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叠滘乡志》2006版 [打印本页]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1     标题: 《叠滘乡志》2006版

打字:撒野的孩子 (历经两年时间打的,赞一个)

引用撒野的孩子原贴“到目前为止,应该都未有人将《叠滘乡志》摆上论坛,咁啱屋企有本,或者好多人屋企都有,但相信大部分都好似我咁无心机睇晒成本书,而家得闲打一段上网,等于分段阅读,可能会有心机将本乡志睇晒。闲来无事,当作练习打字,由于发贴字数限际,只有利用回复不断更新,对此贴有兴趣嘅坛友,可以得闲睇下,无兴趣嘅笑笑就算。为左可以保持整本乡志更新的连续性,希望各位睇过就算,尽量唔好回贴,同时,乡志里面的数据图表我就唔放上网了,因为又蠢、又懒唔识画,希望各位见谅!”

[attach]4632[/attach]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1

叠滘乡志编纂领导组:何泽、孔令强、江显蛟、庞朝汉、朱晃键、李满生、黄家志、孔树
叠滘乡志编纂顾问:张钊、杨妹、黄绍、黄棣、黄祥洲、黎炽
叠滘乡志编纂办公室:孔树(主编)、李銮(副主编)、李腾芳(编辑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何文潜(编辑2005年9月--12月)



……


序言
……


凡例

    一、本志称谓:叠滘有史以来是一上自然村落群。在这片沃土上,勤劳进取的叠滘人,世代承传,共同造就了不朽的水乡民俗文化历史。这里,人们生活习惯相近,风俗相同,喜乐共处;姓氏源流和亲缘夙缔,形成了紧密的网络。建国后,叠滘虽然分置叠南、叠北两个乡,但是两地仍一脉相承,同气连枝,彼此尊重,团结襄帮的。因此,本次修志是以整个叠滘为地限编写。同时,在叠滘历史上,虽则曾用过多种行政区划名称,可是,绝大部分时间是以乡名称建置的,为此,本志书则从属于乡为理由,故定名为《叠滘乡志》。
    二、记事时限:从公元817年或事物发端时间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
    三、记事地限:以叠滘乡境域为范围。历史事件,则以事件发生时的乡中境域为界。在涉及地域的形成、发展和河网水源的关联等记述时,将会旁及周边有关地区。
    四、详略原则:本次是叠滘乡有史以来首次修志,存史是当务之急,而记述重点则是立足于当代。
    五、本志设11章。编目的设置,以方便查阅,力求以较少的篇幅,容纳更多的信息为原则,不拘泥于章节间的篇幅平行。
    六、本志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和简化汉字编写。行文记事,则用第三人称;机构名称、事物称谓,均按事物当年的规范或习惯记述。
    七、数字(含纪年),是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同一节内的同一朝代年号纪年首次出现时,括注公元年份,并省去“年”字,其后可按此推算省略。计量单位,按法定标准记述,需用旧制记述的,均加说明。水位是按珠江三角洲基本标准高程计算。人民币折算为新币币值记述。
    八、人物传,以生人不立传为原则。以本籍人物为主(含今已不属,但当年确属叠滘乡人,且国内书刊今仍常称其为叠滘人的);以近代以来人物为主;排列则以出生年为序。
    九、本志在行文中,有时将会使用一些简称或略语。例如:民国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建国前(后),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后);单称党,特指中国GCD;省委、市委、县委,特指中国GCD的省委、市委、县委。对历史时代的概括,“古代”指鸦片战争(1840)之前;“近代”指鸦片战争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之前;“当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十、本志以官方公布的资料及书刊文献资料为依据,并结合各种座谈会、落户专访、群众提供、街谈巷议等形式收集和文档积聚的地情资料,是经过核查、考证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可以说是“众手成书”。本志内容所有资料,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注出处。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1

概述(纂稿人:李銮)

    叠滘,别名双溪,曾称叠溪、叠水。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叠北乡。人居始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
    叠滘乡是西江、北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县中部;东邻夏教、南接佛山,西临汾江,北倚禅河。境内面积:清·光绪五年(1879)9.24平方公里,1984年7.68平方公里,2002年3.93平方公里。地形呈现“复釜”状(即中部高四周低)。溪滘纵橫交错,蜿蜒35.33公里。灌溉自由,土壤肥美。
    叠滘乡地处低纬度境域,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海洋季风气候无冬地带。四季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温度21.5摄氏度,多年年平均隆雨量1407.6毫米;干季盛行偏北风,湿季盛行东南风。境内水、热、光照等自然资源丰富,万物葱荣。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曾有过稻·稻·麦连作三熟的好收成。主要的自然灾害:台风,在每年1至9月份出现较多;夏、秋间,有洪涝威胁;冬、春间,偶有低温阴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叠滘历来是南海县辖区内的一个乡。有户籍人口:明·万历十八年(1590)4936人,清末民初(1911)7398人,1949年9262人,2002年15172人。有户籍姓氏:开村时温许2姓,明代28姓,1984年97姓,2002年128姓。
    叠滘乡人,依溪建村,傍水而居;清溪绿水,生生不息,似玉带环腰;绿树森秀中,小桥流水,串连着生机盎然的万户千家。前人素重教育,世代承传。历史文化积淀深沉厚实,孕育出重教化,知书达礼,尊老爱幼,敦睦桑梓的乡风美德;正是这古今相通的民淳俗美道德风尚,哺育了世世代代勤劳进取,诚实俭朴,苦乐与共,包容兼蓄的叠滘人。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1

一、蛮荒始尽  叠滘黎明

    叠滘是多姓氏的徙居地。据史料记载,各姓氏先民都是炎黄子孙,来自中原各地。因历代战乱兵荒,天灾地劫,纷纷途经南雄梅岭古驿道或江西等路径,迁徙逃亡,进入岭南后,大都曾在珠玑巷歇居暂住。
    唐代以后,中原战乱频仍;到南宋时代,更是偏安江南,珠玑巷也筑寨屯兵,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其间,南疆的珠江三角洲,不断成沙造地,逐渐形成了大片可供垦殖的沃土蛮荒,给拥挤在珠玑巷的先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去处。于是一批一批各姓先民,为避战乱,或依祖训,或听传闻,继续南迁,落户珠江三角洲,定居叠滘,生息繁衍。从此,叠滘蛮荒始尽,迎来历史的黎明。
    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各姓氏先祖,从筚路蓝缕,到自给自足;在各自建造安身立命的家园奋斗中,共同创立了烟户稠密,民庐栉毗,民淳俗美的二十四坊,编写着叠滘乡千秋不灭的篇章。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1

二、筚路蓝缕  水乡兴旺

    随着一批又一批南迁的先民加盟,叠滘日渐发展和兴旺,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先民们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融入南粤独特的生产环境之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精耕细作的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先民们驻足叠滘之初,就经受着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年复年地与水患抗争,建窦筑基,蓄水归河,围田垦殖,出色地完成了叠滘“九龙入洞”的水利工程,实现了合理调控内河水位,掌握潮汐规律,使农田自流排灌,节省人力物力,确保收获恒丰。
    先民们并没有辜负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好环境,依溪建村,傍水而居,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装点家乡,人们在河边溪畔,广栽水松、果树,固堤绿化;清河砌磡,白石铺路,广修桥梁,实现了“五桥衔达”、“六路相通”的畅顺交通。到了明代,已开拓出街平巷直、坊里相连,独具南粤水乡特色,初具规模的优美家园,至今仍留着依稀可辨的印记。例如:洙泗村西段的“橫涌基”,圣堂村北段的“新基”,漖边村古名所叫的“南面基”,澳边村西段的“旧基”和清·光绪六年建筑的溥利围等,都是昔日叠滘乡整治水患基坝的一部分,是先辈们的伟迹丰碑。
    建国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叠滘人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奔驰奋进。1951年至1953年,进行了“联围筑闸”的水利工程。迄今为止,先后经过五次加固整治,堤围安全,可以讲是固若金汤。三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农村的“六化”(水利排灌自流化,水利渠道系统化,水陆运输车船化,土地机耕化,耕地田园化,农村电气化)规划。当时,叠滘水乡这片旖旎田园风光,比起古时《叠滘八景》中的“东埠春耕影白牛”,更加妖娆出众了。
    随着科学的进步,水稻良种的推广,耕作技术的细化管理,水患的防控,农业生产实现了旱涝保收。水稻产量,1990年平均亩产1475斤,创叠滘历史最高记录。比建国前“早三晚四”(早季300斤,晚季400斤)是好时年,增长了一倍多。还出现了连片亩产“双千斤”的好收成。南海县农业局粮食股与叠南梁牛合作的试验田,1990年早季,亩产1380斤,创佛山地区水稻早季单产的最高记录。
    叠滘历史上就是半工半农的乡村,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勤劳俭朴生活,自给自足。地理环境的优越,南接佛山,一衣带水。故在明代,商品经济已经相当活跃,棉织手工业随之而崛起,土布产量大增,成为叠滘特色的传统手工业。据《十四坊倡建布市碑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乡人合资在文昌沙开设布市场,集中交易土布,产品远销各地。可见,其时叠滘棉织业已具规模。清末民初,随着客籍人先后到来开设布厂,棉织业发展遍及二十四坊,叠滘已成为纺织之乡。客籍人先进的纺织技术和使用经过改良的“客家织布机”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连男性也加入行列。织布的部分工序,还发外加工到各家各户,乃至邻近四乡。当时的棉织业,曾一度成为乡人“仰食之所”。建国初期,叠滘的棉织行业,蓬勃发展,产品出口外销。经过1956年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叠滘所有私营棉织业,先后合并成为南海棉织厂和叠滘棉织社,是当时南海县棉织业最大的厂和社,是县内支柱企业之一。
    叠滘墟的市场经济活动,融合邻近佛山之地利,早在明代已经非常活跃。有墟有市,墟市并存。明·万历年代纂的《南海县志》中,就有“叠滘海边墟(猪市)”的载语。文昌沙是“省佛通衢”(省,即省城广州;佛,即佛山)乡道的起点,也因众多的商贩往来而店铺林立,成行成市。清·咸丰十年(1860),文昌沙北约西基茔布市繁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在文昌沙北段,倡建了“均益菜市场”,是大宗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在清代,海边墟逐渐转移到“石桥头”一带,发展成为圣塘墟(叠滘墟的原名)。墟期为农历二、七(即逢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廿七)。圣塘墟向来店铺林立,繁荣畅旺,到建国初期,共有店铺、摊档183间,分属50多个门类。1956年后,叠滘的私营和个体商业走上了合作化道路,统一归属叠滘供销社范畴。之后,叠滘墟市场的商业活动,曾一度萎缩、凋零。改革开放以后,叠滘有私营和个体商业再复萌生。乘叠佛公路交通便利之势,公路两旁,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一条街。私营和集体经营,并驾齐驱,共同创造了民丰物阜的新景象。古老的叠滘墟,被人们称为“旧墟”,退居为次要地位。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2

三、素重教育  民淳俗美

    叠滘是水乡,又是书乡,钟灵毓秀。乡人素重教育,知书达礼,民淳俗美,人文荟萃,成就了精神文明之辉煌。
    古老相传,叠滘在南宋时,就建有洙泗书院、传道授业,教育子弟。
    明·隆庆四年(1570),倡建叠溪社学。以后,相继建立协文书院、叠滘书院和培风社学。到了清代,叠滘除有两间社学和两所书院之外,家塾和私塾遍及全乡。有冠名的专门教学场地,就有10多间。明·天启四年(1624),夏教名宦郭尚宾(官至兵部右侍郎,死后追赠尚书)被削籍居乡时,曾西席洙泗里孔氏宗祠(常称小宗,即培贤家塾),教授孔家子弟。乡中其余的塾师,虽不尽是名宦宿儒,但都是文义通晓,行仪谨厚,深受乡人敬重的老夫子。弹丸之地的叠滘乡,其时人未足万,竟有如此之多的教育场地,可见其一向注重崇文教化,作育英才。
    建国后,叠滘人在农业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社员收益分配不高,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秉承前素重教育的精神,承担和支撑着教育事业的重担,义无反顾。在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和壮大,生活不断富裕的叠滘人,不忘加大教育办学资金的投入,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设施。先后完成了新建叠滘中学校,重建叠滘小学校,新建叠滘第二小学校,新建叠南托幼儿中心和叠北幼儿园等教育工程;增加电脑等现代设施和更新其他教学设备;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叠滘的教育事业踵事增华,再上台阶。现在,叠南、叠北两间小学校,分别成为南海县或佛山市一级小学校。
    叠滘,人材辈出,历代有进士13人,举人25人;古代、近代和现代有众多的行业精英。其中有享誉全国的人物,一是首疏请行“一条鞭法”的庞尚鹏;一是首获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第一面金牌的田径运动员陈彦。更多的是活跃在各行各业中,独当一面,勤勤恳恳,默默地耕耘,为家乡的事业,为社会的进步而作出贡献的可敬、可爱的人;他们德高望重,令人景仰。
    叠滘人,曾经共同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乡中的《八景》和《十馨》,记录着当年历史的史实。如果说早年的《明·八景》,记述的是故乡靓丽的“花容月貌”,那就是祖辈们在筚路蓝缕,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不断为美丽的水乡频添秀色。后来的《清·八景》与《十馨》,则记录和彰显故乡深沉而厚实的人文历史的底蕴,孕育形成了知书达礼,敦睦桑梓,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和民淳俗美的乡风,行衍承传,长盛不衰。在这古今相通的优良传统的感召下,叠滘128姓人,长期共存、共荣;包容并蓄,和睦相处,互通婚嫁,友好往来,凝造了“叠滘同姓皆兄弟,乡里多是姻亲人”的宗亲夙缔,桑梓情怀。
    一缕乡情,维系着万千游子的中国心。他们虽然寄居异乡,大家则守望相助,团结自强。故乡情怀,又把旅外赤子与乡亲父老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血浓于水。旅外同胞,爱祖国、爱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人所共知,他们惠及桑梓的无私奉献精神,难能可贵,永远受到乡人的称颂。
    叠滘古乡,承传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节日和多姿、多采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富有特定内涵的日子,融注其中的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风范和东方文明精神。在各个节日里,乡人通过各种民俗活动,一方面自娱自乐;一方面是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增进乡人的联谊,促进家庭、邻里和睦团结,营造社会的康乐祥和。长期以来,叠滘乡积聚和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都是乡人喜闻乐见,热情参与的群众活动。有些活动还轰动邻近四乡,触目省、港、澳。曾有过“绿女红男踩沉叠滘,青雲锦簇点缀双溪”的喜庆热闹场景。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2

端午节--龙船竞渡
    叠滘水乡,自然环境独特,赛龙夺锦,别具地方特色,可以讲是绝无仅有的。它不同于在宽阔的河道上,多艘龙船并排平起,直道争先的方式。由于叠滘内河湾环曲折、水浅狭窄,只能容许一艘龙船单打独斗,竞赛表演(后来发展为定距离计时赛)。一艘长约25米的龙船,乘员50多人,在竞赛中,用最短的时间,巧妙地避开石磡,快速转过曲滘,顺利到达终点,并非单靠劲力,最主要的是考验舵手的精明和乖巧及全船人员的合拍,才能取胜。叠滘龙船竞渡,是斗智、斗勇,惊险刺激的民俗体育活动。

中秋节--出秋景
    秋天,是农作物收获季节,在一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中,乡人常以丰收景色为题材,用智慧和巧手,精心制作各种仿真的工艺品和灯饰,演练各种文艺节目,用巡游方式,举办秋色赛会,庆贺喜获丰收,酬谢神恩,祈求来年更加年丰岁稔,岁月升平。同时,也是为了娱乐生活,普天同庆,切磋手艺,比试特色,增进友谊。叠滘曾有中秋期间出秋景的风俗习惯。

乞巧节--摆慕仙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晚,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夜,又是人家妇女向织女星求智巧的节日,称为乞巧节。乞巧节古而有之,而叠滘的村姑秀女,始自何时把节日形象化了,至今还未有确切的答案。她们用缩景成寸的手法,以粤剧中的各种人物扮相为样板,用芝麻或米粒等粘砌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借用秋色景物做出的工艺品,巧妙地摆布在一张方桌上,展示出人们想象中的天上人间欢乐美好场景。并一桌接一桌地编排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美丽动人的故事。这就叫做摆慕仙。叠滘摆慕仙,是妇女们的事,笑谓妇女的“专利”,男性只许观看,不得参加制作。七夕夜,村姑秀女们,完成乞巧享神后,慕仙杰作才开放任人参观,与众同乐。热闹七昼夜,象征着七姐的意思,才告结束。

新春--乡饮敬老
    叠滘乡的敬老习俗,自明代开始传承至今。虽然各个时期的称谓有所不同,举办的时间和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敬老的寿宴始终没有改变。
    建国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乡饮节,为乡人60岁以上的男性长者,集中举办敬老祝寿的大好日子。建国后,乡饮敬老活动,曾停顿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之初,旅港同胞茶基村何东,陈丰村李根等与众多的旅港乡亲,积极倡导复兴叠滘敬老活动,承传和光大优良的乡风美德。自此,每年各村都各自举行敬老活动,凡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长者,一律邀请参加寿宴。举办时间,各村自定;有在端午节,有在中秋节,有在重阳节等节日的前后。寿宴后,还向长者派送礼品或“利是”(红包),使寿星们笑逐颜开。

唐传乐宝--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是凯旋乐的一种,起源于唐代,流传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明·永乐年间,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佛山和叠滘。据有关报刊报道,这种源于盛唐的古老敲击乐,在过去曾盛极一时的北方和江南等地,现已找不到其踪影;就连27铺,铺铺有十番的佛山,亦未见有再现世。唯叠滘茶基村何广义堂十番乐队,仍承传至今。真可谓唐传乐宝,只剩下“一脉单传”。
    十番,是指乐队使用的锣、鼓、钹……多种纯敲击乐器,按不同的曲牌所规定的敲击次序,轮番协奏出喜庆欢乐,铿锵悦耳的乐曲;若加上飞钹的多种功架套路组合表演,就称为十番锣鼓表演。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2

四、改革开放  家乡腾飞

    改革开放全国工作的重点,不再“以阶段斗争为纲”,而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叠滘走进了历史的新时代。
    随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摆脱了昔日众多的羁绊,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集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从而使众多的农户先富了起来。
    改革开放之初,叠滘就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队办工业。1980年,叠南大队与港商合资开办了步步高鞋厂。自此,叠滘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不断涌现,促进了社队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设备和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大明树脂厂的产品树脂胶,曾获农业部农村社队企业产品质量金质奖。与此同时,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大批农村生产力,冲破了原来“以粮为纲”的束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因而不少农业户变成了专业户。另一部分被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跳出了农业圈,进入工厂工作,或参与开办经营其他产业,使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992年,叠滘辖区内各个经济社,先后完成了以土地经营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造,使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更加民主、公开;财务管理更加明晰。到2002年底,叠滘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65家,年产品销售收入53608万元,实现利税总额4814万元;服务行业中,有私营、个体企业920家,年经营收入16261万元。从事商业批发、零售贸易工作的人员2420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叠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建国后叠滘各时期农业生产收入和社员分配情况表
……
叠滘农村股份合作股民分配情况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3

五、文明故里  现代新村
   
    叠滘历来注重教化,民淳俗美,乡风朴实。建国后,在百废俱兴的生产建设中,从来没有忘记精神文明的教育。先后在学生和青少年中,开展“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在妇女中,开展发挥“半边天”作用的教育;在全民开展为人民服务中,“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在全民性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GCD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宣传、教育活动,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中,1983年,江头村以优异成绩,率先被省、市、县评为首个“文明和睦村”,成为当时南海县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的一面旗帜。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叠滘人把“两个文明”活动的内容与完善投资环境、美化乡中人文景观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经过20余年的努力,使叠滘真正达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目的;人们安居乐业,百姓生活殷实富足。各村的主干道,全部铺上混凝土路面,并与四周的市政路网相互接通。经过改造加固或新建,能通行汽车的主道桥梁有49座,实现了处处车中到村前。而且多条公共交通汽车线路穿行叠滘,给乡人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蜿蜒绵长的叠滘水乡一河两岸,绿树青葱,繁花似锦,高大古朴的村口牌坊,亭、台、廊、榭,散落在各村的公共场所。两个赛龙观景点,建起了浑厚朴实的观龙楼、观龙台、观龙亭、九曲桥、万寿台,使美丽的水乡频添秀色。乡人傍水而居的老屋,大都先后改建或新建起高大的楼房或别墅。乡中15个自然村,建设起文娱馆(文化室)19间;花园式老年人活动中心1所;大型主题公园2个;篮球运动场12个。叠佛公路沿线,发展成兴旺的商业一条街。肉菜市场,超级商场,规模食府、酒店等,聚集其中,民丰物阜,乡人购物、消费,就在家门口。通讯程控电话,移动手机和有线电视的普及,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互联网络的开通和应用,更丰富了讯息资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今天,乡人的生活与城市一样,而很多方面还比城市更加优越,若不是工业污染的困扰,造成河水黑臭所留下一丝丝的遗憾,叠滘水乡的生活,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里,叠北村民委员会于1998年,以优异的经济成效,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百强单位”;2001年和2002年,叠北村民委员会、叠南村民委员会,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叠南村民委员会,被桂城镇街道办事处命名为“文明村示范单位”。
    九百余年的古乡,历尽沧桑。在这片风水宝地上,乡人曾共同创立奇迹,造就辉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漫漫岁月里,叠滘人凭着勤劳勇敢,求实进取的大智大勇,走过来了,一起走过来了。今天,在奔小康的大道上,乡人都不同程度富裕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如何持续发展,而更上一层楼,是乡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抚今追昔,叠滘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发挥优势,各方协力,奋发图强,定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程似锦。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3

