遍使用轴流水泵,至1989年12月31日,全叠滘有轴流泵366台,脱粒机34台,打禾机363台。
    叠滘实现电气化,是在资金缺乏,材料缺乏,技术缺乏,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群策群力、穷则思变的努力下,终于逐步达到了目的。1.资金缺乏。当时处于国民经济正在恢复时期,各生产队收入不高,社员生活过得十分艰苦(社员分配,最高的队,每10分0.85元;最低的队,每10分不到0.10元)。在筹集资金方面,除了自筹之外,港澳同胞也汇款回乡,支援家乡建设电气化。2.材料缺乏。不论是输电变压器,抑或电线或是电灯工程配件,都十分欠缺。入屋线全部用“花线”,有些街线 都使用“花线”代替。民用电度表,一个都没有。3.技术缺乏。全乡一个合格电工都没有,但实现电气化,势在必行。于是,由一些稍有文化的人牵头,查找有关技术资料和书籍,组织学习培训。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实践,终于掌握了电工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安装工作上去。4.电量不足。叠滘的电源,要靠佛山电业局供应,但其本身亦有电量不足的困难。在诚挚的要求下,只能勉强供应少量电源。所以每户只能用一支15W灯。而且晚上11时要拉总制,熄灯。这个局面,延续到1963年,才全面实现电气化。
    叠北大队为实现电气化专门组成3人小组。杨妹(党支部书记)当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安排;黄国钊(党支委),负责整个工程调动工作;陈广廉(供销员),负责从外面组织材料。叠北大队实现电气化的资金来源,从三方面筹集:1.按田亩比例,各生产队在公积金中上缴;2.用户负责,农业户每户10元,工人和居民每户15元;3.不足部分,由大队补足(约占总工程费48%),总工程费用33万元左右。因为急于装上电灯,“土电工”不足,故在广州雇请了一班电工回来装电灯,由于某些问题不善,不足两个月,就解雇了。
    叠滘第一代电工:
    叠南:茶基  黄北添、何沛    圣堂  高洪
          涌表  孔宪洛          江头  江锟
    叠北:庆云  杨根            村头  庞安
          澳边  陈扬德          东胜  麦佳、孔铭
          潭头  孔树、李浩      新约  周水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第五节  粮食加工厂

    碾谷,叠滘乡音叫做“较米”。 叠滘乡古代的碾谷工具,是用碓舂,或用椎舂,或用手研,或用石磨碾。甚至用沙盆擂。这个碟谷操作,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了清末民初,叠滘乡第一家碾谷工场诞生,名叫“源丰米机”,地址在圣塘新街(即叠滘墟)。是烧柴或烧老糠(谷壳)作动力的老式蒸汽机,带动横磨、直磨进行碾谷、磨糠。从此,叠滘乡的碾谷方式,迈开了机械化的步伐。
    后来,在漖边坊又建设了“民乐米机”,大大地缓和了叠滘乡人较米难的局面。民乐米机于1957年停业,源丰米机在1953年改名为“叠滘粮食加工厂”,1958年后,转为国营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结束。
    1963年10月,叠北大队基建了“叠北粮食加工厂”,地址在石桥头北面。是在一间旧祠堂前座作厂房,面积约120平方米的砖瓦、木楼建筑。装机容量用20Kw马达,带动直磨1台,横磨1台。是叠北有史以来,首先使用电动设备,于1969年8月结束。
    粮食加工厂之所以结束,一是经营亏蚀,无法经营下去;二是因为禾田改变了用途,建筑成高楼大厦,无稻谷生产,大米转由外地运入,粮食加工厂失去作用,因而倒闭。
论坛开设目的:推广叠滘特色龙船文化;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平台。
定位:
以民间视角发展龙船文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