大事记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岭南节度使孔戣,在会城(广州)任职期间(817—820),在城北建有广恩馆。馆中立碑石,刻记所置田亩,土名面积及租税。其中载:“……土名叠滘大溷田二坵,共税五亩二分六厘五毫,岁租七石二斗。”此乃最早发现“叠滘”两字的记录。



北宋
    据《杨氏家谱》中载:“宋徽宗时年,蛋户温金木栖息于汾滩,垦殖、饲鸭、捕鱼以糊口,建沙坵名曰温墩。……嗣后,蛋户许胜娣泊岸东沙,与温公为邻,亦赋以垦殖、捕鱼、养鸡鸭为生计……。”这是民间所说的“温、许二公”,乃叠滘最早的开村先民。
唐宋以来,珠江三角洲不断成沙造地,逐渐形成大片可供垦殖的沃土蛮荒。叠滘乡各姓氏先祖,大部分来自中原各地。因战乱兵荒,天灾地劫,先后途经南雄县珠玑古巷及江西省等地南迁,落户叠滘生息繁衍。

南宋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乙巳·1245)五月,飓风大作,夜潮不退,复驾昼潮,洪水随至,陆地水深45尺。是年12月,大雪3天,积雪尺余。
南宋末年(约1275),叠滘开始图甲制,为二十七图,用以管理户口和赋税。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增设一百四十二图和一百四十三图;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又增设一百五十一图;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再增设一百五十二图。图甲制至民国十六年(1927)废止。



    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村头坊人庞尚鹏,请行“条鞭法”(一条鞭法)改革税制,获准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等五省推行。南海县在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实施。
    明·隆庆四年(庚午·1570),乡人建叠溪社学于桥头坊。



    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乡人合建协文书院于洙泗“大笪地”。清·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迁建于桥头坊叠溪社学左侧(现在南海棉织二厂饭堂)。
    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乡人合建叠滘书院(现残存在漖边村口)。
    清·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冬大雪,积地四寸余。
    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疫症横行,乡里死100多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乡人合建培风社学于潭头坊之东。
    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乡人陈大年与子阵见行等,合资于文昌沙北约西基坣,开设布市。
    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疫症流行,乡中死50多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霍乱病流行。


中华民国
    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1911)成功,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朝。翌年十月十日(壬子·九月初一日)建立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二月,潭头坊人陈彦(原名陈彦煊),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以19英尺11.375英寸(约6.08米)成绩,夺取男子跳远冠军。获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第一面金牌。
    民国四年(1915),发生了乙卯年水灾。七月上旬,连日大雨,东、西、北三江河水同时上涨,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4.28米(珠江基本高程,地点:叠滘茶亭水闸),溥利围全线漫顶。叠滘乡内一片汪洋泽国,水深封门,空前浩劫,震惊海外。至十月水退后,又发生疫症,百姓苦不堪言。
    民国五年(1916),叠滘与佛山步行邮路开通。
    民国十三年(1924),叠滘小学在潭头坊郡丞陈公祠开办,首次推行国民新教育。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叠滘小学校破土动工。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34年1月30日)落成志庆。许崇清(当时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书题校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参观叠滘小学校,并题了“进步”两个字,以激励学生。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1938年10月11日),日本侵略者,在大亚湾登陆,侵略中国。九月初五日(10月27日),佛山、南海相继沦陷。
    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开办佛山至叠滘自行车邮路。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晚(己卯·1939年4月13日),顺泰大押被打劫,是当时叠滘乡最大的打劫案。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初十日(1942年8月21日),国民党中央储备银行发行货币,称“中央储备券”(简称储券),强行流通,叠滘乡极受其害。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初七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史称“八年抗战”胜利。
    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初六日(1948年3月16日),5000元面额的货币“关金券”发行。八月初九日(9月11日),发行“金圆券”。当时合法的货币,限期在十一月二十日(12月20日)前,以300万元,兑换1元金圆券,逾期作废。
    民国三十八年正月初十日(1949年2月7日),“旅港南海叠滘堡同乡会”在香港武昌酒楼成立。
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初七日(1949年3月6日),因国民zf南迁广州,金圆券更无信用,商市几乎全部使用港币结算。三月,500元、1000元面额金圆券发出,物价暴涨,一周内物价上升50%至两倍。五月,国民zf发行1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面额的金圆券。市场买卖活动及公用事业,使用港币居多,用“铜仙”作辅币,七仙换港币一角。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初九日(1949年7月4日),溥利围叠滘铺前堤段崩决,乡中大部分地方水浸。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3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己丑·八月初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5日,南海县解放。
    195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人民币。当时的货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12种面额,共62个票种。在南海县流通的有100元以上的票种。
    1950年2月15日,撤销叠滘乡公所,建立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行使乡人民zf职权,办公地址,在潭头坊菩提园。
    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地,置新约村。
    1951年8月,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经历了3个阶段,至1953年12月结束。
    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同时撤销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
    1951年至1955年,用“乡人民zf”名称行政。
    1951年冬天,叠滘乡开始兴修水利,联围筑闸。至1953年止,加高培厚了堤围12.15公里,完成土方14.38万立方米。加强了抗御洪水能力。
    1953年12月7日开始,粮食、食用油料,实行统购统销。
    1953年冬天,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年4月,开始农业合作化,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法定货币——第二套人民币。当时的货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等10种面额。
    1955年7月3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执行,实行义务兵役制。
    1955年至1957年,用“乡人民委员会”名称行政。
    1956年,开展对私营工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称公私合营)。叠滘棉织业合并成立了“一厂四社”(即南海棉织厂,自力社、同力社、黎明社、曙光社)。
    1957年夏季,叠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奋斗集体农庄、叠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前进集体农庄,用“农庄”名称行政。
    1958年5月4日,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开展“大检查、大献技、大革新、大竞赛”运动。
    1958年9月,成立上游人民公社。同时成立叠南营部、叠北营部,属上游人民公社辖围。用“营部”名称行政。
    1959年1月24日,叠南、叠北合并,称叠滘管理区。
    1959年9月18日,再次分置叠南管理区和叠北管理区。
    1961年9月24日,叠北照明用电,首次供电。
    1962年11月22日,叠南照明用电,首次供电。
    1963年至1970年,乡级用“生产大队”名称行政。
    1964年10月25日,叠滘公路破土动工。1965年11月竣工通行。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史无前例的无产阶段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至1976年1月结束。
    1968年初,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69年至1979年,乡级用“革命委员会”名称行政。
    1975年10月1日,叠滘至佛山的8路公共汽车通行。
    1980年至1983年,乡级用“管理委员会”名称行政。
    1982年,叠滘中学校新建落成。广东省书法家麦华三题书校名。
    1983年11月,江头村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文明和睦村”。
    1984年至1986年,乡级用“人民zf”名称行政。
    1984年春天,叠滘自来水管网全面铺设,至翌年2月竣工通水。
    1984年,叠滘公路全面铺设水泥路面。
    1985年7月9日,分平洲区地,设置桂城镇。叠南、叠北属桂城镇范畴。
    1985年秋天,全面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至1988年,乡级用“村民委员会”名称行政。
    1986年春天,叠滘小学校(叠南)重建动工,于翌年5月28日,落成志庆。
    1988年1月6日,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一行,由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佛山市委书记叶谷,佛山市长卢瑞华等陪同,视察南海县桂城叠南村民委员会。同时访问叠南农家孔桥。
    1988年3月16日,全国人大、政协代表霍英东、汪明荃等10多人,视察叠滘小学校和江头文明和睦村、文化室以及叠滘的村容村貌。
    1988年夏天,新建叠滘医院,落成志庆。
    1989年至1992年,乡级用“办事处”名称行政。
    1990年6月18日,国家外交学会会长、前外交部长黄华,在南海县委书记李景滔陪同下,视察叠滘小学校。
    1990年,秘鲁前总理埃清加多一行,到叠南参观访问。
    1991年6月15日,新建叠滘第二小学校,落成志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书题校名。
    1992年夏天,新建叠南托幼儿中心,落成志庆。
    1992年9月23日,南海县撤县设市。
    1993年至1999年,乡级用“管理处”名称行政。
    1997年夏天,新建叠北幼儿园,落成志庆。
    1999年5月,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
    1999年夏天,叠滘大道,建成通车。
    2001年,叠北公园,落成开放。
    2001年5月,叠南中心公园,落成开放。
    2001年,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叠北“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2002年,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叠南“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2002年8月,叠南小学校体育公园落成,投入使用。
    2002年1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称“SARS”),疫情来势凶猛,迅速蔓延至国内部分省市和港台地区,亦波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叠滘幸无人感染。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3

第一章——建置

第一节  建置沿革

    一、乡级
    (一)行政沿革
    叠滘的名字,是从双涌——双溪——叠溪——叠滘演变过来的。但其演变的过程在何时,现在尚未查到确实的依据。
    叠滘在宋代已有团练(地方武装)组织,维持治安。
    明·景泰三年(壬申·1452),叠滘隶属南海县西淋巡检辖围。
    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叠滘乡再倡建立团练。
    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团练改名为叠滘乡局。
    清·光绪三年(丁丑·1877),始称叠滘堡。
    清·宣统时期至民国十六年(1927),叠滘堡隶属五斗司辖围。
    民国时期,叠滘乡局改名为叠滘乡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南海县实行区统堡制,撤销五斗司,建立南海县第四区,叠滘堡改名为桂华堡(桂华堡的名称,乃官府编制所用,实际上还是叠滘堡),隶属南海县第四区辖围。
    民国十七年(1928),南海县改为区统乡制,撤销叠滘堡,建立叠滘乡,隶属南海县第四区辖围。
    民国三十五年(1946)后,叠滘乡隶属南海县第三区辖围。
    建国后,1949年11月开始,叠滘乡属南海县第三支前指挥部辖围。
    1950年5月后,叠滘乡属南海县第六区辖围。
    1951年8月16日,叠滘乡分置叠南乡、叠北乡。成立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
    1953年,南海县第六区分置第十四区,叠南乡、叠北乡属南海县第六区辖围。
    1955年,南海县第六区人民zf改称虫雷岗区公所。1955年3月,成立叠南乡人民委员会、叠北乡人民委员会,属虫雷岗区公所辖围。
    1957年春季,虫雷岗区公所改为虫雷岗乡人民zf。叠南、叠北属虫雷岗乡人民zf辖围。
    1957年夏季,叠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奋斗集体农庄、叠北乡人民委员会改称前进集体农庄。
    1958年9月,成立上游人民公社,农业大兵团作战。同时成立叠南营部、叠北营部,属上游人民公社辖围。
    1959年1月24日,叠南、叠北合并(分置了7年零161天又合并),称叠滘管理区。
    1959年9月18日,叠滘管理区,分置叠南管理区、叠北管理区(合并了237天,再度分置)。
    1961年,上游人民公社改名为平洲区。叠南、叠北属平洲区辖区。
    1963年,平洲区改名为平洲人民公社。叠南生产大队、叠北生产大队同时成立,属平洲人民公社辖围。
    1969年,成立叠南大队革命委员会、叠北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0年,成立叠南大队管理委员会、叠北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成立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
    1985年7月9日,分平洲置桂城镇,叠南、叠北属桂城镇辖围。
    1987年,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
    1989年,成立叠南管理区办事处,叠北管理区办事处。
    1993年,成立叠南管理处、叠北管理处。
    1999年5月,成立叠南村民委员会、叠北村民委员会。直选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委员。

    (二)境域沿革
    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乐成社至石云山之基坝,与及鸡肠滘、白牛之税赋,列入东胜乡畴衢。”
    1951年8月14日,文昌沙划入佛山镇辖围。
    1952年11月6日,潭头村先后划出土名“高秧地”(靠近东一乡的田)禾田共136.17市亩,送给东一乡。
    1954年2月28日,田边村划入佛山市郊区。
    1984年5月24日,国务院(1984)84号文,批准南海县的石肯、叠南、叠北三个乡,划归佛山市管辖。
    据《佛山市志》载:“1984年5月24日,南海县平洲区的石肯、叠南、叠北等三个乡,划入佛山市管辖,面积9.02平方公里,因一直未办接收手续,实际上仍由南海县管辖。
    1984年至2002年12月31日,划出土地5630.77市亩,为城建征地及地域范围调整。

    叠滘境域面积沿革一览表
    ……

    (三)乡名称溯源
    根据古地图显示,这幅地(指现在的叠滘),在距今2250年前已经开始成沙造地。
    此地的形成,首先是从现在的三里社(在村头村)以北开始,逐渐向圣塘墟(即现在的叠滘旧墟)、涌表坊,一直朝南方向,扇面形积聚成沙。因此,依照陆地成沙先后,很自然地产生了地方名称。北面先积成陆地,就称为“村头”;南面逐渐积成陆地,就称为“村尾”。后来,觉得“村尾”两字不雅听,改称为“仁村”。
    一幅烟雾弥漫,寂静荒僻的“南疆”之地,何以“叠滘”两字命名呢?只因岁月流远,至今尚未找寻到原委。民间传说,各说不一。根据有书为证的,略举如下:
    1.《孔氏家谱》载:“孔子三十八代孙孔戣,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为岭南节度使,在广州时,置田土名叠滘大溷田二坵,共税五亩二分六厘五毫。”由此而最早发现“叠滘”二字。
    2.《孔氏家谱》载:“本村水脉分两溪而入,至祠前,两溪汇聚,故名叠溪。”……“有九个窦,汾江水从九处流入,称为九龙入洞,溪滘曲折回环,遍及各村,故名叠滘。又称叠水、双溪。”
    3.易瑞瑜(清·客籍叠滘的老夫子)写在培风社学的中堂挂幅上说:有两条河流,一条从北往南伸展,河面较阔,叫做洪涌(即大河的意思);另一条从西南面的石云山起,蜿蜒向东北伸展,形状似鸡肠,叫做鸡肠涌。经过长时间的开垦演变,洪涌和鸡肠涌逐渐形成了两条水系。民间称它为“双涌”,就产生了“双涌乡”的名称。后因河涌的涌字与冲击的冲字谐音不雅听,故改为“双溪乡”。过了一个时期,又因双单的双字与伤害的伤字谐音,听起来不吉利,又改为“叠溪乡”(叠是重叠成比的意思)。再过了一个时期,认为溪字太狭窄,故把溪字换上了滘字(滘是比溪大的意思),从而就产生了“叠滘乡”。同时,洪涌、鸡肠涌,分别更名为洪滘和鸡肠滘(洪滘和鸡肠滘,后来成为土名,一直沿用到建国后)。注:易瑞瑜所写的是文言文,以上是译意的。
    4.叠滘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叠滘双溪”的复称。育麟里至圣家庙,清·道光十年(1830)所立的篆刻碑名称谓:“叠滘双溪育麟里孔氏家庙碑记”(碑石现保存在东风队文化室后左侧墙上)。

    双涌地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根据原图复制)
    ……
    叠南历年建置沿革示意图
    ……
    叠北历年建置沿革示意图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4

二、自然村级
    (一)行政沿革
    建国前,坊、里(村),是以保、甲、保卫团、更馆等多种形式划分地段,作管理范围。
    建国后,从1950年3月开始,撤销叠滘乡原有的坊、里、保等名称,一律改用“村”为代称。
    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置新约村。
    1951年8月至1954年7月,各自然村以农会名称行政。
    1951年8月后,叠南乡、叠北乡将原有的自然村,分别合并:
   
    叠南乡:
    洙泗、横涌、昌平合并,称洙泗村。
    乐庆、叠庆合并,称乐庆村。
    江头、漖边(包括育麟、涌表)、东宁、东聚合并,称江头四村。后来,江头村、漖边村,以原有范围,自立成村;育麟、涌表合并,称东风村(队)。东宁、东聚合并,称宁聚村。
    茶基村、陈丰村、圣堂村、田边村,原名与范围不变。
   
    叠北乡:
    庆云、隔涌合并,称庆云村。
    村头、园边(上大里)、三里社、卢边合并,称村头村。
    澳边、田心、桥头、庙涌合并,称澳边村。
    东胜村、潭头村、新约村,原名与范围不变。
    1954年7月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各自然村农户,先后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11月后,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11月至1958年9日,各自然村农民组织了包产队。
    1958年9月开始,至1963年上半年,农业大兵团作战,以自然村或联村为单位,设立连队,用连队名称划分管理范围:

    叠南营部(无设连队)
    叠北营部
    一连——庆云村、村头村、澳边村
    二连——东胜村
    三连——潭头村
    四连——新约村

    1963年下半年,组织生产队:
    叠南大队(管理区)
    茶基村——茶基1队、茶基2队、茶基3队
    洙泗村——洙泗1队、洙泗2队、洙泗3队、洙泗4队、洙泗5队、洙泗6队。后来,1队、2队、3队合并为新联队,4队、6队合并为洙泗4队。
    乐庆村——乐庆队
    陈丰村——陈丰1队、陈丰2队
    圣堂村——圣堂南队、圣堂中队、圣堂北队
    东风村——东风队
    漖边村——漖边dui
    江头村——江头队
    宁聚村——宁聚队

    叠北大队(管理区)
    庆云村——庆云1队、庆云2队
    村头村——村头1队、村头2队
    澳边村——澳边1队、澳边2队、澳边3队
    东胜村——东胜1队、东胜2队、东胜3队、东胜4队。后来,从东胜3队分出东胜5队。
    潭头村——潭头1队、潭头2队、潭头3队、潭头4队、潭头5队。后来,从潭头3队分出潭头6队。
    新约村——新约1队、新约2队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4

(二)坊(里)墟镇名称溯源
    叠滘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过程,土(地)名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的。对于坊(里)的命名与建置时间,各说有异。到目前为止,尚水找到真凭实据证明原委。因此,只好从一些零散资料中,整理出下面的结果:
    根据易瑞瑜记载,叠滘有二十四坊诗,诗中镶嵌着各坊(里)的名字:

                      叠滘圣乡入九龙,四涌昌社庆田丰。
                          四头茶泗育麟地,四边发达向三东。

    即:圣堂坊、横涌坊、庙涌坊、隔涌坊、涌表坊、昌平里、三里社、庆云坊、田心坊、陈丰坊、江头坊、村头坊、桥头坊、潭头坊、茶基坊、洙泗里、育麟里、漖边坊、园边坊(上大里)、卢边坊、澳边坊、东宁坊、东聚坊、东胜坊。
   
    二十四坊的来历:
    茶基坊——始名茶基沙。茶基沙四面环水,是一个小岛。到了明代·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有人在此地开荒种植,并以种植“本地普洱茶”为主。又因为地形似基坝,所以称为茶基沙。后来,由于成沙造地,茶基沙东岸与洙泗里西岸靠拢,只剩横涌一河之隔,就称为茶基坊。
    洙泗里——据《孔氏家谱》载,“洙泗渊源”四个字,最早出现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又据史料记载,曾在大笪地附近,举办过一间学塾,取名叫做洙泗书院。洙泗书院原是山东省曲阜县四大书院之一(其余尼山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早已湮没)。坐落孔林东北面,前向洙水,北靠泗河,是当年孔子行教讲学的地方。昔日是以孔子学说为圣教,因而套用了洙泗书院为叠滘学塾的名称。后来,亦用洙泗两字命坊名。又因为洙泗是孔子的故里而用里来定义,所以取里不取坊。这就是洙泗里的来历。
    育麟里、昌平里、上大里、涌表坊——这些名称,都是与孔子的故里有关而取名的(育麟里其中的一个地方叫做“下江”)。
    横涌坊——始名横涌基。位于叠滘的西南端,濒临横涌,与茶基沙相望,是为抗御洪水而筑的一条基坝,定名为横涌基。后来,由于地形变动,横涌基变成了居民住地,从此,改名为横涌坊。
    陈丰坊——是陈岸坊和丰聚坊的合称。过去很少人叫陈丰坊,甚至有些本地人,只知道有老土地和鲤鱼涌,而不知道有陈丰坊这个名字。其原因:1.是老土庙所在地,名声显赫;2.这一段河涌,以鲤鱼多为著称。所以,老土地或鲤鱼涌成了陈丰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都称陈丰村(坊)了。对于老土地和鲤鱼涌的代称,逐渐遗忘。
    圣堂坊——始名新基。据成沙地形显示,圣堂坊的位置,早期是一片水洼沼泽,但其中也有成沙的陆地,聚集居民,每年都受西潦(洪水)为患。为抗御西潦,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筑起了一条50多丈长的基坝,取名为新基(传说旧基是在澳边坊以西)。根据《孔氏家谱》载,孔念八祖(元演),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在叠滘村南(即新基南头)修建祖祠(孔大宗祠)。经略安抚使雷宜中题赠“阙里南祠”牌匾。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大宗祠重修,复构一阁,以奉圣祖(即大成至圣孔子先师)。当时人们把这阁称之为“圣堂”。后来,遂名其地,于是把新基南头一带的地方,称为圣堂。其时,新基之东南面,已是沧海桑田,人们聚居,渐成坊里,自然而然地统称圣堂坊。
    漖边坊——始名南面基。此处东南面是茫茫大海,西北面一带已有民居,在南面筑了一条基坝以防御潦水(洪水)。这条基坝取名南面基。后来,成沙扩展,陆地面积增大,南面基成为民众聚居的地方,而此处是濒临漖的边缘,故取名为漖边坊。
    江头坊——根据《江氏族谱》记载,江头在清·圣祖·康颐年间(1662至1722)建村。因为江姓人聚居此处,故称江头坊。
    东宁坊、东聚坊——此处的东面是一片茫茫大海,洪水每每为害。这是民众希望安宁聚集所定的名字,其中东宁坊原名叫“开低基”。
    庆云坊——始名海边沙。据史料记载,村头的西北面,是茫茫大海,西面一带叫做海边。在海边不远处,有一个沙坵,我们称它为海边沙。后来,海边沙成沙扩大,与村头合拢,自成一个村落,取名为海边。因为它接近大海,自然灾害频繁,居民希望平安庇护,故更名为庆云坊,寓于“景升庆云”,太平吉利的意思。
    隔涌坊——因为它的位置,是村头坊的对岸(即隔了一条河涌),故称隔涌坊。
    村头坊——是叠滘成沙造地最早的地方,也是叠滘境域地名最早的起源。
    园边坊——相传此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植物园,它在植物园的边缘而得名。由于“上大里”面积较少,历史上早已并入园边坊内。
    三里社坊——古代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土神,其祭名叫做社。相传三里社,是由三个面积不大的“里”所组成的社稷之神。后来,用三里社的名称,代表着三个“里”来命坊名。
    卢边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是卢姓人聚居之地而得坊名。
    澳边坊——根据史料记载,此处的西面有一个海湾,古代称之为澳。澳边坊,是在澳的边缘而得坊名。澳边坊,这个名字,昔日人们较少熟悉。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石崖黄公祠,祠的正门,绘画着神荼、郁垒两个大门神,在叠滘乡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大门神”成了澳边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只熟悉澳边村,而大门神的名字逐渐生疏了。
    田心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四周都是水田,在水田中间有一幅高地,有人在此处建屋居住,因此而得坊名。
    桥头坊——是因石桥头的所在地而得坊名(石桥头,是全叠滘乡唯一规模的石桥)。桥头坊,当年很少人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慵莊黄公祠,建筑宏伟,而且靠近墟场,非常出名,人们都称它为“龙章公”(慵莊公的误称)。久而久之,“龙章公”成为桥头坊的代名词。建国后,桥头坊与澳边坊合并,称澳边村。桥头坊的地属,仍然有其范围。但是,“龙章公”的名字,已经很少人知道了。
    庙涌坊——在双溪祖庙(叠滘人叫大庙)前面,东西相向,有一条河涌,名叫祖庙涌(简称庙涌)。庙涌坊位于祖庙涌的南面而得坊名。
    东胜坊——始名东升坊。此处东南北三面是茫茫大海,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每在晴天的早上,水天一色,呼吸着清新空气,迎接着太阳升起,感到心旷神怡,人们就以即景定坊名东升坊。后来,东面积聚成沙,扩大了陆地面积,建筑物和树木逐渐增多,遮挡了早上太阳升起的视线,即景似乎不符合实际,因而改名为东胜坊,寓东面得胜的意思。
    潭头坊——始名凼头坊。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是一个大海湾,海湾东面,是茫茫大海。水退时,呈现出一幅大沙滩,当中有一个大湖,古人称这种状态为“凼”。由于成沙扩展,凼的周围逐渐成了陆地,建筑了民居,住上了人群。根据地形演变过程,而称凼头坊。后来,觉得凼字绕舌,不论听与读,都很不方便。又根据字义内涵,改为潭头坊。
    圣堂墟——又称圣塘墟。是供祀孔子而得名。自从设了“圣堂”以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越来越多人来拜祭。因为“圣堂”地方狭窄,难以容纳众多的人群,故在会英里(在今叠滘旧墟内)附近增设了一间“小圣堂”,以分散来拜祭孔子的人群。小圣堂坐西北,向东南,门前有一个水塘,称为圣塘。凡到来祭祀孔子的人士,必然取一些“圣水”用作磨墨,以求读书聪明。后来,此处发展为市集,北段取名为圣塘街(有新街、旧街之分),或称墟头;南段取名为圣堂墟,或称墟尾。建国后,南北两段,合称为叠滘墟。
    文昌沙——简称文沙。据史料记载,文昌沙地处汾江中部,原是一个河滩,沿北方向伸展,直到原日均益菜市附近。其南面一段地(关帝庙前),名为白马滩;在其中部,有文昌庙而得名。
    乐成坊——以乐成社而得坊名。
    叠庆坊——未找到史料根据。
    田边里——因其位于溥利围南线的禾田边缘而得名。
    新约村——在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置立。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4

第二节  境域面积
    一、面积
    叠滘境域面积:
    清·光绪五年(1879),9.24平方公里(即13860市亩)
    1984年12月31日,7.68平方公里(11520市亩)
    2002年12月31日,3.93平方公里(5889.23市亩。其中:叠南1688.56市亩,叠北4200.67市亩)

    叠滘境域面积沿革一览表
    ……
    叠滘境内土地面积变动情况一览表
    ……
    叠滘境内2002年各村庄土地面积一览表
    ……
    叠滘境内业主耕地面积统计表
    ……
    叠滘境内业主耕地在境外面积统计表
    ……

    二、叠滘地图

    叠滘全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1986年5月根据原图复制)
    ……
    叠滘简图(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原绘,1994年4月根据原图复制)
    ……
    叠滘乡及其四周建国初期水河简图
    ……
    叠滘地图(1982年航测图)
    ……

    三、叠滘及其四周历史地图

    新石器时代地图(藏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根据原图复制)
    ……
    新石器时代地图(至公元前250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秦、汉、隋、唐、五代时期地图(至公元960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宋、元朝时期地图(至公元1368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明朝时期地图(至公元1643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清朝、民国时期地图(至公元1948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原图复制)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4

第二章——自然地理

    地理和地质工作者查明,珠江三角洲过去原是一个烟波壮阔、浩瀚无边海洋中的岩岛罗列浅海湾。年深日久,汇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潭江等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借助南海海潮的顶托,使泥沙沉积而成为今日的三角洲平原。
    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记载,叠滘这幅土地的位置,在新石器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幅土地及其四周成沙造地后,在历史地图上显示出,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历经秦、汉、隋、唐、五代时期,直至公元960年,叠滘是与(虫雷)岗、夏教、平洲等地两岸相隔。至宋、元时期,才合拢成相连地;到明代,奠定了河流基础。到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地形、地势、面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

第一节  气候

    叠滘境域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
    1.多年平均温度21.5摄氏度左右。
    2.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407.6毫米。
    3.年无霜期达339天,偶有低温寒冷(寒露风和霜降风)天气。
    4.干季盛行偏北风,湿季盛行东南风。
    5.台风,在每年1至9月份出现较多。
    6.地方气象谚语: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秋高气爽,冬天干燥。
    春寒雨至,冬雨汗流。
    春雾晴,秋雾雨。
    夏雾不暑,冬雾不寒。
    春天天气姑娘心,三时六样变(即天气不稳定的意思)。
    干冬湿年,禾黍满田。
    二八(农历二月、八月)东南(风)大旱天,三七(农历三月、七月)东风水浸田。
    二八(农历二月、八月)乱穿衣(任由穿着单衣或夹衣),三九(农历三月、九月)随人意。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前后几日,必有风雨。
    农历四月二十日,俗称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俗称大分龙,这两天皆宜有雨,无雨则岁歉。
    农历四月、五月,晴天忽雨,称为白撞雨。谚称“旱造望白撞,晚造望偷淋”。偷淋者,夜雨也。
    农历六月十二日,俗称彭祖忌辰,前后几日,必有大风、雨。
    不怕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雨,最怕十三(农历九月十三日)阴。
    旱白露,沤秋分。
    寒露节日不宜有雨,俗称“不忌霜降风,最怕寒露雨”。
    霜降节日有风,则对生产不利。俗称“禾忌霜降风,人忌老来穷”。
    大寒牛押湴(大寒节日,非常闷热),冷死早禾秧。
    朝翻(刮风)三(天),晚翻七(天),晏昼翻风唔过日,半夜翻风冷折骨。
    月光照湿土,红日无得好。
    开门雨沃,不怕晒谷(“鸡口雨”,天刚亮下雨,多数天晴)。
    九月收雷,十月收电。
    东闪雨重重,西闪热头红,南闪好南风,北闪长流水。
    十月回南(翻南风)当大暑(是炎热的意思)。

    历年雨量记录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第二节  地质、土壤

    一、地质
    叠滘在1958年秋季,由南海县有关部门技术指导,全面地质钻探。其结果是:
    表层属新积淤沙土,厚薄不一。地表7米深度以下,普遍是沙质或石层,个别地区是石龙浮生。
    1.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世纪沉积及第三系泥岩风化残积层组成。
    2.地下水概况。地下水较丰富,主要赋存于粉沙、中沙及淤质、粉质粘土层中,属于松散孔隙水。
    3.地质构造情况。在所有钻孔中,均未发现新构造活动迹象,地基土层基本稳定。

    二、土壤
    1975年夏季,由南海县土壤普查领导组主持,进行了水田土壤普查,当时水田面积7567.6市亩。其结果是:
    泥田——3851.9市亩,占总数50.9%
    泥肉——2179.5市亩,占总数28.8%
    泥骨——620.5市亩,占总数8.2%
    沙泥——597.8市亩,占总数7.9%
    粉沙——287.5市亩,占总数3.8%
    沙质——30.4市亩,占总数0.4%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第三节  地貌

      叠滘是南粤水乡一部分,四面环水,地势是“覆釜形”,即四边低,中部高。地面高程(珠基):2.2—4.9米左右。境内河涌总长度35.33公里,蜿蜒曲直,纵横交错,遍布全乡。
有史以来至1953年,叠滘境内被洪、涝威胁,是腹背受敌。
      东面由五丫口至旧东窦,水河长度3.68公里,称为外大涌。外大涌分汊两支水:一支向南流到东胜乡,另一支转向西流,到叠滘潭头坊东约,水河长度2.56公里,称为内大涌。这支水是叠滘的主要潮水源泉。但是,这支水又是造成叠滘洪、涝的隐患。
      南、西、北三面,是佛山水道和佛山涌的河段,洪水由罗村沙口倾泻下来,是历史的防洪前方。
      叠滘水利环境的转变,有赖于大范围水利建设的实施。1953年完成了联围筑闸工程建设,1960年沙口水闸和石(石肯)水闸的建成,叠滘的防洪位置,由前方转为后方。而内涝问题:1.靠水位落差,从水闸排水出;2.用排水站机械排水出。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第四节  河流

    叠滘乡四周,属佛山水道(汾江河)、佛山涌、平洲水道的水文系统。
    一、水文
    叠滘境域的河流,属感潮河段。感潮的特点,是每24小时零50分之内,大概有两次高潮和低潮。
    1.农历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日潮比夜潮大。其余时间,则夜潮大于日潮。两次涨落的幅度和历时均不相等。平均潮差不足两米者,属弱潮。一般情况下,落潮流速水于涨潮流速(洪水期更为明显)。
    2.每年农历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之间:
    甲,初一日至初三日,十六日至十八日,称为“生水期”,潮高增至顶点。民谚说:“初三十八,高低尽刮”。
    乙,初四日至初八日,十九日至二十三日,称为“缩水期”,潮高日减。
    丙,初九日至十一日,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称为“死水期”,潮涨潮落无力。
    丁,十二日至十五日,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称为“潮增期”,潮高日减。
    因为珠江口朝南,如吹南风时,涨潮来得快,潮位高时间长,退得慢;如吹北风时,涨潮慢,潮位低,退潮快时间长。

    南海潮汐长退时刻表
    ……

    二、水位
    茶亭水闸是叠滘的水位记录点。

    茶亭水闸历年最高洪水位一览表
    ……

    茶亭水闸历年潮水水位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第五节  自然环境

    叠滘是南粤水乡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独特。远古时候,因水成陆,沧海桑田。12世纪,人居伊始;傍水而居,与水共生;悠悠岁月,所积淀的水生文化,深沉而厚实。因水而美,与水结下不解的情缘。这里水美、村庄美、田园美,民淳俗美。

    一、因水成陆。水,造就了广阔天地。
    远古的叠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六千年前左右,叠滘处在发育缓慢的古珠江三角洲南部滨海地区,即西江、北江冲积扇前沿。由于南海潮水的顶托回流,与西江、北江、东江水南流输沙,就像一双无形的巨手,抚育着珠江三角洲的成长。时光消逝,物换星移,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西、北江水年深月久的冲刷而成沙造地,三角洲平原不断扩大,造就了环境优美、地貌独特、河流交错、重叠相汇的沃土蛮荒——叠滘。

    二、与水共生。水,造就了民淳俗美。
    北宋·徽宗时年(公元1101年),温金木、许胜娣(世称温、许二公)“泊岸而居”,成为叠滘古乡的始祖先民。他们靠水生存,依水创业,以尽其天年。
    南宋(1127至1279)偏安江南,大量中原人南迁,落户珠江三角洲各地。随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北方的先民加盟叠滘,人们傍水而居,依溪建村,筚路蓝缕;又经坚忍不拔的斗志,与水患抗争,建造安身立命的家园。
    经过世世代代的艰苦奋斗,直至明代(1368至1644)中后期,先祖们已开拓出初具规模,独具南粤水乡特色的叠滘古乡。这里街平巷直,整齐有序,民庐栉毗;人们睦邻相处,喜乐共享;相互提携,热情照应;男耕女织,怡然自得。明末清初(约1644年前后),叠滘的发展,已盛极一时,人居环境,日臻完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三、因水而美。水,造就了环境优美。
    “……去会城三十里,乡曰叠滘。萦绕汾流,吾尝舟过其前,望蔚然而森秀者,乡之林木也;蔼然而薰蒸,岿然而磅礴者,乡之晓烟暮霞与形胜也;渊然以深,泓然以清者,乡之波汇极蓄也。……”这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曾受一,对叠滘水乡的赞美。(摘自《江氏族谱》)
    “九龙入洞”的水利网络,确保了叠滘的源头活水。人们掌握且利用潮汐的长退,通过窦闸的调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流排灌的科学用水,夺得收获恒丰。村前河网纵横,水上运输极为方便。河上舟楫如梭,点缀着叠滘纤陌田园丽泽,南粤水乡又是一番新景象。
    村中河畔,砖石护坡;浓荫夹道,古木参天;小桥流水,串连着百户千家;“五桥衔达”,“六路相通”,体现出水、陆交通的便捷。
    明·《叠滘八景》、清·《叠滘八景》和《叠滘十馨》是古乡曾经亮丽的“花容月貌、芳华萃秀”。如果说,明·《叠滘八景》所赞美的是南粤水乡,圣境般的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的话,那么,清·《叠滘八景》和《叠滘十馨》所歌颂的,是古乡历史的丰碑,是浸含着南粤水生文化的浓厚根基的展现,更是民淳俗美的乡风无遗的表露。
    建国后,叠滘经历了解放思想、改造自然的翻天覆地变化过程。进行了“六化”建设,大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六化:水利排灌自流化、水利渠道系统化、水陆交通车船化、土地机耕化、耕地田园化、农村电气化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一)堤防建设
    经过先后共五次大规模的堤围建设,重新布局、改建、加固,使之固若金汤。其中联围筑闸工程,结束了千年水患频仍的历史。

    (二)农田基本建设
    经过先后共三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农田现代化耕作和旱涝保收的实现。

    (三)电气化建设
    叠滘发展电气化的进程:1.是发展中型电动排水站;2.是发展民间用电;3.是发展小型电动排灌设备(俗称轴流水泵)和脱粒机(俗称打禾机)。10500伏高压线路,连接到各个供电站和排水站。380(220)伏低压线路,遍布到田园旷野,也串联着家家户户、工厂、机关和学校。这是闪烁光芒的金网。与35.33公里河涌相映照,就象银河金网,点缀着时代的光辉。

    (四)道路建设
    叠佛公路的建成,标志着叠滘大规模道路建设的起点。接踵而来的改造村中道路,绿化、美化环境。

    (五)自来水建设
    叠滘人有史以来,饮、食、用,都是清澈而洁净的村前屋后的河水或井水。由于工业发展,使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无法效于前沿,故装设自来水,结束了惯例。

    (六)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在开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乡人积极参与,出钱出力整治村容村貌。
    1.拆除占道而建的猪舍、秆屋,清理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植树栽花,绿化、美化环境。
    2.修建村中的主干道和街巷的下水渠,铺上混凝土,实现“硬底化”建设。
    3.村村新建或改建了文化活动中心,有条件的村,还开辟了村心公园、灯光球场,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倡导了活泼而健康的文明之风。江头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明建设成效卓显,率先被县、市、省命名为“文明和睦村”的称号。其后,又被评为“南海新八景”之一,冠名为“江头毓秀”。第二个千禧年伊始,叠北、叠南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叠南又被桂城镇命名为“文明村示范单位”的称号。以上的事实,足以证明,古乡的文明,在历史新时期中,得以传承和光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国后,叠滘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在原有普及小学教育基础上,发展到普及初中的教育,这是史无前例的。
    5.随着乡人生活的日益提高,人居环境也不断进步。昔日砖头瓦砾、蟋蟀共鸣的“烂地”,建起幢幢新楼房;难以胜数的旧屋、故居,或装修,或重建,美轮美奂,极目堪嘉。1986年开始,叠滘的农田,改变了用途,连片的房地产开发,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新区。古乡又象千百年前一样,欢天喜地接纳着一批又一批新成员加盟。衷心祝愿他们生活安康,家庭幸福。更热切地期盼,不分彼此地一起建设和关爱我们的家园。
    综观叠滘的历史,是水生文化的历史。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与水密不可分,休戚与共。清溪绿水生生不息的血脉,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和滋养了我们的文明与昌盛。今天,人们对傍水而居的生活模式,仍然十分依恋。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痕迹,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它给人们所描述的,不是历史的片断,而是历史不断进步的全过程。它是人们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实例,又可能是南粤水乡的缩影。
    曾经哺育了叠滘水乡民众的母亲河,如今不堪重负,泛黑、发臭的河水,依然是年迈母亲的浊泪和无言的诉说。这是为工业发展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面对溪滘曲流,美好的自然环境,人们依然爱之情深,又恨之切切,这是1.52多万叠滘村民的矛盾心情。他们热切地渴望着清溪绿水,蓝天白云,早日重现在眼前。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第六节  自然灾害

    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叠滘位于南海县的中部,屡受洪涝为患。水患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地域位置所致。
    据清·道光十五(1835)修的《南海县志》载:“南海居西江、北江下游,实为泽国。夏秋江潦骤涨,县属居民,辄苦河鱼之疾。”
    “清明节后,潦必发而未盛。由立夏届夏至,其发必暴,其决围基亦甚急。”
    除此之外,社会因素、上游水土流失、平原发育、河道变迁、围垦是否合理等问题,都和水患有密切的关系。
    建国后,广东省人民zf根据本地区地理环境,定出每年的汛期,分为三个阶段:

    春汛——俗称桃花汛,或称春水
    时间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即清明节后至立夏节前之间。这段期间可能出现“头造水”。

    夏汛——俗称龙船水
    时间在5月上旬至9月下旬,即立夏节后至秋分节前之间。这段期间可能出现“龙船水”(在端午节左右)和“慕仙水”或称“烧衣水”(在农历七月中旬左右)。

    秋汛——俗称中秋水
    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即秋分节后至霜降节前之间。

    根据史料记载,本地区每年4月至9月受洪、涝威胁最大。如本地区下了大雨,又遇西、北江洪水急流直下,加上东江洪水或暴潮顶托,促使外河水位上涨,一般的,使围内雨水无法排泄,造成农田受浸;严重的,导致崩决堤围。
    此外,还有台风正面袭击或环流影响、地震、流行疫症等灾害,威胁或伤害着叠滘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旱情、咸潮灾害,也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损失。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5

一、水、风灾害

南宋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乙巳·1245)五月,飓风大作,夜潮不退,复驾昼潮,洪水随至,陆地普遍受浸。十二月,大雪三天,积雪尺余。佛山周围,白雪皑皑。

明代
    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己巳·1389)六月,飓风。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夏天,大水,禾国一片白茫茫。
    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七月,飓风,损毁民房。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六月,飓风,咸水上田,伤害庄稼。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五月,遭风、雷、水、雹为害,塌屋无数。
    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1493),水灾饥荒。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飓风。
    明·世宗·嘉靖元年(壬午·1522)八月,飓风。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九月,飓风,伤害庄稼。
    明·穆宗·隆庆六年(壬申·1572),大水饥荒。
    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八月十二日、十八日,两次飓风。

清代
    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五月十九日起,大雷雨八昼夜。
    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五月初六日,西江、北江洪水齐发。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五月、七月,一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稻谷无收成,瓜菜失收。
    清·宣宗·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五月,特大洪水。
    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闰六月,大风雨,平地水深数尺。各行各业停顿三天,瓜菜失收。
    清·文宗·咸丰四年(甲寅·1854)五月初,连日大东风,大雨倾盆。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四月,飓风。五月,水灾。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八月十二日夜间,飓风大作,沉舟拔树,塌屋无数。
    清·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四月二十七日,飓风,塌屋无数。
    清·德宗·光绪四年(戊寅·1878)三月初九日,雷电交加,暴风拔树,塌屋无数。
    清·德宗·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五月,溥利围崩决。
    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五月,大洪水,水过基围。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七月初一日,丑时,飓风陡作,辰、巳刻益烈,倒树、塌屋不计其数。

中华民国
    民国四年(乙卯·1915)七月,西江、北江、东江三个区,连日霪雨,水位同时暴涨,水势浩大,清远县石角围漫顶数尺。永丰围、北江左岸各围相继崩决。其中大塘至芦苞的堤段崩决六处,决口总长1公里多。随后,洪水倒流石角围,直泻南海县各地。南海县的基围多数崩决,部分基围漫顶。水浸至十月才恢复正常。当时,各地纷纷致函香港各善团和叠滘同乡团体组织,报灾吁救,灾情获得义援。香港各善团纷纷募捐,或派船运粮、运药,到灾区散赈。直到八月中,因为善后待理,香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建议设立“信贷局”,以便贷款给灾民复理生计。
    水灾后,流行疫症。米价暴昂,灾前每石白米为白银3元多,灾后升为7元多。
    根据广东省水利老专家麦蕴瑜叙述,“福无重至,祸不单行”,广州市大洪水淹了七天七夜。水退后,十三行(地名,即现在广州文化公园后面)发生火灾,一连烧了25条街,焚烧店铺2000余家,死伤于水火之中有1000多人。各县农村、人蛇共树,江面浮尸。辗转于死亡线上的灾民,估计超过100万人,再加上军阀混战,是广东省的空前大浩劫。
    叠滘地区,未发现有关乙卯年灾情的文字记录。我们在调查访问中,经历此劫的长者,无不谈水色变,至今仍心有余悸。据他们回忆,其时,溥利围全线漫顶,西基(茶亭附近)基面水深一木桡多。乡中一片汪洋泽国,水深封门,只有大楼岗部分地方以及村中极少数高地露出水面。人们聚于高处与鬼同眠;虽有香港等地善团赈济,无奈人多粥少,长贫难顾;缺衣少食,米珠薪挂,饿殍堪虞,乡人挣扎在死亡线上。至十月水退,又发生疫症,百姓九死一生,苦不堪言。叠南圣堂村何氏宗祠前门的内墙上和叠北东胜南约265号外墙西北角上,两处有记录了乙卯年最高水位的刻划标志。

    乙卯年最高洪水位表
    ……

    民国五年(1916)六月,天降冰雹,有拳头大小,维持时间约5、6分钟。
    民国九年(1920)六月,旋转飓风,塌屋无数。
    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飓风大作,塌屋无数。
    民国三十年(1941)二月二十日,狂风暴雨,塌屋无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大洪水,溥利围,洪水漫堤顶,多要加沙包。围内水浸街巷。据《南海日报》报道,当日洪水位是30·20米(即标高2·20米)。
    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初三日,大风发作,满天乌云,吹倒大树、吹塌房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六月初九日(7月4日),西江、北江、东江等三江水并发,特别是西江水位极高。溥利围北基铺前堤段(即现在沙竹场处)崩决。决口长50多米,水深5至6米。禾田水深约有2至3米,受浸面积1万多亩,街道大部分受浸,时间约10天左右。根据《南海日报》报道,汾江最高洪水位:7月4日31·40米(即标高3·40米);7月5日30·10米(即标高2·10米);7月6日29·70米(即标高1·70米)。
    根据叠滘乡公所和叠滘乡围董会记载:“……当即动员本乡及邻近乡众二千余人抢救,越四昼夜,更复潜水查勘。该处围底,原属沙质,是以一决如注,水势汹涌,堵塞无由,洪流澎湃,汛滥全乡,田禾房屋,悉遭浸没,农耕弊绝,工商停顿,蒸民惨苦,饿殍堪虞”。造成损失约100多万元。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春季,阴雨弥漫,水位上涨,影响农业生产。冬季,严寒。
    1951年,多雨,禾田受涝。
    1953年,大洪水,溥利围西段漫顶。
    1955年,大洪水,溥利围西段漫顶。9月,台风,农业生产受损失。
    1959年,大洪水,因围内渍水,不能依时种植。
    1961年5月19日,第3号(6103)台风正面袭击,风力9级大雨,内河水位上涨,影响农业生产。
    1964年9月5日,第15号(6415)台风正面袭击,风力12级以上。台风过程,雨量229.7毫米,禾田渍水,损坏房屋。
    1964年9月10日,第16号(6416)台风环流影响。台风过程,雨量238.4毫米,一半以上禾国受涝。
    1966年6月,大洪水,堤围普遍漫顶。
    1968年6月27日,大洪水。后来,洪峰重叠,高水位持续一个多月,大码头堤段渗漏,后又漫顶。
    1970年8月30日,第4号(7004)台风正面袭击,风力8级。台风过程,雨量152.8毫米。禾田积水,甘蔗倒伏,猪舍倒塌。
    1971年6月18日,第8号(7108)台风袭击,风力9级。台风过程,雨量134.5毫米。禾田渍水,甘蔗倒伏,瓜菜失收。
    1971年7月22日,第14号(7114)台风袭击,风力11级。台风过程,雨量98.3毫米,禾田受涝。
    1971年8月17日,第18号(7118)台风袭击,风力11级。台风过程,雨量76.4毫米,禾田渍水。
    1972年11月8日,第20号(7220)台风环流影响,风力8级。台风过程,雨量70.6毫米。
    1974年10月19日,第22号(7422)台风环流影响,风力9级。台风过程,雨量123.8毫米。
    1975年10月6日,第13号(7513)台风正面袭击,阵风12级。台风过程,雨量144毫米。因台风袭击,吹毁电线,倒塌房屋,禾田渍水,甘蔗倒伏,倒塌不少猪舍、牛栏。
    1975年10月14日,第14号(7514)台风袭击,风力8级。台风过程,雨量73.8毫米,禾田渍水。
    1978年,夏天,大洪水,围内渍水,影响农业生产。
    1979年8月2日,第8号(7908)台风袭击,风力11级。台风过程,雨量88.5毫米。
    1983年9月9日,第9号(8309)台风袭击,风力10级。台风过程,雨量43.2毫米。
    1986年8月11日,第13号(8613)台风环流影响,连续遭受长时间的大暴雨侵袭。台风过程,雨量203.6毫米。
    1987年4月5日至7日,大雨,雨量总数187.6毫米。
    1989年5月21日凌晨,第3号(8903)台风环流影响,阵风8级。台风过程,雨量190.4毫米。
    1993年9月,连续受第15号(9315)、第16号(9316)和第18号(9318)台风影响。自17日起,10天内,阵雨总量381.4毫米。加上第16号台风登陆时所引起的暴潮,境内渍水不能自动排出,只靠抽水机排水,延误时间,造成农业生产受损失,低地面的房屋受浸。
    1994年6月16日至6月25日,由于西江、北江地区普降大雨至特大暴雨,水位急剧上涨。6月25日,东一水闸、庆云水闸、茶亭水闸,先后出现险情;洪滘水闸闸门被水压弯,及时抢救,才免受灾害。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6

二、旱、咸灾害



明代
    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1451)六月,雨雹。秋冬大旱。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春旱。秋大旱,禾田裂缝。
    明·思宗·崇祯四年(辛未·1631)三、四月,大旱,不能种植生产。

清代
    清·世宗·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二月,大旱。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春旱。
    清·仁宗·嘉庆三年(戊午·1798)春旱。
    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春旱。
    清·文宗·咸丰七年(丁巳·1857)三月,大旱。
    清·德宗·光绪八年(壬午·1882)秋大旱。
    清·德宗·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冬大旱。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冬大旱。
    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春大旱。

中华民国
    民国十年(1921)大旱。
    民国二十二年(1933)大旱。
    民国三十一年(1942)冬天至翌年春天,五个月大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春旱加咸潮,秋旱。
    1963年,大旱加咸潮。
    1971年,秋大旱。
    1972年,大旱。
    1975年,大旱加咸潮。
    1977年,春大旱。
    1978年,春大旱加咸潮。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6

三、地震

    因本乡没有检测地震设施,故不能具体记录地震情况,下面所记录的,只是地震影响叠滘境内的日期。

清代
    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日(癸亥·1683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
    民国七年(1918)二月十三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十四日。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二十四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7年4月24日。
    1962年3月19日。
    1968年9月23日。
    1969年7月26日。
    1976年11月20日。
    1986年1月28日。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6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水利建设
    一、堤围
    (一)修筑溥利围
    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建南、西、北三面大基,全长9.69公里(即石云山至深涌涵洞,是溥利围前身的一部分)。抗御能力薄弱,在洪水期间,出险、崩塌和漫顶,是经常的事。
    叠滘乡和东胜乡(虫雷岗),邻毗与共,地脉相连。于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1880)在原有大基基础上,合资兴建溥利围。
    溥利围全长16.07公里。以乐成社分界:东南方向,直到倒流涌的涌口,长度6.38公里,属东胜乡范围(其中石云山至乐成社原是叠滘范围,堤段建成后,划入东胜乡范围);西北方向,直到深涌涵洞,长度9.69公里,属叠滘乡范围。
    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加高培厚。
    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加高培厚。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加高培厚。
    清·溥仪·宣统元年(己酉·1909),领救灾公所白银三千两,起科再修。
    建国后,1951年至1953年联围筑闸时,以现在珠江标准高程换算,当时的堤顶高程,大约平均是2.50米,堤面宽度,大约平均是2.00米。
    联围筑闸工程,在溥利围基础上,全面再加高2.20米左右。联围工程竣工以后,统一称为“四乡联围”,不复再称溥利围了。
    2001年冬季开始,美化堤围,昔日荒凉的堤段,将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河旁公园。因其工程完成时,超过本次修志下限期,故不列其内。
    高程注释:“高程”和“标高”是同一意思,各便其用。代号“BM”,全称是“珠江三角洲基本标准高程”,是地势的统一标准高 度。
    珠江三角洲基本标准高程,是高于黄海海平面(中国海拔的起点)0.586米。
    四乡联围在1953年自定本地标尺,以三洲水闸闸底为0起,称“读数”。是低于珠江三角洲基本标准高程2.90米。

    (二)联围筑闸的工程土方量
    1951年至1953年,进行的联围筑闸水利工程全民运动,是虫雷岗、叠滘、夏教、平洲四个乡范围的堤段大联合(联围前,叠滘的沙洲是外海小围,联围后,拼入四乡联围之内)。筑围工程土方量,是按照当时、当地常住人口,男18至50岁,女18至45岁各自义务负担,谁也不能例外。至于负责工程地段,一般以就近为主,如就近工程不足所负担的数量,则要“远征”。
    叠滘乡应负担的工程土方数量,总共140053立方米,完成实绩数143771立方米(超额3718立方米,其中叠南占514,叠北占3204)。

    联围筑闸叠滘乡完成土方实绩统计表
    ……

    (三)堤顶高程、坡比与堤面宽度
    联围筑闸后至2001年前,叠滘境内的防洪堤段,总长度8.892公里,堤顶高程,属50年一遇,超高1.00米。但沿江堤段高低不一。
    以下是代表堤段的高程:(米)
    叠滘菜市街    4.45        茶亭水闸      4.48
    庆云水闸      4.50        谢叠大桥      4.45
    洪滘水闸      4.40        桂江大桥      4.26
    桂城发电厂段  4.23        南海汽车厂段  4.24
一般坡比:外坡  1:25    内坡  1:30
一般堤面宽度:2.00米

    (四)堤围险段
    沙洲(谢叠大桥以南)段,是坐弯顶冲。当罗村沙口水闸分洪时,特别要注意防守。
    (五)决堤
    决堤,俗称崩基。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初九日(己丑·1949年7月4日),溥利围北段崩决。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6

二、水闸
    (一)水闸(窦)建设
    有史以来,叠滘境内,堤上水闸,规模大小,先后共有14座。其中有因辖围、地形等多方面的改变而改变的,也有因功能应用而改革,更有因环境关系而废置。
    2002年12月31日,有堤上水闸共5座。
    叠滘属河网地区,对于防汛、防洪、排涝、排渍、防大潮、蓄水灌溉和运输,则要依托堤围的固若金汤和水闸的自如启闭来支撑。由于时迁日远,资料乏存,对水闸的始建缘 由、工程质量等技术资料,实难查知,惟始建东窦(旧东窦)的情况,尚能查知一二。
    兴建东窦。叠滘与(虫雷)岗毗邻地域,唇齿相依,水源来自五丫口,每遇洪水,同受水患。
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1880),乡人陈树勋等人,联合(虫雷)岗人,在修筑溥利围的同时,于两地前沿地点兴建东窦,以防水患。
    东窦规模是:方型、通天、石砌、三孔(4米·5米·4米)、单向一字木闸门。当年冬季动工,翌年春季竣工。
    东窦建成后,虽然能抵御一般洪水及大潮水,但是,对于潮排潮灌,彼此因用水时间和水位高低不同而造成矛盾。为了适应需要(虫雷)岗人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在高田(土名)河道,加建一座单孔,宽5.5米的水闸,名叫“塞石窦”。叠滘人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在沙头(土名)河道,加建一座三孔共宽13米(4米·5米·4米)的水闸,名叫“新东窦”。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东窦(新东窦建成后,叠滘人称它为旧东窦)闸门开放,水流自由出入,水位和用水时间,是由塞石窦和新东窦各自控制。如有洪水或大潮水,则由东窦为屏障,闸门紧闭,以策安全。不过,这是在正常情况下而言,如遇大洪水,屡有漫顶的发生。
    建国后,1951年至1953年联围筑闸,原属东窦水系河道,全部纳入四乡联围之内,新、旧东窦和塞石窦,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解甲归田”。由于失去作用,以后逐渐拆毁。

    叠滘范围已填塞的堤上水闸一览表
    ……
    叠滘境内现有堤上水闸一览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7

(二)水闸出现事故
    1.1955年冬天,有一天,洪滘水闸闸门开启,水流自由出入,当时是水退。有个农民,撑着农艇逆水经过水闸入内河,籽避免逆水行艇,故意将内闸门的链扣解开,让闸门关闭,好得静水行艇。当链扣解开,闸门关闭,在瞬间,因为农艇来不及离开而被两只闸门相夹,不能出也不能入,结果农艇被夹烂,险些危及人命。
    2.1959年春天,有一天,茶亭水闸闸门开启,水流自由出入,忽然刮起大风,水位上涨,叠滘禾田将要受浸。当时叠北有一位干部,带头用绳索系着闸门,在后拉紧,慢慢关闭水闸。由于匆忙不慎,绳索压断了他的脚弓骨,要住医院医治。闸门又因跳了下斗而关不到,以致部分禾田被水浸。
    3.1987年4月有一天,茶亭水闸闸门开启,水流自由出入,水位忽然上涨,闸门中途不能关闭,农作物即将受浸。于是强拍关闸门,打烂了闸门下斗,结果还是被水浸。
    4.1995年6月5日,茶亭、庆云、洪滘等三个水闸都是闸门开启,水流自出自入。水位突然上涨,中途不能关闸门,大面积浸了农作物。
    5.1968年至1974年,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茶基、茶亭、庆云、沙洲、洪滘、二涌等6座水闸,在6年中要大维修共16次。其中大多数是强拍闸门。洪滘水闸,断了闸门柱,两只闸门自动卸下水中;茶亭水闸的外闸门,要全部更换。
    注:以上所说的水闸,闸门都是双掩门的。双掩门,只能在无水位差时操作启或闭。否则,就会出现以上的情况。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7

三、水河
    1951年至1953年进行联围筑闸水利工程,其内容包括境内水河的整治和重新布局。但由于时代、物质、体制等一系列的关系,联围初期,境内的水利排灌系统工程尚未得到完善,特别是涝、渍问题,亟待解决。直至1958年,才进行了大规模水河建设,逐步解决科学用水和治理涝、渍问题。
    1973年至1978年,组织大兵团作战。依照原有的主要水河道为边缘框格,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耕地田园化、方格化。大小河涌,纵横交错,“非”字沟(象一个非字型摆布的小水河),星罗棋布,达到了速排速灌的要求。

    叠滘境内水河面积一览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7

四、排水站
    排水站,又称排灌站、电排站。对于农业生产,叠滘是潮灌排涝、排渍地区,无必要大面积灌溉的设备。
    (一)第一座机械排水站
    有史以来,叠滘第一座机械排水站,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在大码头(地名)附近筹建,定名为“叠滘乡抽水机房”。
    规模:60匹  12寸  2台
          25匹  8寸   2台
    用叠滘乡围董会名义,以建设小型水利为理由,并用公堂田担保抵押,向国家贷款15亿元(国币),月息7分,期限:由民国三十七年五月五日起至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四日止。
担保抵押的公堂田:(亩)
    潭头坊  陈聚英堂  1430    东胜坊  何福安堂  1260
    村头坊  庞建业堂  1250    洙泗里  孔源远堂  1050
    陈丰坊  刘永裕堂  1045    澳边坊  黄厚福堂  960
    合计  6996
    注:在一些资料记录中发现,当时叠滘公堂业主田只有3860亩左右,而贷款抵押田6996亩,其实是包括大部分叠滘业主的土地在内的凑合数。
    在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动工兴建。因为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中途曾经停建,后在1950年5月复建、竣工、运行。由于耗费大、收效少而被废置。
    后来,机组曾运往佛山镇中山公园农业展览会上展出。最后,将2台60匹和1台25匹卖给盐步区,1台25匹卖给林岳乡。全部资金,卖给盐步的由第六区人民zf收入,卖给林岳的由平洲人民公社收入。
    对于贷款15亿元的偿还问题,因为人民解放,而不了了之。
    (二)第一座电动排水站
    建国后,国家投资和地方筹资,由平洲人民公社统一兴建,有史以来,叠滘第一座电动排水站,于1961年诞生。地址在茶亭附近,取名为“叠滘电动排灌站”。
    规模:1台  115千瓦卧式马达,皮带带动1000公厘水泵。
    1982年冬天,将原有设备废置,重新布置厂房和设备更新改造,并于1983年夏天建成使用。

    叠滘境内电动排水站一览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7

第二节  道路、桥梁、渡头

    一、道路

    1.乡道  是明、清两代县级修建道路的称谓。明·思宗·崇祯五年(壬申·1632),南海县官捐民募,修筑了4条自广州辐射四方的主干乡道,路宽1辙(约3米)。其中1条西南走向的乡道经过叠滘。路线是:自省城(广州)西行至黄沙渡河到石围塘,经亨滘、盐步渡河到邝边; 南行至詹村渡河至叠滘铺前渡头,经文昌沙、聚龙沙、塱沙、王借岗渡河至庄步,再渡河至紫洞, 经杏边 渡 河至官洲围、慕涌渡河至张坑(今樟坑),经大桐(今大同)墟、墩根、九江墟至沙口渡河通新会县,全长80.5公里。

    2.省佛通津  在“乡道”经过叠滘铺前渡头的一段路程,叠滘人在此处接驳 修道东往约3公里至大码头(现在南海汽车城附近)。又从大码头回头西、南折往约7公里至叠滘渡头(其中有乡道约4公里在内),叠滘人称之为“省佛通津”。全段路程,路面宽约3米,白条石铺砌路面约4.8公里,其余约2.2公里是泥土路面。村内的茶基路、长石路、云梯路(青云路)、鸡公路、庆云路、铺前路等衔接着省佛通津,往来省佛,非常方便。后来,虫雷岗、夏教等地,也筑路衔接大码头,成为道路的交通网络。省佛通津沿途的地名:叠滘渡头(叠滘埗头,政埠)、关帝庙、果栏、蓑衣街、允成当铺、崩磡、二帝庙、蟠龙街、晒莨街、循道医院、华英中学、叠滘菜市街(均益菜市场)、晒布地、叠滘茶亭、江夏通津、临海庙、横滘渡头、横滘风雨亭、铺前渡头、铺前茶亭、洪滘窦、二涌窦、海心沙直至大码头茶亭。似水流年,昔日行人商旅络绎不绝的古道——省佛通津,因时代的发展,桥梁、公路的建成,铁路的开通,交通方向的转移而失去功能作用,先后荒废作古。惟叠滘渡头至叠滘茶亭约1.5公里的一段路,仍然是交通要道,且道路两旁民居、商铺林立,非常热闹。

    3.六路相通  古迹《叠滘十馨》中记载,建国前,叠滘乡内有6条主要道路,除白牛路是泥土路面之外,其余都是1至3米不等白条石铺砌路面。它们互相交织成道路的网络,络绎着千家万户的交通往来。它们的名称是:长石路、茶基路、云梯路(青云路)、鸡公路、铺前路、白牛路。因日久年远,资料失存,6条道路当中,只有云梯路略有资料记载:
    云梯路(青云路)。北起澳边坊石崖黄公祠(俗称大门神),西至江夏通津门楼。用1304块白条石横铺宽约2米路面,全长502米。相传是黄姓在清末民初时筹建。云梯路北边是阔度5至7米的水河,水河边栽满龙眼树,对岸是荔枝基,沿途逶迤曲折;南边是田野,春耕时节,绿影摇曳;冬天来临,稻黄璀璨,中途有云梯桥,衬托着整段路的景色。每当晴空万里之时,行人觉得心旷神怡。过去,乡人不论初升仕途,或是外出谋生,在起行时,必然行经云梯路,步踏青云。意思是:当官的,踏步云梯,步步高升;谋生的,步上云梯,顺景高就。后来,历经沧桑,云梯路被荒废。
古代的“六路相通”,或因与时代进展不相适应,或因现代建设规划所需要,它们已经功成身退,千古安息了。

    4.叠佛公路  叠佛公路是在岗地、坟地、高地、水田、水塘的位置上,以各生产队社员为主,结合各厂矿工人、商业职工义务劳动,共同修筑起来的。于1964年10月25日,破土动工。道路基础完成后,全叠滘所有的常住户,每户1箩碎砖,每辆单车2谷箩碎砖,作为铺砌路面。首期路面宽5至7米。1965年11月,竣工通行。以后曾多次扩宽路面到15米。1984年铺设水泥路面。叠佛公路南起佛山第一中学校与文昌路相接,北到铺前沙竹场,全长2.94公里。

    5.叠滘大道  叠滘大道是多方面筹集资金兴建的,南起海三路(新泉酒店旁),北通海八路,全长2.13公里,路面宽36米,于1999年夏,建成通车。

    6.村中水泥路  主干路全长22.17公里(其中:叠南8.48公里,叠北13.69公里)。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8

二、桥梁

    1.五桥衔达  古迹《叠滘十馨》中记载,建国前,叠滘有5条主要桥梁,贯连着家乡的主干道路。它们是:大桥头(在陈丰坊)、高桥头(在东胜坊)、石桥头(在桥头坊)、凼头桥头(在潭头坊)、东埠社桥头(在潭头坊)。其余的小桥,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由于时代进展的需要,它们大多数都改建成水泥桥;有些因位置或规模不相适应现代的要求,已被废置,只有大桥头、东埠社桥头,虽经多次维修,但仍保存原貌。

    2.桥梁的发展  建国后,建桥工程蓬勃发展,至2002年12月31日统计,能通行汽车的有49座(叠南25座,叠北24座);便桥有48座(叠南23座,叠北25座)。合计大小桥梁97座。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8

三、渡头

    古代,叠滘河网水泽环绕,并没有跨越水道的大工程桥梁,民间全赖舟楫摆渡,衔接对外交往。
    1.叠滘渡头  在南宋·度宗以前建筑的叠滘渡头(或称叠滘埗头,在今人民桥东侧),是叠滘最早兴建的渡头,其规模不大,只有数级白石板。但它是叠滘人往佛山,佛山人与广州人相互交往必经之渡头。叠滘渡头于1950年,人民桥建成后废置。

    2.大码头  叠滘与佛山一衣带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据《南海县志》(1691年版)载:“考北江抵省会故道,初由胥江趋石门,尚未与郁水(西江)合。迨芦苞涌淤塞,下由西南潭趋石门,始会郁水合流。后西南潭再淤,今由小塘、紫洞入王借岗、沙口趋佛山、神安南往三山入海。”明代初期,随着佛山冶铸成了“官准专利”和北江故道改流,汾江就成了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促成了“佛山之冶遍天下”的鼎盛时期到来。地处汾江河畔的叠滘大码头,也随之兴旺繁荣。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货物装卸,驳运转口,紧张繁忙;商贾旅人云集,乘船过渡,熙熙攘攘,成了佛山以及四邻乡闾,人群来往各地,盛极一时的主要码头有。到了清代中叶,佛山水道又发生变化。据《忠义乡志》(1830年版)载,佛山水道“淤浅日甚”,已到了“非遇潮汐则舟不行”的境地。随着黄金水道的“失色”,昔日叠滘古码头——大码头,已经辉煌不再而归于沉寂,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废置和消亡。至建国初期(1952年),只剩下镌刻着“大碼頭”字样的方形石杙,这是唯一的物证。后来,在1953年,水利联围筑围及经过多次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石杙也不知所踪。今天,“大码头”这个名字,便成了有名无实的土名。

    3.石云山渡头  据《南海县志·古迹略》载:“石云山下有石云山渡头。石云山怪石嶙峋,如牝鸡翼,俗称为鸡毑石。清·咸丰·甲寅年(1854),夜有洋舶至此,将石鸡冠凿去,斧痕犹存”。

    4.各小渡头  格沙渡头、鲤鱼沙渡头、二帝庙(蟠龙街)渡头、横滘渡头、铺前渡头,亦起过时代通津的作用。其中,格沙、二帝庙、横滘、沙洲、铺前等渡头,至1984年后才结束。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9

第三节  邮政、通讯

    一、邮政
    建国前,叠滘人外出谋生,音讯传递,是靠梓里往来顺便带个口信,或托带信件或托带财物。后来,水客(水客与巡城马,本是两种不同经营方式的人,但叠滘的水客与巡城马混为一体兼顾,都是往来五湖四海,专为别人投递书信和财物的人,所以有时称水客,有时称巡城马)出现,传递信息和财物,大多数人都委托水客转递。据老前辈说,叠滘人委托水客传递信息和财物,最盛期是在民国期间。水客往来省、港、澳以及外洋,他们恪守信用而越办越好。据不完全统计,在民国时期的水客有:茶基坊的何潮,陈丰坊的姚壮、黄扬,东宁坊的黎奀,东胜坊的麦炳、麦棣生、黎坤、何玉迁、何登,潭头坊的陈清等人。在香港的路程,武昌酒家是水客的驻足点;后来,又转到龙凤茶楼。
    据叠滘乡公所《要事记录》载:“民国五年八月初六日,佛山镇邮政局与叠滘乡邮件始通,金银财物暂缓办理。”由此推究出叠滘的邮路,是民国五年八月初六日(1916年9月3日)与佛山镇邮政局接轨。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开办佛山至叠滘自行车 邮路。但不知什么时候,由叠滘墟广福堂(中药店)承办邮件。后来,发展了陈丰坊的明新杂货铺和茶基坊的永合杂货铺。明新和永合中途停办,广福堂成了叠滘唯一的邮政代办所。
    建国后,邮政由国家统一管理。1954年11月,接收了广福堂邮政代办所而设立了叠滘乡邮政所,地址在原叠滘乡公所(立善堂),叠滘邮政所曾多次迁址。1958年至1965年,叠滘邮政所不落户递送信件,把所有信件都放在叠南、叠北办公室,让信主认领。这样,群众意见纷纭。叠南、叠北两大队专门请人派信件,长达7年之久。1965年后,所有邮政业务,统由南海县邮电局管理。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9

二、通讯

    民国初期,叠滘乡公所及各坊保卫团都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后来,一些大的商业店铺都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其牌号有:西门子、东德、日式等电话机,并有坐式机和壁式机。电话总机设在佛山电报局。
    1927年后,潭头坊慎守堂内,大部分家庭都设有日式手摇电话机,自设总机,以作治安联防。这是叠滘乡内的首创,一直维持到1949年。建国后才拆掉。
    建国初期,叠滘各行政单位都分别设有磁石手摇电话机。总机设在叠北乡人民zf二楼。1955年后,总机迁往东一乡一间祠堂内。1985年后,不论公共场所或是私人,都使用自动交接电话机和流动手机。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9

第四节  供水、供电

    一、供水

    叠滘水源丰富,水流从九个涌口迂回泻入,故有“九龙入洞”之称,乡内“河网纵横水澈清”。叠滘自开村以后,居民都是食用河水。建国初期,为趋向现代化建设,曾经有建设自来水设施的理想,但由于环境、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拖延下来。
    20世纪70年代后,新兴工厂日益增多,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涌;农业生产中的烈性农药普遍使用,农药残留,也大量流入河涌,严重污染了河水,威胁着人们食、用水安全。因此,人们纷纷在家里开挖水井,生产队也在村中挖公井,以解决食、用水之忧。到了8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桂城镇的成立,生活污水亦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多,水源污染,变本加厉。叠滘河涌水源,臭气冲天,一些离水河水不远的水井也被波及,不能食、用。故于1983年10月25日至11月29日规划测量,1984年春动工,建设自来水设施。1985年2月,叠滘人民全面使用自来水。自来水源由佛山水厂供应;过了一段时间,又由桂城水厂供应一部分。管理和收水费,初时由叠南、叠北两乡代管、代收。后来,转由水厂全盘负责。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9

二、供电

    (一)电气化以前的照明能源

    叠滘乡以往民间的照明,是以木柴、膏、油、蜡为能源。用器皿盛着木柴燃烧,叫做火盆。用灯盏、灯草、植物油组成的,叫做油灯。用牛油、棉芯加工凝结而成圆条状的,叫做牛油烛。用红蜡、棉芯、小竹枝加工凝结而成的,叫做蜡烛。用白蜡、棉芯加工凝结而成圆条状的,叫做白蜡烛。由于当时白蜡是从外洋进口的,所以又叫做洋烛。
    到了清末民初,开始使用火水。火水都是从外国进口的。牌号有:美孚、德士古、亚细亚、壳牌和鹰牌。使用火水后,灯具逐渐优化、美化和大众化。前期有:1、2、3、4号火水灯和小号火水灯。还有局纱灯、壁灯、吊灯、座灯、手灯、单头灯、双头灯、三头灯、四头灯;后期有:大光灯、天壶灯和汽灯。还有用纸糊粘结而成灯壳,用铜(铁)线作底架,结成一个网,盛载着火水、松香、臭丸、废布料,点燃起来,熏烟升起而飞放的“孔明灯”。
    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叠滘墟有三间专门租赁大光灯、汽灯店。他们是志明店(袁伟)、有昌店(孔洋)、顺和隆店(庞伦)。
    沦陷时期(1938至1945),一段时间火水禁运进口,民间就使用外乡来的松脂和小竹枝加工凝结而成的“光香”照明(光香点着不能移动,而且一定要垂直放,否则就会熄灭)。菜子油、桐子油也曾作燃点照明之用。还有,在夏季晴天的晚上,有一种叫做萤火虫的昆虫,它能在黑夜里发光,到处飞翔。人们捕捉多只萤火虫,集中在玻璃瓶里,作为照明。但萤火虫只有几个小时的生命,而且亮度不大,这是无办法中的办法而已。
    和平时期(1945至1949),公共场所使用汽灯,民间使用4号和小号火水灯。火水仍是照明的主要能源。1958年“大跃进”后,经济困难时期,曾有过一种叫做“臭石灯”。是用园铁罐改装,上盖安装一枝半尺长左右的小铜管作灯具,内装入电石加清水,产生了乙炔气,在小铜管口点燃气体照明,火苗呈现蓝色,并有臭味。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09:59

(二)实现电气化

    南海县于1959年提议,1960年实 行“农村电气化”。叠滘随之而迈出了建设电气化的步伐。
    1960年冬天,叠滘排水站兴建。1961年春季架设10.5KVA高压电线路,由佛山电业局输送电源。高压线是从叠滘菜市街口接文昌沙馈线。用两驳或三驳直径大小不一的木杉作线杆,用AC25裸铝线,沿着基围,经过叠滘茶亭架设到站址。此段工程费用,由平洲公社统筹支出。南海棉织厂在本高压线尾端续接到其澳边车间。
    1961年春季,叠北民用电工程动工。从南海棉织厂高压线路中段接线,经过澳边村直到叠北电站。
    1962年夏季,叠南民用电工程动工。从叠北高压线路中段接线,经过澳边村直到叠南电站。
    有史以来,叠滘民间开始用电:
    叠南196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六日);
    叠北1961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日)。
    1963年后,用电户3764户(叠南1508户,叠北2256户)。
    1963年10月,叠北基建粮食加工厂,首先机械 用电。
    1964年,叠南、叠北部分农田使用轴流水泵。1965年8月后,低压电网建成,农业生产水利排灌,普遍使用轴流水泵,至1989年12月31日,全叠滘有轴流泵366台,脱粒机34台,打禾机363台。
    叠滘实现电气化,是在资金缺乏,材料缺乏,技术缺乏,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群策群力、穷则思变的努力下,终于逐步达到了目的。1.资金缺乏。当时处于国民经济正在恢复时期,各生产队收入不高,社员生活过得十分艰苦(社员分配,最高的队,每10分0.85元;最低的队,每10分不到0.10元)。在筹集资金方面,除了自筹之外,港澳同胞也汇款回乡,支援家乡建设电气化。2.材料缺乏。不论是输电变压器,抑或电线或是电灯工程配件,都十分欠缺。入屋线全部用“花线”,有些街线 都使用“花线”代替。民用电度表,一个都没有。3.技术缺乏。全乡一个合格电工都没有,但实现电气化,势在必行。于是,由一些稍有文化的人牵头,查找有关技术资料和书籍,组织学习培训。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实践,终于掌握了电工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安装工作上去。4.电量不足。叠滘的电源,要靠佛山电业局供应,但其本身亦有电量不足的困难。在诚挚的要求下,只能勉强供应少量电源。所以每户只能用一支15W灯。而且晚上11时要拉总制,熄灯。这个局面,延续到1963年,才全面实现电气化。
    叠北大队为实现电气化专门组成3人小组。杨妹(党支部书记)当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安排;黄国钊(党支委),负责整个工程调动工作;陈广廉(供销员),负责从外面组织材料。叠北大队实现电气化的资金来源,从三方面筹集:1.按田亩比例,各生产队在公积金中上缴;2.用户负责,农业户每户10元,工人和居民每户15元;3.不足部分,由大队补足(约占总工程费48%),总工程费用33万元左右。因为急于装上电灯,“土电工”不足,故在广州雇请了一班电工回来装电灯,由于某些问题不善,不足两个月,就解雇了。
    叠滘第一代电工:
    叠南:茶基  黄北添、何沛    圣堂  高洪
          涌表  孔宪洛          江头  江锟
    叠北:庆云  杨根            村头  庞安
          澳边  陈扬德          东胜  麦佳、孔铭
          潭头  孔树、李浩      新约  周水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0

第五节  粮食加工厂

    碾谷,叠滘乡音叫做“较米”。 叠滘乡古代的碾谷工具,是用碓舂,或用椎舂,或用手研,或用石磨碾。甚至用沙盆擂。这个碟谷操作,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了清末民初,叠滘乡第一家碾谷工场诞生,名叫“源丰米机”,地址在圣塘新街(即叠滘墟)。是烧柴或烧老糠(谷壳)作动力的老式蒸汽机,带动横磨、直磨进行碾谷、磨糠。从此,叠滘乡的碾谷方式,迈开了机械化的步伐。
    后来,在漖边坊又建设了“民乐米机”,大大地缓和了叠滘乡人较米难的局面。民乐米机于1957年停业,源丰米机在1953年改名为“叠滘粮食加工厂”,1958年后,转为国营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结束。
    1963年10月,叠北大队基建了“叠北粮食加工厂”,地址在石桥头北面。是在一间旧祠堂前座作厂房,面积约120平方米的砖瓦、木楼建筑。装机容量用20Kw马达,带动直磨1台,横磨1台。是叠北有史以来,首先使用电动设备,于1969年8月结束。
    粮食加工厂之所以结束,一是经营亏蚀,无法经营下去;二是因为禾田改变了用途,建筑成高楼大厦,无稻谷生产,大米转由外地运入,粮食加工厂失去作用,因而倒闭。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0

第六节  环境保护

    佛山水道和汾江河有九个河涌口进入叠滘境内,故有“九龙入洞”的称谓。自古以来,“九龙入洞”一直标志着叠滘的水活源丰。
    自宋代开村以来,叠滘人食、用、种植灌溉,荡舟泛楫,都是九龙之水。九龙之水,养生着许许多多鱼、虾、蚬、蚌、青蛙、蟛蜞;九龙之水,浇注着无数古木参天、幼苗茁长、绿草繁茵、鲜花盛放;九龙之水,调节着叠滘境内的生态平衡,带来人群欣泰,百鸟和鸣。
    建国后,为了抗御洪水为患,在1951年至1953年,进行了联围筑闸的水利工程,除了崩磡水闸早已填塞和续后填塞的东窦之外,其余仍旧保留“七龙”的现状,还增加了五胜大河、三圣大河和张二河,以调活水源。那就是“十龙入洞”了。联围后,除能抗御洪水外,还能够随着潮汐的涨退,调节着叠滘境内的河水排灌自如,比联围前,更好管理,水源更加清澈。

    一、内河水的污染源

    1.20世纪60年代,叠滘两间棉织厂大量浆纱漂染,在水河中漂洗,或把废水排放入水河,首先污染叠滘内河。
    2.20世纪70年代,农业大量使用高 毒性农药,由于农田排灌,把残留的高 毒性农药,随着排水而流入内河。
    3.20世纪80年代,叠滘周边相连地区的电镀厂、染整厂、染纸厂、漂染厂、织造厂的发展。还有酱油厂,把没有完全处理好的,甚至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入内河。
    4.由于地产业的开发,人口迁入激增,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入内河。
    5.改革开放前,大面积禾田需要利用潮汐涨退科学用水,内河涌源头活水,川流不息,冲污净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大量征地,叠滘耕地几近于零。昔日的农田,建筑了高楼大厦、厂房、广场。由于农田改变了用途,放松了河涌的管理,水闸排灌失调,内河涌变成了死水潭。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源源不断排放沉积,造成了内河污染积重难返的可悲局面。
    6.污水处理厂,偷排污水入内河。
    7.城镇大量开发土地,把主干河大部分都填塞了源头,变成无水流的死水沟。五胜大河、三圣大河是叠滘境内两条水利大动脉,但建设千灯湖把这两条大河中途堵截,名目上设了暗渠,其实暗渠淤塞,水不能行流。
    8.在建筑公路桥梁时,为节省工程费用,故意缩窄河面,妨碍了水河的流量。
    9.建筑单位在基建时,车辆运输,要经过五胜大河或三圣大河时,垒上临时土沙包,变成便路,方便车辆行走。但在工程完成后,没有彻底清理,留下不少土沙包的残骸,实际是堵塞水河。
    10.只顾地面上美观,没有顾及水河的流态,任意把水河封闭,造成水河“藏污纳垢”的局面。叠滘人说:这是“斩脚趾避沙虫”。
    11.叠滘内河的现状:
    1)节日,工厂放假,整日河水虽混浊但稍清。长假期更为好些。
    2)晨早,水色乌黑混浊,阵阵臭味。
    3)太阳照射以后,河面沉渣泛起五颜六色,恶臭冲天,难闻的气味中带有浓烈的漂染味。水枯时,河涌底沉积的淤泥,乌黑发亮,油光闪闪,小孩子失足跌入其中,肯定没顶难逃。
    4)潮汐的涨退,通过水闸的启闭,能牵动河水流动的地方,环境还好受些。而一些地处“断头涌”所造成水不行流的地方,如叠南的乐庆、圣堂、东风、漖边;叠北的新约等村,常年屡月,忍受着浊水污泥的臭气熏蒸。当地的乡民愤慨地说:“有口难言”。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0

二、地面上的污染

    1.因为人口过于膨胀,加上人的环保意识淡薄,导致果皮、垃圾、杂物随地抛弃,痰涎乱吐。
    2.公共场所,人坐立之后,留下一堆一堆胶纸袋、花生壳、蔗渣、蕉皮……。
    3.垃圾池边,垃圾乱扔。
    4.狗屎满地皆是。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1

三、环境保护的行动

    (一)内河的管理情况。建国前,叠滘乡虽然没有明文公示,但乡民对于用水,是非常讲究卫生的,坊中的河涌埗头,约定俗成,规定了使用范围:
    1.牛埗头。规定耕牛在水河上落和专供人们洗di污秽物品的。
    2.干净(清洁)埗头。规定人们提水、洗菜等用水。人们自觉把埗头洗刷得干干净净,绝对不准耕牛上落和洗di污秽物品的,人们互相监督,自觉遵守,自成习惯。
    3.偶有小孩子抛弃杂物或瓦片落水河,目击者 都会即时告诫教育小孩,不要填涌,应要爱护清溪绿水。
    虽则说叠滘建国前内河水清澈,但亦有短期的污染。例如洪水期间,叠滘人称之为“蕴浪水”。由于暂时水不能流动,许多腐烂了的植物、禽畜,每每造成内河水源的污染。但一经水行流,又是“清清绿水一湾河”了。另外,古代叠滘也有人食用井水的习惯,故有公井的设立,个别家庭都设有水井。
    建国后,20世纪60年代,河涌开始受污染,叠滘人首先开挖水井,解决食水问题。因而公井、住家井一齐涌现。其次是清涌,大型清涌工程有:1964年、1966年、1973年、1976年、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第三,从1991年开始,每天用流动船,沿河收集水面的垃圾。

    (二)地面上的管理情况。建国前,叠滘的道路虽然参差,但在泥路上都是整洁无秽。乡人自觉打扫街巷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抛弃垃圾、杂物,成为无规定而规定的乡规民约。建国后,对环保工作:1.逐年修建道路,将昔日的泥泞村路,铺上水泥路或石板路;将昔日的木桥修理好或建筑成水泥桥。2.大量建设垃圾池和公厕,固定环卫人员清理垃圾池、厕所和打扫主要街道。3.消灭卫生死角。4.处理环境脏、乱、差的地方。5.植物绿化造林。6.建村心公园。7.定期喷洒药剂,消灭蚊虫孳生。8.制订卫生公约,进行爱国卫生活动的宣传。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1

第四章——人口

    第一节  姓氏源流

    叠滘居民的姓氏,北宋开村时是温、许二公,到明代(1368-1644)是28姓,1984年底是97姓,2002年底,是128姓。
    一、部分定居叠滘的姓氏宗源
    叠滘居民的姓氏,根据现存的各姓族(家)谱所载,分述简况:
    《孔氏家谱》叠滘念八房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定居叠滘后,至民国十九年(1930),曾经17次修谱。以孔子为第一世,到定居叠滘51世,记载得宗系接续,并无间断。
    庞氏在宋·咸淳元年(1265)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叠滘,定居村头坊以后,曾6次修族谱,因而溯源脉络,宗系整然。又在1991年续编了《庞氏族谱》。
    潭头李氏,在宋·咸淳十年(1274),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叠滘定居。过去,曾数次修族谱,但年深日远,虽有原本记载,而衍系繁枝,后嗣未记。所以在1997年,从新收集、整理、校对、续编了《李明德堂族谱》。
    圣堂北约孔姓,在2002年续修了《孔志元房黄玉堂家谱》。
    以下是现存的族(家)谱的摘录: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1

孔氏

    1.入粤之祖  孔子38世孙孔戣,字君丽,諡贞公,原籍河南省人。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817)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成为孔氏入粤之祖。
    韩愈的《南海神庙碑》载:“戣惠政及民”。广州人为纪念孔戣而建了惠爱坊,后又建了惠爱路(即今中山路)。
    古代的粤地称为荒僻南疆,谪官多贬入此地。有的被贬者无以自存,颠连无靠。孔戣触目伤心,备极关怀,建立广恩馆而收容之,并置田多顷,田租收入,作赈济之用。
    他临终嘱咐其后人曰:“岭南土沃民丰,民淳俗美,若后有故,宜居焉。”
    2.入居岭南之祖  孔纬之子,散骑常侍孔昌弼(即孔子41世孙),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900),跟随宰相徐彦若出镇岭南,寓居韶州正昌珠玑巷,成为孔氏岭南派南迁始祖。
    3.入居珠江三角洲之祖  孔昌弼之孙孔承林(即孔子43世孙),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xie子孔继明,由韶州珠玑巷迁居广州彩虹桥,成为孔氏徙居珠江三角洲的始祖。
    孔承休生二子,长子孔继明,次子孔继恪。
    (1)孔继明衍系:孔子48世孙,孔端礼(子德)、孔端信(子华),于南宋·宁宗·嘉定元年(戊辰·1208),由广州彩虹桥迁居叠滘,成为孔氏徙居叠滘的始祖。孔子49世孙,孔瑜,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1226),始迁居叠滘上大里。至孔子65世孙,孔衍敬,迁居东胜坊上贤里。孔子50世孙,孔揖,生二子,居广州彩虹桥。其子孔元演(念八)、孔元派(念九),于南宋·度宗·咸淳二年(丙寅·1266)分别迁居叠滘洙泗里和育麟里。
    (2)孔继恪衍系:孔子63世孙孔贞瓘,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迁居叠滘圣堂坊(志元房)。
    《孔家族谱》摘录:“……溯粤东之有孔氏其始,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至圣三十八代讳戣,諡贞公,为岭南节度使,惠政及民,是为至粤东之祖。迨后曾孙昌弼祖,官至散骑常侍,唐末避乱入粤,依祖旧治,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寓居韶州正昌珠玑巷,即昔之南雄保昌县也,是为始迁粤东之祖。至宋太平兴国二年,昌弼祖之孙承休祖,xie子继明,由韶州而迁居广州彩虹桥。后之,由彩虹桥先后散居番禺之小龙、诜墪、暹冈、龙伏、孔边;南海之叠滘、南村、石谒、罗格、孔村;顺德之上冲,共十一房,皆承休祖所自出也。……惟承休祖之曾孙圣聪祖,事祖以孝,割股调药,殁后里人建立孝子祠于粤秀山麓,九名德祠之南以祀之。承休祖因拨前宪所给还在叠滘田五亩,为其祭业。……自承休祖七传后,至元演祖,于宋·度宗·咸淳二年(丙寅·1266),始由彩虹桥迁家于叠滘乡就耕祖业,因而居焉。……”
    《孔志元房黄玉堂家谱》摘录:“……唐进士及第官,散骑常侍讳昌弼祖,于唐末避乱南来,寓居南雄保昌县,厥孙承休祖至宋·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来寓广州彩虹桥。……恪祖(承休次子)则徙居惠州博罗,历十有一世。至五十五代克贵公之子希革祖,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由军功荣授百户冠带,再迁长乐,为长乐始祖。又历数传,至六十二代,闻谦公长子贞瓘祖,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自长乐莅佛经商,因移家于叠滘圣堂坊。……贞瓘字应东,号志元,于万历四十四年xie妻张氏来南海佛山镇经商,在文昌沙开设长兴石料店,营谋八载,所业蒸蒸日上。惟时年已三十有四,膝下犹虚……娶叠滘冯氏女,卜居于叠滘圣堂坊,翌年生子尚开,自此聚族焉。……后编入一百五十一图七甲。享寿六十六岁,生于明·万历十九年(辛丑·1591)五月初八日,终于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八月十九日。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1

江氏

    江氏十世南田祖,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由乐安上边村迁到叠滘洙泗里定居。
    现在江头村的位置,原是一片海滩地,江氏先辈于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由洙泗里徙居此处,搭起茅寮居住。
    据《江氏族谱》载,江头在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建村,逐渐建成砖瓦木石的房屋和路直地平的江头坊。

    刘氏

    刘氏宗祠(藜照堂),发嗣于南海县南庄紫洞岗背。白屋、拱北、堤田、叠滘等地的刘族,皆源自藜照堂。
    刘文昇、刘文会、刘文斐是三兄弟。由于在佛山经商,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定居叠滘乡陈丰坊,成为刘氏迁居叠滘的始祖。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1

麦氏

    《麦氏族谱》载:“始姓祖铁杖。二十二世始迁祖遇霖。”
    遇霖祖原是始兴郡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百顺里大井头柯树下人氏。由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乙未·1355)迁居叠滘堡,是麦氏徙居叠滘的始祖。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2

李氏(潭头坊一脉)

    《李明德堂族谱》载:“李义存公,妣郑氏,生四子,长子明庚、次子桓庚、三子丙庚、幼子丙辛。……原是广东省南雄府保昌县珠玑之里牛田坊三号,陇西之郡。大宋升平,安堵如故。时至宋末,兵戈倥偬。随移广州府越南令叠滘堡,大明太祖高皇帝定鼎,立版籍为一百四十三图,世为南海县人。……来叠滘,先居叠滘渡头,即今日之佛山人民桥东便附近,后迁移到李村坊,即今日潭头坊西约尾附近。”
    李义存公于南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1274)迁居叠滘,是李氏定居叠滘之祖。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2

何氏

    1.何氏居茶基坊、东胜坊一脉。
    《何氏族谱》载,何氏原姓韩,历十七传至瑊祖。因避秦乱,遁徙庐江(在安徽省庐江县),变韩为何,此是何族徙姓始祖。至六世绍姬入粤,为徙岭南之初祖。后来,分房定居始兴郡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沙水村)三厚里。
    50世祖栗(官居丞相),生二子,长子雍,次子熙。
    南宋时期,失妃之乱,民皆逃走,雍、熙二祖(雍生八子,熙生二子,合称十郎),临别赋诗嘱咐诸子,日后有缘聚合,经此诗为证。

   策马葱葱出外疆,任从处处立纲常。
    年深别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
    夙夜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馨香。
    荆花树下频回首,万代儿孙远播扬。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1274),雍祖之子何德高(贵要六郎),徙居广州府南海县黄鼎司华平村(大涡塘)。
    直至钿祖(太源公),偶来叠滘,见此地西南有象,东北和平,一带平阳连星斗,西向垂叠,接水聚沙环抱。因而喜曰:“斯福地也。”于是,在明·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1414),xie同家眷,从大涡塘徙居叠滘堡。是本脉徙居叠滘的始祖。
    钿生三子,长子君白,外出广西省。次子君广,开支东胜坊。三子君亮,生二子,留居茶基坊。

    2.何氏居圣堂坊一脉。
    50世祖栗的长子雍,生八子,其中德容(称八郎),徙居顺德的小布。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1472),其后汝光由小布徙居叠滘圣堂坊。
    《桂圃何氏族谱》载:“顺字汝光,祖华子,生周岁父母弃世,藉伯叔抚养至十岁,乃出佛山寻工……到文昌沙雇工后,娶刘氏,迁居叠滘堡圣堂坊。生二子,长耀明,次光耀显。”是本脉(圣堂坊何氏)徙居叠滘的始祖。
    注:桂圃,原是顺德乐从桂圃村,后改为小布村。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2

陈氏

    《陈氏家谱》载:“原籍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里人,于咸淳九年,因避世乱,原籍宗支,有迁居张槎田心西街,有迁居石(石肯)乡者。欲寻始末,世远年湮,难穷其源。姑将始迁叠滘乡居住之支派列左。”“陈观著,字伯明,号道真。处士,淹通理数之学,教授乡里。于明·天顺二年(戊寅·1458)迁居叠滘,成为陈氏始迁祖。”
    始迁祖道真,衍生三子,长子忍庄,次子四美,三子美处。
    二世祖德安(道真的三子),生一子,名慎居。
    三世祖慎居,生三子,长子得所,次子应所,三子其所。
    四世祖得所,生二子,长子东泉,次子东耀。
    五世祖东耀,生二子,长子崑崙,次子崑嶽。
    六世祖崑嶽,生三子,长子松坡,次子梅坡,三子晦坡。
    七世祖松坡,生五子,长子迪公,次子泽公,三子慎公,四子敏公,五子达公。
    八世祖泽公,生五子,长子未山,次子敬山,三子南山,四子左山,五子桐山。
    九世祖左山,生一子,名次宗。
    十世祖次山,生四子,长子夭折,次子来述,三子来博,四子季醇。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2

庞氏

    《庞氏族谱》载:“冠冕前徽,珠玑故巷。落籍南海,家住双溪。鹿门都宪,镇南马桥。聚族世居,沧桑延续。从戎作宦,忍痛别井离乡;利觅蝇头,甚至漂洋过海。床前明月,低头能不思乡。缅怀桑梓,何堪回首当年。慎终追远,溯本寻根,世系渊源……”“……沙村公庞晏,于咸淳元年(乙丑·1265),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叠滘,卜居村头。”
    沙村公庞晏,于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1265),由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沙水村)徙居叠滘,成为庞氏徙居叠滘的始祖。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3

黄氏

    叠滘松叠济成房,黄姓源流查考。
    《黄氏族谱》载:“黄姓松叠始祖益谦,字以逊,号吉台。原居南雄珠玑巷。因避战乱兵荒,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未·1127),xie妻邝氏及幼儿二人,南下羊城,居黄鼎司兴贤堡下松柏村。长子名明通,居松柏;次子明道,居叠滘澳边坊,成为松叠济成房居叠滘乡的始祖。”黄姓历史源流久远,是华夏的一大姓氏,世称江夏黄。在黄姓历代的迁移中,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现代黄姓族人所传颂和纪念的,是黄峭山遣子的壮举,他显具传奇的色彩,记载于不少黄姓族谱之中。
    根据福建邵武禾坪大成族谱的记载摘录:
    黄峭山,福建邵武人,曾官至唐代工部侍郎。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大分裂的残唐五代时期。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辛亥·951),峭山高龄八十岁,家中有3妻21子。其时,他已弃官在家40年,眼见五朝更迭频繁,感慨万千。深感前人“多寿则忧,多男则惧”有理,若要延续嗣裔,激励子孙上进,非使其自立不可。于是,召集姻亲安排家事,产生了峭山遣子下江南之壮举。
    黄峭山决定每妻留长子奉侍外,其余18个子尽数遣散。将其家中积蓄平分,每人分得“瓜子金”一升和一匹马,又将家谱各授一本,以备年深岁久识所由来。
    临别时,黄峭山口占一诗作别,后裔以此诗为认祖诗: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暮不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三位夫人亦相继口占嘱子诗。

    上官氏夫人诗: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三七齐。
    创业xing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

    吴氏夫人诗:
    吾年八九难期会,奕叶分枝为汝题。
    倘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黄根蒂。

    郑氏夫人诗:
    祷告苍天祜各乡,官吴郑氏三七郎。
    奉奏公命吾儿去,报辙绵绵奕世昌。

    三位夫人还有嘱儿媳诗,就是将黄峭山的八句诗中的第一句,改动两个字,使后裔区别是哪位祖婆所出。以每年正月初一日所吃的素餐数为标记:

    上官氏:
    信马行行往异方(元旦日,食素一餐)

    吴氏:
    信马悠悠往异方(元旦日,食素二餐)

    郑氏:
    信马匆匆往异方(元旦日,食素三餐)

    多年以后,黄峭山的21个子,没有辜负父辈所期望,分别在各地站稳了脚跟,人人自强自立,功名卓著,子孙昌盛,后裔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外各地。
    至于松叠黄姓远祖济成公,只知道他是福建人,是否与黄峭山一脉同源,至今未有资料引证。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3

杨氏

    《杨氏族谱》载:“杨氏铁崖,原籍浙江省会稽县人,后迁居珠玑古巷。其子杨廷达,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1310)徙居叠滘堡朱杨巷。杨廷达生三子,长子罗寿,居朱杨巷;次子罗庆,迁居三里社,后迁庙涌坊;季子罗熙,迁居庆云坊清白里。”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3

彭氏

    《彭氏家谱》载:“……社善字嘉明,号厚德。瓜步九世派,延叠水之始祖也。公于嘉靖戊子迁居叠滘堡海边坊。土名观音堂,谢家故宅,开一百五十二图九甲……,配孺人李氏所生一子,号大力,钦赐御前侍卫。……观应字奇通,号大力,厚德之子也。公少时偶睡,梦食九牛,母不知而唤醒,只食八只,故有八牛之力。日事耕锄,尝拔大树作犁,纵横一扫,可供十人,终日之莳。因以大力声闻于乡,故以大力为之号。时有御史庞尚鹏奏之朝廷,圣上重其骁勇,传旨封为御前侍卫。万历九年八月,奉旨到南雄,中途得风寒之疾而终。随差陈清返奏,圣上闻之,为之流涕。赐以石铜鼓作棺,着天洚抚柩回乡,葬于竹园祖地。为之诏曰:为尔大力,骁勇英雄;尉以英灵,赐之荣封。公生于嘉靖丙午年(1546)七月十二日巳时,终于万历辛巳年(1581)八月廿六日丑时,享年三十六岁……”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3

二、古代各姓氏徙居叠滘时间

    由于未有找齐相关的资料,故无不各个姓氏都记述。本表只能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族(家)谱,或有相关依据的姓氏资料,按其定居叠滘的先后排列:

姓氏                         定居地点                定居时间

温、许二公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黄姓                     澳边、桥头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
孔姓                     园边(上大里)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
孔姓                     潭头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
孔姓                     东胜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
庞姓                     村头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
至圣家庙                 洙泗              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
至圣家庙                 育麟              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
谭姓                     田心              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
李姓                     潭头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
卢姓                     卢边              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
杨姓                     海边              元代·武宗·至大三年(1310)
麦姓                     东胜              元代·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
何姓                     茶基              明代·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
何姓                     东胜              明代·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
何姓                     圣堂              明代·宪宗·成化八年(1472)
陈姓(陈大宗、四美公)    潭头              明代·英宗·天顺二年(1458)
陈姓(忍莊公、葆芝堂)    东聚              明代·英宗·天顺二年(1458)
江姓                     江头              明代·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
彭姓                     海边              明代·世宗·嘉靖七年(1528)
孔姓                     圣堂              明代·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
罗姓                     东胜              明代·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
刘姓                     陈丰              清代·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6)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三、叠滘明代姓氏分布

    叠滘乡明代有姓氏28个:孔、卢、刘、江、许、杨、麦、李、何、陆、陈、张、林、招、郑、庞、冼、罗、姚、顾、高、梁、黄、彭、温、谭、黎、潘(按笔画为序)。
    居住在24坊——
    茶基坊:何
    洙泗里:孔、张
    横涌坊:孔
    昌平里:孔
    陈丰坊:孔、刘、何、林、郑、黄
    圣堂坊:孔、卢、刘、何、陆、陈
    育麟里:孔、高
    涌表坊:孔
    漖边坊:李、黄
    江头坊:江
    东宁坊:陈、招、谭
    东聚坊:陈
    庆云坊:孔、许、杨、罗、黄、彭、温
    隔涌坊:黄
    村头坊:庞
    园边坊:孔
    三里社:麦
    卢边坊:卢
    澳边坊:顾、黄
    田心坊:谭
    桥头坊:黄
    庙涌坊:杨、冼
    东胜坊:孔、麦、李、何、罗、梁、黎、潘
    潭头坊:孔、麦、李、陈、姚、黄、梁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四、叠滘1984年底姓氏

    叠滘乡1984年12月31日,有姓氏共97个(按笔画为序):
    丢(同音)、马、王、云、区、方、邓、孔、布、龙、甘、卢、叶、丘、邝、冯、朱、全、任、伦、伍、刘、江、关、严、杨、麦、李、杜、吴、余、何、邱、邹、利、宋、汪、邵、陆、陈、张、林、范、招、易、罗、欧、周、宗、郑、庞、冼、赵、钟、饶、洪、姚、夏、原、顾、袁、莫、敖、徐、钱、高、唐、郭、梁、陶、黄、萧、曹、龚、崔、彭、董、植、韩、蒋、曾、温、谢、甄、蓝、简、蔡、廖、谭、翟、樊、黎、颜、禤、潘、霍、戴。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五、叠滘姓氏分布

    叠滘居民的姓氏,在2002年12月31日统计,共128个。
    居住在15条自然村和墟镇中

    茶基:马王邓孔叶卢冯吕朱伍成刘江汤关李杜吴何邱陈张林招范冼庞周赵钟洪袁唐郭容徐涂谈陶龚黄梅梁彭曾蔡廖黎潘谭薛戴(52姓)

    洙泗:丢(同音)马王区文邓孔叶卢冯吕朱任伦刘关许麦李杨吴利余何邱邹陆陈张林招罗冼庞郑周饶钟姚袁敖唐郭徐凌龚黄萧符梁彭植曾谢黎谭禤霍(58姓)

    乐庆:孔叶卢朱刘江杨何陆陈张招易郭黄梁曾蔡谭(19姓)

    陈丰:王区仇孔甘卢冯朱伦全刘江关麦李杜余何陈张林罗冼庞郑钟姚敖唐容徐黄萧盘梁董彭谢蔡黎潘谭戴(43姓)

    圣堂:王邓孔甘叶卢邝冯朱任刘江关麦李严杨吴何邱邹宋陈张林招欧庞周赵胡钟莫高郭徐黄曹萧梁彭曾谢蒲蔡廖黎潘谭霍(50姓)

    东风:王孔叶卢邝冯伍任刘麦李杜杨余何邱陈张林欧范罗郑赵柯洪高唐涂陶黄萧梁彭蓝蔡翟黎潘(39姓)

    漖边:邓孔龙叶刘江李杨苏劳何陈钟钱黄萧梁曾谢黎潘(21姓)

    江头:冯江李吴何邱陈张招罗洪黄萧梁程曾黎潘(18姓)

    宁聚:丢(同音)王区邓孔布叶劳冯刘江麦李杨何陈张招罗冼庞钟姚唐黄萧梁曾简黎谭戴(32姓)

    庆云:方孔龙叶卢吕朱刘江孙麦李杨何汪陈林罗庞郑周郭黄梁董彭赖黎霍(29姓)

    村头:丢(同音)王韦邓孔甘龙叶卢丘邝冯朱任伦全刘江麦李杨吴岑余何邱邹邵陆陈张林招欧范罗庞郑周赵胡钟姚莫高唐郭龚黄萧梁董彭植傅曾谢甄赖翟黎潘谭司徒霍(66姓)

    澳边:丢(同音)王区邓孔甘叶卢邝冯朱刘江麦李严杨苏吴余何邹陈张林招易冼庞郑周赵钟夏袁莫顾高黄曹萧崔梁董曾温蔡廖黎潘谭霍薛(53姓)

    东胜:王区邓孔龙叶卢丘邝冯吕朱伍任伦刘江汤孙麦李严杜杨苏吴余何邱宋沈陈张林招欧范罗易庞郑周赵施骆莫敖唐郭徐龚黄萧崔梁董彭赖廖黎颜潘谭(63姓)

    潭头:丢(同音)马云王韦区邓孔甘叶卢邝冯伦刘江关许阮麦李严杨吴利余何邱邵陈张林招韩范罗庞郑周赵钟姚秦原唐郭龚黄萧梁彭曾温谢雷蒙简黎谭霍(60姓)

    新约:叶卢刘江麦李杨何邹陈张欧罗冼周俞郭徐黄萧梁董谢谭(24姓)

    注:1.以笔画为序。2.澳边包括墟镇在内。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六、叠滘历代建有祠堂的姓氏

    历代定居叠滘的各姓氏,其中只有24姓建祠堂169间,他们是(按笔画排序,数字是间数):
    孔37、卢8、刘5、江7、麦3、李12、杨2、何23、陈21、张1、招2、庞15、罗5、郑1、冼1、钟1、姚1、黄14、梁2、彭2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第二节  人口发展

    北宋(960至1127)以来,珠江三角洲不断成沙造地,逐渐形成了大片可供垦殖的沃土蛮荒,为日益拥挤的珠玑古巷先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去处。一批批姓氏宗源,或依祖遗训,或听传闻,投亲靠友,避乱南迁,落户珠江三角洲,生息繁衍,迎来叠滘的黎明。
    《孔氏家谱》中载,“唐·岭南节度使孔戣遗训曰:‘岭南土沃民丰,民淳俗美,若后有故,宜居焉。’”
    《罗氏族谱》中载:“贵祖曰,予自远祖传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其中必有可处。即今向南方往,但遇江村融结,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即相开辟住址……”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叠滘各姓氏先民,因战乱兵荒,天灾地劫,纷纷途经南雄梅岭古驿道等路径,迁徙逃难,歇居珠玑古巷。然后不同时期,徙居叠滘。
    随着一批又一批南迁先民加盟,使叠滘日益发展、壮大和兴旺,铸成了“久居他乡即故乡”的史实。
    根据古地图显示,现在叠滘的位置及其四周,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约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开始成沙造地,当时面积不大,尚未有人居住。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4

一、人居伊始

    据《杨氏家谱》中载:“宋徽宗时年,蛋户温金木(注1)栖息于汾滩,垦殖、饲鸭、捕鱼以糊口,建沙丘名曰温墩。(注2)……嗣后,蛋户许胜娣泊岸东沙,与温公为邻,亦赋以垦殖、捕鱼、养鸡鸭为生计……”这是民间所传说中的“温、许二公”,乃叠滘乡最早的开村先民。对于温、许二公是何方人氏,家境如何,皆因年深日远,无据可依。
    相传,温、许二公,虽然陌路相逢,但是有缘结友。静静的沙坵,蕴藏着生活之源泉,茫茫的汾江水,浇注着生命之花。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温金木被水溺死,尸体流到现在临海庙附近的河段洄漩(这是民间传说中的“逆水流尸,三日徘徊”。这种情况,可能是因河床环境关系而造成水回流的缘故),其家人就在那里给温公办理后事。然后,把温公安葬于(虫雷)岗山北半坡,面朝叠滘。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许胜娣病逝,亦安葬于温公之旁。叠滘人为纪念温、许二公,每逢清明节,不少人去慎终追远,拜祭省墓。有些村民说,1950年他们还去过省墓,坟墓于绿化造林时毁灭。
    自从温、许二公去世后,他们的家人,同搬到海边沙居住(当时海边沙和村头坊相隔汾江,尚未合拢),建筑了简单的房宇,供奉着温、许二公的灵牌。
    到了南宋中叶(约1200年),乡人建临海庙,供祀温、许二公塑像,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为临海诞。

    注:1.温金木、许胜娣,无据证明他二人的生卒时间和何方人氏。据《杨氏家谱》记载,他二人是水上居民,于宋徽宗时年,栖息于汾滩。到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新建设规模较大临海庙。由于温许二公生前做了一定的贡献,所以在明万历年间,被追封为太尉。
    2.温墩,位于现在茶亭水闸以东,原是一个海湾的沙坵。由于温金木在此栖息而被称为“温墩”。经过几个朝代的历程,这块土地大面积堆积,沙坵状的温墩与周围合拢而变成了一幅平地。至清末民初,因为这幅地种上了荔枝树,而被称为荔枝基。后来,此地又建设了一间舂粉工场,又被称为舂粉铺。解放后,先后不同时间,因为开垦造田,故把此处一带的泥土,大部分用于修筑堤围,小部分运往现在南海卷烟厂处填地。因此,原日的温墩,变成了水田。此地过去所有的称呼,随之改易而消失。最后划为西祠围的一部分。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二、人口发展

    建国前,叠滘乡人口的发展,甚少史料记载。根据现存有的各姓族(家)谱所载,大多数都说是来自中原。
    世传,凡是脚小指指甲裂的,都是从南雄珠玑巷来的。 其缘you是因为祖先们从南雄走来时,碰破了小指指甲,而一代一代地遗传下来。

下面分述历年人口发展情况:

    叠滘建国前历年人口统计表
    ……

    叠滘建国后历年人口统计表
    ……

    叠滘境内姓氏、人数、户数调查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第三节  人口结构

    一、性别结构

    叠滘常住人口的性别结构,从1949年至2002年的情况。

    叠滘历年人口中的性别结构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二、职业构成

    叠滘常住人口的职业,建国前,划分为八大类。建国初期,划分为四大类。1958年后,划分为两大类。
    1949年至2002年人口中的职业构成:

    叠滘历年人口中的职业构成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三、劳力资源

    叠滘向来都是半工半农,男耕女织。1997年前,劳动力大都是本乡的常住人口;1997年后,由于各行各业的大发展,招收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叠滘历年劳力资源人数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四、学生,幼儿

    叠滘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

    叠滘历年小学生人数统计表
    ……

    叠滘历年幼儿入学人数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五、叠滘人的寿命

    叠滘2002年12月31日,常住人口15172人,其中80岁以上长者有339人(男100人,女239人),占总人数2.23%。

    叠滘八十岁以上长者人数统计表
    ……

    叠滘八十岁以上长者人数统计表(各自然村)
    ……

    叠滘各自然村最高年龄长者名单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六、外出人口

    叠滘,是南海县侨乡之一。乡人去国的历史,追溯到明代(1368至1844)开始。而大批向外移民,却在鸦片战争(1840)以后。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所造成的经济贫困,迫使农民与小手工业者,另谋生计而飘洋过海,彼岸求存,成了侨民。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1938至1945),因兵荒战乱,水患频仍,生活无着落,不少人忍痛离乡别井,外出求生。
    叠滘乡的外出人口,应划分为两部分:
    一、以其祖承传,源流衍系,纳结归宗,寄籍国外各地的叠滘乡人,奈因条件的限制,的而且确,无法统计。
    二、寄籍外洋及香港、澳门、台湾的叠滘乡人,在2002年底,本着尝试的态度,曾逐村挨户进行调查过,虽然得出数字来,但不敢承认是准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出后的人生繁衍,终卒世往;或有些是全家迁移,杳无音讯,即使有其亲属常住在叠滘,也称不甚了解。下面姑且记录本次调查的结果:
    1.总户数1195户(其中占相当一部分是同户人口外出几个地方,故不能分别突出数字)。
    2.外出美国、法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多米尼加、加拿大、星加坡、马来西亚……有1076人。
    3.外出香港、澳门、台湾等有5026人。
    4.合计人数6102人。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七、计划生育

    建国前,人口处于盲目增长的状态。建国后,从1956年底,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工作。1964年普遍铺开,叠南大队、叠北大队由妇女委员兼管这项工作。
    在一个时期内,计划生育工作曾经一度放松。1971年重新执行。1980年开始,严格执行。订出了管理体制、人口规划、政策措施、工作措施、技术措施和优生优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叠滘计划生育人数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5

第四节  暂住人口

    每年外来暂住叠滘的人口,多数是从事工厂生产、建筑服务行业等工作,来来往往,实难统计。《叠滘历年劳力资源人数统计表》的“外来劳力资源”,是当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6

第五章  旅外同胞

    叠滘,是南海县侨乡之一。旅居国外的华侨及旅港、澳同胞约有1195户6102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与我们同气连枝,一脉相承。虽远离家乡身居海外,但心怀故里,爱国爱乡,人所共知。叠滘乡悠久的文明历史,有他们亲手写下浓重的一笔。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6

第一节  为谋生计,离乡别井

    乡人去国的历史久远,而大批向外移民,还是在鸦片战争(1840)以后。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迫使小农经济与家庭小手业相结合为特征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条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风雨飘摇,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失业贫困者为谋生计而被迫飘洋过海,彼岸求存。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至1945),当时,战乱兵荒,水灾频仍,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乡人,不少忍痛背井离乡,外出求生。他们有的逃到香港、澳门后再远涉重洋,而更多的留在香港郊野——新界、粉岭、西贡等荒芜之地,垦荒种植,流离失所。正如日常所说“人离乡贱”。他们含辛茹苦,栖居木屋茅寮,白手兴家,艰苦创业。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他们略有积蓄,或有相应的条件,就移居市区,从事小贩和商业活动。叠滘旅港、澳同胞中,从事饮食服务行业者居多。在商海中,他们守信开诚,经营有道,起早摸黑,艰苦卓著,不断辛勤积聚资本财富,不少人成了殷商巨贾,财杰富豪。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6

第二节  敦睦桑梓,凝聚乡情

    旅外同胞视家乡为“父母之邦”,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自然而然地留下深刻的印记,赋予浓厚不灭的乡情。“乡情”,对于每个客居异乡的赤子更是弥足珍贵,不离不弃。所以,团结里人,联络情意,凝聚乡情,遇危难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在顺景中,相互促进,共享欢乐。“敦睦桑梓”,真正成了旅外同胞的共同愿望。为了同胞们旅外的相互照应,相互提xie及同筹善举,同胞们秉着敦挚的意念,早有组织同乡会的意愿。

    民国27年(1938),日军陷粤,叠滘百业停顿,壮者四散,部分老弱沦为饿莩。旅港同胞恻隐桑梓危难,心急如焚,在得男茶楼召集同乡共商善举。会议中成立了“紧急劝募赈济会”,一致公推周颂朋为主席,麦少轩、陈炳谦为理财委员,麦卓群、江碧堂、麦炳、罗淮为劝募委员。会后,同乡分队出发,向同胞及华侨募集善款,以供家乡作长期施赈之用。这次会议中,江碧堂等倡议乘时组织同乡会,以便开展劝募工作,兼谋其他福利项目,与会者深表同意,但因救助事急,劝募工作纷纭未及细议,不久香港亦告沦陷,遂暂搁置。

    日军投降后(1945),乡人纷纷返港,百业重光。倡建乡会之事重提,又复盛极一时,终因缺乏领头人而复归沉寂。

    民国36年(1947),有一同乡名叫李铁,在酒楼茶室打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其母在九龙某号租一床位栖身。李铁染病,在其母处调理,同屋居者不谅,在李铁病危时更强胁其母把他移出屋外,置于骑楼底下。李铁忽然病逝,其母惶恐无措,急往深水埗寻亲觅友筹款料理后事。岂知回来时,卫生局已将尸体运走。母子亲情,惨当死别。遇此意外,其悲怆为何如耶?幸得同场工友及工会怜悯,协助办理后事,安葬之日,除了其亲人及工友外,何以珠还发动同乡前往送殡。事后,同乡们感慨不已,目睹李铁死事,当病危之际,孤苦凄酸,倘乡人如果有组织,当可各尽相助力量,不致死者有此临危惨象矣。经此一事,更坚定了乡人组建乡会的决心。

    戊子年(民国37年·1948)春节将至,何以珠计划举办同乡春节联欢宴会,进而共商筹组同乡会之事。他首先征得陈炳谦同意,陈汝炬赞成,何文谦为联欢宴会撰写启文,传送各同乡签名作为发起人;江显彬首先响应,李根自愿承担四处奔走联系同乡的工作,得到多数同乡赞成。最后决定于民国37年正月初十日(1948年2月19日)举行第一次春节联欢大会。

    联欢宴会设在武昌酒楼,筵开十余席,济济一堂,热闹场景前所未有。时任叠滘乡长陈圣道亦到会参加。当举杯交错之际,乡人欢声笑语,心潮澎湃,尽显乡情之融洽,同乡之团结精诚。席间,何以珠讲述了组织同乡会的目的和意义,获得众人认同。周兆铭更声言:在组会过程中,碰到任何困难,可与他商议,他将一力支承。众望所归,大家都盼同乡会早日成立,惟当日时间关系,未能即席商定办法,有关事项容日再议。当晚的春节联欢宴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尽欢而散。

    其后,由发起人举行会议,成立同乡会筹备委员会。借用武昌酒楼为临时办事处。

    经过各筹委的努力,众乡人积极支持,筹备委员会决定9月22日正式开始按章入会登记,各筹委分几路到港、九各地开展入会登记。三日后会员登记已达300余人。期间并得到热心乡人捐款,于香港高昇街18号四楼租赁会址。以周兆铭等7人,领衔呈送有关成立同乡会的申请。经香港华民政务署数次传询,于年末终获批准。筹委会遂即召开特别会议,按章选举理事会董事,陈炳谦为名誉会长。推选出“旅港南海叠滘堡同乡会”首届理事会理事11人,候补理事2人,监事会监事5人,候补监事2人。最后由理事、监事会选出:理事长周兆铭,副理事长江显彬。何以珠兼会务组,江概兼财务组,周兆铭兼教育组,庞维樵兼交际组,李宝初兼福利组,孔华兼宣传组,黄隆兼游艺组,陈汝炬兼文读组。理事何云益、江檀,候补理事黄胜锡、卢开伯,监事长梁赞,副监事长陈达浩。陈达浩兼稽核组,庞维强兼风纪组,监事李秋、招瑞棠,候补监事孔伟良、何枋。

    在讨论开幕日期时,与会者一致认为,同乡会得以成立,孕育于去年元月初十所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为溯本追源,一致决定该日为同乡会成立开幕庆典日,即民国38年正月初十日(1949年2月7日),庆典设于武昌酒楼。

    志庆之日,武昌酒楼张灯结彩,备极堂皇,盛况空前。前来观礼道贺的侨团机构,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欢声雀跃的叠滘旅外同胞,满怀激情与希望,共同见证敦睦桑梓的乡情港湾“旅港南海叠滘堡同乡会”走出坚实可喜的第一步。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6

第三节  休戚与共,血浓于水

    叠滘旅外同胞,虽远离家乡身居海外,但心怀故里,“惟桑与梓,必恭敬止”,至赤至诚。多少次天灾人祸,乡人危难,他们总是感同身受,及时施以援手,纾解民困,“敦睦桑梓”的浓厚乡情纽带,把旅外同胞与家乡人民,时刻紧密地连在一起,休戚与共,血浓于水,光耀千秋。

    远在1915年6月,惊世乙卯年大水灾浩劫。西、北江沿线所有基围或崩决,或漫顶,殃及整个珠江三角洲,叠滘一片汪洋成泽国,乡人饿莩遍野为鱼鳖,苦不堪言。叠滘旅港同胞闻讯后,紧急加入香港各善团、商会所组织的赈灾活动中,积极募捐,筹集善款。纷纷派遣船只运粮、运药赈济乡民,纾解燃眉之困,救桑梓于水火之中。乙卯年水灾是空前浩劫,水浸一直延续至10月份,曾经历此劫的长者,每忆当时的惨况,无不“谈水色变”,刻骨铭心。在这长达5个多月的赈助救灾中,旅外同胞不遗余力,功高至伟,协助叠滘劫后余生,重建家园。

    1938年10月,日军陷粤,乡中百业凋零,青壮者四处逃散,老弱妇孺饥寒交迫。旅外同胞念切枌榆,急谋救助,即在得男茶楼召集会议共商善举,组织成立叠滘旅港同胞劝募赈济会,大家一致公推周颂朋为主席,麦少轩、陈炳谦为理财委员,麦卓群、江碧堂、麦炳、罗淮等为劝募委员。席间周颂朋身先士卒捐款2000元。会后,各委员分队出发,分别向香港同胞、各华埠侨胞紧急募捐,筹集善款。在此危难之间,旅港同胞为救乡亲于水火,日夜辛劳,到处奔波,不遗余力;他们感同身受的劝募演讲,使乡侨同胞感动不已,慷慨解囊,积极捐输。上至殷商巨贾,认捐1000元;下至挑担卖菜,走街卖烟小贩等升斗市民都捐出10、20元,乃至1元几仙,纷纷各尽所能,集腋成裘。不日,遂筹得善款共15263.52元(国币),其中:香港11628.52元,中美洲215元,吉隆坡1120元,广州湾2300元。劝募赈济会先致函叠滘墟源丰米机东主黄粤民,委托其为义务施赈代理,又派麦炳向乡公所孔远程等转达旅港同胞赈灾义举。其时,黄粤民等已查出乡中断炊者1000余人,半粥充饥者4000余人(当时叠滘乡常住人口9816人),此前,他们已施粥派饭多月,终因财力不济,于10月初告停。民国28年12月24日,黄粤民复函香港,劝募赈济会得知乡中境况,即把全部善款拨回家乡,立即展开赈济,以解乡人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叠滘乡中也开展赈捐活动,共筹得善款5536.68元(国币),稻谷13000司斤。两地共筹得善款20800.20元(国币),稻谷13000司斤,善款及稻谷换购成白米32584.50司斤,从1939年底开始,向急难乡民定期赈济白米,至1940年4月止,全部发放完毕。

    1949年初夏,豪雨成灾,江水暴涨。始筑于清·光绪六年(1880)的溥利围乃叠滘防洪屏障,虽历经几十年不失,是岁水势益急,各段堤围险象横生,危殆万状,众乡人数日守护抢救,略过危机。怎知,7月4日(农历六月初九日)凌晨,溥利围北基铺前堤段(即今沙竹场处)陡告崩毁,决口长50多米,水深5至6米。当即动员本乡及邻近乡众2000余人奋力抢救,越四昼夜。潜入水下查勘,该处基底原属沙质,是以一决如注,水势汹涌,堵塞无由;洪流澎湃,汛滥全乡,禾国房屋,悉遭浸没,农耕弊绝,工商停顿;灾民惨苦,饿莩堪虞。旅港叠滘堡同乡会,得悉家乡水灾,即召集乡侨,于武昌酒楼紧急商讨,与会同乡,心急如焚,情绪激昂,主张发动劝募赈济,救死扶生于桑梓更为关切。同乡会即席决定,由全体理、监事签名负责,组成四个分队开展劝募筹款工作。次日凌晨,各已募集善款4000多元。翌日,叠滘乡公所派代表xie函到港,再行呼吁募赈。当晚集会详细报告乡中水灾实情,并指出当务之急是堵口复堤,以免决口继续扩大,秋澜更酿巨灾。与会者均明白“亡羊补牢”,杜绝潦水复辙,保乡安民之要义。同乡会决议,把几番募集得的赈灾善款共6113元,全数移拨救基复堤之用。由乡公所到港代表向乡侨进一步解释。据历史资料反映,此次决堤,受浸面积达10000余亩,时间长达10天之久,造成损失估值100万元以上。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6

第四节惠及家乡,赤子诚心

    叠滘旅外同胞,素重乡情,历来积极支持家乡发展,促进文明进步,立下汗马功劳。多少次乡中谋划大小公益事项,他们闻风而动,慷慨解囊,积极赞助,惠及桑梓。

    叠滘水乡,又是世代书乡。乡人素重教育,由来已久。崇文尚学,为国育人,诗礼传家是叠滘乡的优良传统。民国初,孙中山先生倡导科教兴邦,推行国民新教育。1924年里人陈俊朋,率先在潭头坊郡丞陈公祠举办德、智、体兼顾发展的新型学校——叠滘小学校。成绩卓显,逐渐受到乡人欢迎。后因入学生员激增,校舍欠缺,乡人商建新校,得到旅外同胞及各届人士积极响应,踊跃认捐。在这新校筹建过程中,同胞们各尽所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认捐新校课室的,有认捐教学设备的;周颂朋慷慨捐出他在家乡涌表坊开办的培基义学和相连的藕塘及田地作新校址,还出2000元(大洋)认捐新校大礼堂。旅外同胞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尽心尽力。历经各方人士热心关怀和不懈努力,遂于1934年冬,建成一所设备完善,颇具规模,在当时全县堪称一流的新型乡村小学——叠滘小学校。其时,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教育家许崇清题书校名(至今真迹尚存)。

    建国后,旅外同胞对于家乡的民生工程,公益事业无不积极支持,热情有加。1961至1962年间,供电系统的建立,从此家家点灯不用油;1965年叠滘公路的开通,到1984年拓宽改造铺设混凝土路面,为繁荣经济开创达道通津;1984至1985年河水污染日益严重,为确保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全乡铺设了供水管网,家家用上自来水。凡此种种,家乡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旅外同胞无不闻风而动,一力支持,为改变乡人生活环境,促进叠滘繁荣的无私奉献,卓显桑梓隆情。

    20世纪60年代,受“大跃进”的大干快上的浮夸风影响,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农业连年减产,粮食严重短缺,人民生活用品奇缺,部分年老体弱者,因吃不饱而患上水肿病,甚至死亡。为了解决家乡的困境,支援农业生产发展,旅外同胞不畏艰险,捐赠大量化学肥料,农业机械和汽车,默默奉献。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时代观念的更新,被压抑多年的乡梓浓情被彻底解放,旅外同胞心情舒畅,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更踵事增华,给一点阳光就灿烂。他们乐助捐资建文化室,筑观龙亭,修桥整路建牌坊;各村复造龙船,重办端阳竞渡,赛龙夺锦的群众体育活动,再现叠滘民俗风采。江头村旅港同胞江概等,积极捐资家乡建设,虽年逾古稀,仍不惮辛劳,回来与乡亲们一起,亲力亲为,整治村容村貌,倡导精神文明。江头村以优异的成效,1983年率先被省命名“文明和睦村”,后又被评为南海新八景,冠名“江头毓秀”。茶基村何东、陈丰坊李根等旅港同胞,积极支助和复兴敬老活动,使停办了多年的敬老乡饮优良乡风,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1988年,在旅外同胞慷慨支助下,兴建了叠滘医院新大楼,方便了群众就医和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后又修建了园林式叠滘敬老院(后改为叠北老年人活动中心),配备了各种康乐设施,实现了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锦上添花。在大好形势下,乡人不忘光大前人,素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投入巨资大力改造教育基础设施,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1982年新建叠滘中学校,1987年叠滘小学校重建、扩建完成,1991年新建叠滘第二小学校落成,1992年叠南托幼儿中心落成招生,1997年叠北幼儿园建成开园。在这期间还增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了师资水平,改善了教工居住环境。弹指间,叠滘乡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跨进又一里程碑,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叠滘乡已实现幼教、小学、初中配套完善,成效初显。2002年,叠滘有市一级标准小学2间,中学1间,幼儿园(含私办)5间,共占地面积128亩,建筑面积32269平方米。在校教职员工157人,学生3874人(幼儿1182人,小学生1888人,中学生804人)。叠滘乡教育事业you此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离不开旅外同胞热情的关怀,鼎力的支持和无私的襄助。他们在改革开放以来,资助乡中教育、公益建设事业,达港币300多万元(此数目不含资助各村的项目)。

    历史告诉我们,叠滘旅外同胞,大多数是为谋生计而离乡别井,忘命天涯;在外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博厚至诚,辛勤打拼在异国他乡。一缕乡情,维系着万千游子的中国心;他们自强团结,敦睦桑梓,守望相助;故国情怀,又把海外赤子与家乡人民紧密相连,不离不弃,休戚与共。旅外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根植桑梓。祖国、家乡永远是他们的强大后方和不可缺少的靠山。他们爱国爱乡的拳拳赤子之心人所共知;他们造福后代,惠及桑梓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受到乡人称颂,并将百世流芳。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第六章  乡村管理

    叠滘的乡村管理,建国前,叠滘乡公所署名划分为八大类。
    第一类  男耕女织。即男人从事农业活动,女人专心织布工作,这类人是占人口的大多数。
    第二类  雇工。包括出卖劳动力,替别人做事的长工、短工和散工。
    第三类  服务行业。包括搬运、建筑、理发、担灯、抬轿、仵工等。
    第四类  摊贩行业。包括固定摊档和挑担叫卖的小贩。
    第五类  手工业。包括经营布业、缝纫和手工艺行业。
    第六类  商业。包括经营饮食、柴、米、油、盐、糖、烟、酒、饼食、杂货、药材和猪肉、烧腊、鸡、鹅、鸭、鲜鱼等行业。
    第七类  自由职业。包括教师、医生、讲古、卖艺、喃呒、占卦、算命等。
    第八类  土地出租者、土地自耕者、土地佃耕者。
    这八类行业,所有政务、事务、财务等,由乡公所统一管理;未设乡公所之前,由团练、地方团体或小族、大族管理。
    建国初期,曾将这八类行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包括纺织业在内)、服务业、商业等四大类。1958年后,农村划分农业户和面上居民户两大类;墟镇以及其余户口的人,则“建立组织,归线接纳”。即按其所属,划入各单位接收。
    叠滘墟镇,还有一部分居民无组织的,就建立叠滘居民委员会管理。叠滘居民委员会于1958年8月成立,因经费问题,中途曾交叠北治保会代管。在1976年5月,又自行办公。
    叠滘乡华侨港澳同胞联络委员会,于1957年成立。后改称为:叠滘乡华侨港澳同胞联络处。是负责全叠滘乡的华侨、香港、澳门同胞,办理往来手续的组织。后来,由于政策改变,同胞们的往来手续简化,侨联会工作结束。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第一节  乡政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一)建国前

    图甲  图甲是州县征粮和征税的组织机构。1图为10甲,1甲设若干户(无限额)。叠滘乡从南宋末年(约1275年)开图甲,至民国十六年(1927)废止时,有5图50甲。在清·乾隆四十九年之前,未有固定办事地方;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1784)才建图甲会馆(俗称旧图甲会馆),设在潭头坊西约,管理27图、142图、143图、151图;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建图甲会馆(俗称新图甲会馆),设在东聚坊(宝鸭大塘以西),管理152图。征粮和征税,每年分三期,称为“三限”。初限是二月,中限是五月,末限是八月。

    叠滘范围图甲一览表
    ……

    图练  叠滘在宋代已有团练(地方武装组织),维持乡中治安,后来,曾经中断一段时间。在清·文宗·咸丰三年(癸丑·1853),监生(在国子监读书的人)孔广心再倡建团练。翌年,团练改名为“叠滘乡局”,借用桥头坊慵荘黄公祠为局址。清·咸丰十年(1860),迁往大庙(双溪祖庙)后座办公。

    乡公所  民国时期,叠滘乡局改名为“叠滘乡公所”。迁往立善堂办公,管理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叠滘乡公所于1950年2月撤销。

    (二)建国后

    建国初期,叠滘地区的行政管理,是分两大组织。一是农村,以乡人民zf名称行政;二是墟镇,以办事处名称行政。

    1.农村

    1950年2月前,叠滘乡进入了民主改革运动阶段,组成了“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行使乡人民zf职权,在潭头坊菩提园办公。
    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同时撤销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
    叠南乡人民zf驻地,在陈丰村;叠北乡人民zf驻地,在澳边村的庙涌坊。叠南、叠北两个乡人民zf成立后,1951年10月,各自组成了:妇女联合会、青年会、儿童会、基干民兵队部等附属组织。
    1959年1月24日,叠南、叠北合并(分置了7年零161天又合并)称“叠滘管理区”。
    1959年9月18日,叠滘管理区分置:叠南管理区、叠北管理区(合并237天再度分置)。
    以后,曾以乡人民委员会、集体农庄、营部、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办事处、管理处、村民委员会等名称行政。

    叠南历年组织沿革示意图
    ……

    叠北历年组织沿革示意图
    ……

    2.墟镇

    叠滘墟镇,1950年至1958年,是由叠滘墟镇办事处管理,在立善堂(原叠滘乡公所)办公。
    叠滘墟镇办事处属下组织:
    叠滘纺织工会、叠滘乡店员工会、叠滘乡搬运工会、叠滘乡摊贩工会、叠滘乡商会、叠滘乡工商联合会、叠滘乡土布同业公会。
    1958年后,以上组织,先后由平洲公社财贸办公室、平洲供销社、南海县工业局、南海县总工会等,“纳入正轨”,分别接管。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二、组织系统

    (一)建国前

    1.图甲  设:政务科、文员科、征税科、造册科

    2.乡公所  设:执政科、特务科、文员科、户籍科、赋税科、交际科、农垦科、工商科、水利上围董会

    (二)建国后

    1.农村  一般设:政工组、组织组、生产组、财务组、文教组、宣传组、调解组、妇女组、青年组、防汛组、福利组、治安保卫组、基干民兵组、计划生育组、环境卫生组
    1987年后,管理体制有所改变,工作范围趋于扩大。

    乡村管理各项工作一览表
    ……

    2.墟镇  一般设:政工组、组织组、生产组、财务组、文教组、宣传组、调解组、妇女组、青年组、福利组、治安保卫组、计划生育组、环境卫生组
    1958年后,以上的组织先后结束。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三、组织人员

    (一)建国前

    由于年深日久,缺乏资料,故对叠滘乡公所组织人员名单无法细述。下面所记的,是从群众中收集的叠滘乡长名单。究竟谁正谁副,什么时候当职,有没有漏记滥记,很难讲得清楚。
    孔远程(洙泗里人)、江仲明(圣堂坊人)、李少恺(潭头坊人)、何玉樵(东胜坊人)、何仲棠(茶基坊人)、何德名(东胜坊人)、庞枢(村头坊人)、陈仁(潭头坊人)、陈俊朋(潭头坊人)、陈云舒(潭头坊人)、陈圣道(潭头坊人)

    (二)建国后

    1.农村
    1950年,组成了“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首任指挥:梁洪(外地人)。当时人们都称他为乡长。不久,梁洪被调到夏教工作,由邬振(外地人)接任。副指挥:刘勤(陈丰坊人)、潘祝(东胜坊人)、招棋(宁聚坊人)。委员:杨祐(庆云坊人)、周福(新约人)、周志(新约人)。
    1951年8月16日,由于分置叠南、叠北两辖地,同时撤销叠滘乡临时指挥部,所有的干部及工作人员,有的参加土地改革工作,有的到各条战线上去继续工作。
    叠南乡人民zf首任乡长:黄绍(漖边坊人)
    叠北乡人民zf首任乡长:潘祝(东胜坊人)
    以后,由于机构名称的更迭,人员调动频繁,无法一一记述具体的职位,只有列表记叙姓名。

    叠南历届乡干部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区满、孔全、孔镜、孔令强、卢池、卢贵滔、刘勤、刘庆锡、江鑑、江显蛟、李肖英(女)、何业、何礼、何应、何然、何顺钻(女)、何曼华(女)、陆妹、陈桃(女)、陈娥(女)、陈汉诚、陈杏妙(女)、张钊、招棋、黄日、黄绍、黄棣、黄北添、梁牛、曾玉嫦(女)

    叠南乡级1962年至2002年干部名单
    ……

    叠北历届乡干部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孔开(女)、孔伟、孔树、孔剑、孔桐、邓妹、卢亮、叶金祐、冯添、江六牛、李林、李淦、李镜、李九妹(女)、李大康、李富星、李满生、杨妹、杨祐、杨基、何灶、何泽、陈兰(女)、陈庆、陈照、陈广廉、陈美好(女)、陈辉文、陈碧珍(女)、罗针、周志、周福、周潮、周志暖、周翠珍(女)、庞本、庞欣、庞怡、庞肖婷(女)、庞朝汉、黄开、黄钊、黄坤、黄祥、黄满、黄国正、黄国钊、黄国荣、黄宝煜、黄家志、黄家津、黄健坚、梁生、梁妹、梁晃、梁三妹、萧锦添、温泽、赖织忠、谭九妹(女)、黎炽、黎娥(女)、潘文、潘宝、潘祝

    叠北乡级1962年至2002年干部名单
    ……

    外地人曾在叠滘工作的主要领导干部(按姓氏笔画为序):卢金仔、卢国英(女)、邬振、何善强(满水)、陈垣、苏荣、林润梅(女,人称亚妈)、欧阳剑虹、周汝根、黄念慈(女)、黄盈新、梁洪、梁恩、梁棠、梁鹏、黎煊
    注:各个政治运动的外来主要领导干部不在其列

    2.墟镇
    叠滘乡墟镇办事处首任主任:张才
    叠滘乡纺织工会首任主任:陈碧、陈钻
    叠滘乡店员工会首任主任:庞坚
    叠滘乡搬运工会首任主任:黄基
    叠滘乡摊贩工会首任主任:陈扬德
    叠滘乡商会首任主任:庞维榴
    叠滘乡工商联合工会首任主任:陈枢敬
    叠滘乡土布同业公会首任主任:罗运涛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第二节  治安管理

    一、建国前
    (一)治安的防御设施
    叠滘乡的治安管理,宋、明两代,有团练(地方武装)、清代有叠滘乡局、民国有叠滘乡公所维持社会治安秩序。

    特务科  叠滘乡公所的特务科,建立一支特务队伍,专门维持社会治安秩序。与其相应的管理中,有户籍科配合。各坊(里)的保卫团,设立“老更”(即维持治安的人异称),配合特务队伍工作。每天晚上,各处的门楼,都由老更负责开、关闸门。来往行人,由老更盘问清楚后,才准出入。

    保卫团  各坊(里)设有保卫团,是负责本范围的治安保卫工作的团体。因为各坊(里)都有“打更”的制度,打更的地点,设在保卫团内,所以又称保卫团为更馆。每天晚上,都有人负责打更。打更有固定和流动两种形式。固定的打更,是专门报时的;流动的打更,除了报时之外,兼治安巡逻。所谓“更”,是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5个更。每晚7时称落更,9时称二更,11时称三更,凌晨1时称四更,凌晨3时称五更,或称散擂。叠滘乡的打更工具与制度:落更,不论是固定的或流动的,都是用大鼓在更馆间歇乱敲20分钟。固定的打更,各更都是用大鼓,在更馆依循敲打。流动的打更,用小鼓沿街敲打,二更打2下,三更打3下,四更打4下,五更打5下。五更大多数是用大鼓在更馆打的。有些坊(里),打更人边行边喊:“提防盗贼,小心火烛”。

    建立碉楼  碉楼,俗称炮楼,是治安保卫的防御设施。其规模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是建于清末民初,废置于1958年前后。碉楼,在过去时代里,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记载的,是各个碉楼的位置:南基、圣堂坊尾、陈丰坊口、白牛路、漖边坊尾、江头坊尾、茶亭旁边、庆云坊尾、村头坊马桥、东胜坊北约、东胜坊麦家祠后面、东胜坊东约、培风社学前面、新约尾、潭头坊沙地尾,共15座。

    自卫队  各坊(里)设自卫队伍,一般是一姓自卫或几姓联防。由公堂购置枪弹和开支经费。

    禾埠联防  叠滘水稻,一年两熟。在稻熟时,盗贼每每结队偷割稻谷。因此,农民自动组成沙夫(民兵)队以联防。其组织,有姓氏自设,有一坊一里共设,有数坊合设,分地段、分班次,联成一个沙夫网。早季较少组织沙夫队,因为早季遇大洪水而失收。倘无大洪水,则因田地水深难走,盗贼较少为患。晚季是“田干地旱”,盗贼容易作孽,因而更加设联防。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二)治安状况

    叠滘乡公所在《历时记事》中,叙述治安方面,有这样的记载:“政简民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不闭户,泰然行乐;偷鸡摸狗,严惩不贷。”

    据老年人回忆,大约在沦陷前(1938年之前),叠滘也曾出现过太平盛世,更夜常安的“好世界”。乡民晚上无上门栅就睡觉,是普遍的事。如若有人偷了别人的财物,甚至是偷了一只鸡,都要沿街示众,叫做“料街”,假使有人销赃,加倍处罚。

    老年人还说,在沦陷8年中,治安则反常了。叠滘在民国28年农历二月廿四晚(1939年4月13日晚),顺泰当铺(顺泰大押)被外地人结队打劫,抢去无数财物。以后,又出现了烟(鸦片烟)赌(番摊、牌九、字花、白鸽标、骰宝、麻将等)林立局面,当时有人称叠滘做“小澳门”。随着烟赌的蔓延和生活的贫困,那就出现了打家劫舍、偷耕牛、偷农艇、标心、勒索、抢枪枝的事情。一个奸淫邪盗、偷呃拐骗的局面,曾出现在叠滘乡之中。这个恶劣的环境,直至和平时期(1945—1949),稍有缓和。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三)消防工作

    叠滘乡公所的特务科兼管消防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各坊(里)的消防戒备,一般以“老更”为主,但有专人负责管理。乡公所购备了手推的水柜和水枪、火钩、消防竹帽、水桶等器材。各坊(里)也购置了相应的小型灭火器具,一旦不幸发生火灾,出动的队伍是能升任的。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7

二、建国后

    建国初期,叠滘的治安保卫工作,是由民兵负责。初是普通民兵,后来发展为基干民兵。
    1953年后,叠南乡人民zf、叠北乡人民zf分别成立治安保卫组(称治保会)。与民兵分管不分家,共同担负着整个乡的治安保卫工作。
    1979年后,由于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治安环境变得复杂,在治保会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以民兵为主的治安队,并对出租屋进一步整治管理。到了1990年,各自然村成立了护村队,共有85人,配合治安队加强巡视。
    2001年,以健康的老年人或闲散人员组成护街护巷队400多人,实 行分地段监控。后来由专业人员组成了治安巡逻 队,形成了治安防范网络。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8

第三节  防汛、防风

    一、防汛

    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1880),东胜乡、叠滘乡合资兴建溥利围,同时建立溥利围围董会。到了民国之后,溥利围围董会分成东胜乡水利围董会、叠滘乡水利围董会,各自管理所属堤段。
    建国后,1950年2月,撤销了叠滘乡水利围董会,建立了叠滘乡防汛指挥部。后来,分别成立:叠南防汛组、叠北防汛组,负责防汛工作。

    防洪  是指洪水到了警戒水位,要防备的称谓。

    抗洪  是指洪水到了高水位时,要做好战斗准备及出了险时与洪水搏斗的称谓。

    防汛  是指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整个时期。

    本地区的警戒水位,1997年4月,南海市水利局规定,以石(石肯)大冲口水闸为代表地点,警戒水位是2.80米(珠基)。
    在汛期中,洪水到达警戒水位时,开始警戒;降至警戒水位以下时,撤销戒备。本地区听从桂城防汛、防风、防旱(三防)指挥所的领导和指挥。

    叠南、叠北负责的防汛任务:

    1.责任地段

    叠南、叠北防汛责任地段表
    ……

    2.防汛组织。组长,由本单位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分别组成:工程技术队、交通运输队、抢险队、潜水队、打桩队、巡逻 队、宣传队、通讯队、治安队、医疗队、后勤队等。

    3.防汛措施。

    1)沙洲险段约200米,是坐弯顶冲的,直接受罗村沙口分洪影响。在其下游建设了谢叠大桥,桥墩中流阻碍泄洪,水位明显壅高,必须加强防守。

    2)沙洲险段或庆云水闸出险,首先袭击是庆云、村头、东胜等村。群众的安全脱险,除了楼房之外,可向南棉二厂附近地方转移,此处地面高程4.50—5.00米左右。

    3)谢叠大桥至南海汽车厂堤段,是用黄散土修筑的,土质较差,虽沿线已灌浆,混凝土堤面整治,但堤身仍存在薄弱环节,不可掉以轻心。如这堤段或洪滘水闸出险,首先袭击是村头、东胜、潭头、新约及沿线的沙竹厂、南海化纤厂、桂城发电厂、南海汽车厂。群众的安全脱险,除了楼房以外,可向叠滘墟、叠滘医院后面及南棉二厂附近地方转移,此处地面高程4.60—5.20米左右。

    4)人民桥至乐成社堤段,沿途民居林立遮蔽,很难发现险情,必须加强巡逻防守。如这堤段或东一水闸出险,首先袭击是乐庆、南二路及沿线的工厂、住宅区。群众的安全脱险,除了楼房之外,可向(虫雷)岗山方向转移,(虫雷)岗山的最高峰,高程是63.50米,从5.00米起计算,面积约23万平方米。

    5)人民桥至文昌沙、海员新村一带的堤段,是历史性的居民点。在原忠信米机北侧处,是一具已堵塞的名叫“崩墈窦”。在1959年高洪水位时,距离堤围约250米处,曾发现渗漏。这堤段属佛山市文昌沙居民委员会负责。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8

第四节  财务管理

    一、会计辅导网

    1954年4月,南海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各地都组织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10月15日,南海县第一期农业会计员训练班开课,叠南乡、叠北乡无人参加学习。

    1955年1月15日,南海县第二期农业会计员训练班在佛山农业示范场(平胜乡大茧围)开课,时间1个月。叠南乡无人参加学习。叠北乡潭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人参加学习。上级要求在训练班结束后,以地方组织会计辅导网。并指定东一乡(当时未分东、南、西、北约)、叠南乡、叠北乡组成一个命名为“南海县第一会计辅导网”(因在学习中,以各产成绩满分称为第一会计辅导网),第一会计辅导网以叠北乡潭头初级农业社为核心,开展会计员业务辅导工作。1955年12月,第一会计辅导网,被评为“南海县首次会计辅导网标兵单位”。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8

二、会计站

    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文章,在1955年7月31日发表后,叠南乡、叠北乡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新高潮。农业生产高级社,象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原有的初级社也转为高级社。因此,财会人员随之发展而增多。当时,叠北潭头村有3个农业社,由于财会人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业务水平不一,出现了难题,每每要走来走去请教解决。为了方便起见,通过协商,在1956年春天,将3个农业社的会计员,集中在潭头村四美陈公祠办公。集中办公之后,事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后来,被南海县农业合作部发现,总结了经验,称为“财务人员联合办公”(简称:联合办公),以创办了“南海县第一个会计站”的名义向全县推广。

    1956年4月28日至4月30日,在叠北乡潭头村四美陈公祠召开了全县会计员代表会议。会后,潭头农业会计站,接待了来自全县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农业会计员,称为到来“观摩示范”。同年10月,潭头农业会计站,被评为“南海县农业会计站标兵单位”。
1957年夏天,组织“一乡一农庄”,财务由农庄统一核算,潭头农业会计站纳入统一核算而结束。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8

三、联队财会站

    1964年,叠北大队有生产队18个,配备财会人员54人(每队会计、出纳、保管各1人),后勤人员的庞大,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发展。为了节省人员,叠北大队党支部开了专门会议,决定组织联队财会站。第一,可以节省人员;第二,财务的收支,可以得到统一执行,健全财经制度。于是,将18个生产队分成4个小组,分别配备了4个会计员和4个出纳员,那就节省了28人;保管员依旧不变。

    叠北联队财会站于1965年1月26日,集中在叠北人民会场(在澳边村)办公。实现了会计、出纳、保管“一条龙”的财务管理。

    1965年7月,中共南海县委农村政治部,总结了叠北联队财会站的经验,以“南海县第一个农业联队财会站”的名义,向全县推广。1965年9月6日,全县农业会计员在叠北大队召开现场会议,会场在南海食品厂(即南在南海卷烟厂位置),会议历程7天。会后,叠南大队立即组织联队财会站。

    平洲人民公社先后三次在叠北大队召开农业财务会议,地址在叠北人民会场。后来,先后有番禺县榄核、东涌、大石等公社;顺德县杏坛、东风等公社;东莞县茶山公社;高鹤县雅瑶公社到叠北联队财会站参观实习。

    叠北联队财会站,自组织起来后,至1968年,连续保持县、公社的先进单位或标兵单位称号;1965年,被评为佛山地区联队财会站标兵单位称号。

    1969年,因编制改革,权力下放到生产队,叠北联队财会站宣告结束,叠南则保持至今。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8

  四、培训财会人员

    (一)1956年后,叠南、叠北曾多次联合自办会计人员学习班。专门培训在职的财会人员业务知识。

    (二)叠北大队于1965年春天开始,在叠北小学校(在村头村)自办会计学习班,是在每星期六、日晚上,业 余式的上课。学习对象:1.各生产队的青年人;2.夜校的群师,叠南大队、拼线厂的年轻人。最高学习人数62人。

(三)叠北大队于1966的春天开始,在叠北民办小学校(在潭头村)自办会计学习班,每星期六、日晚上,利用业 余时间上课。学习对象:全部是生产队的青年人。最高学习人数48人。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9

第五节  福利事业

    一、建国前的公共设施与赈济

    建立善堂  叠滘人素有乐美好施之德,为了义举善事,在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倡建立善堂。其经费来自善长仁翁,慷慨志士;其作用是:
    1.施米施粥,施医赠药,赈济贫民的活动场所;
    2.是尊圣敬贤的机构,沿街拾字纸,集中焚化。
    立善堂组建初期,因为缺乏资金,未能兴工动土。暂借圣堂墟(叠滘墟)的华光庙作临时善堂,为办事的地方。
    立善堂在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募捐始建于圣堂墟中部。大门口镌石横匾:“立善堂”,至今尚存。当时有“立由己欲,善与人同”的颜体木刻对联,但早失芳踪。
    民国时期,叠滘乡公所在此处办公。
    建国后,立善堂曾用作:叠滘乡墟镇办事处,叠滘乡联合工会,叠滘乡工会,邮政所的办公地方和叠滘卫生站,藤厂工场,拼线厂幼儿园等。立善堂现在残存。

    建茶亭  从叠滘渡头(又叫叠滘埗头,即现在人民桥北岸),到大码头(即现在南海汽车厂附近),全长约7公里的道路,自古以来,是广(州)佛(山)通津,行人络绎不绝。沿途除文昌沙有店铺之外,其余都是“单边路”(即既无遮盖,又无树荫的小路),不论是烈日炎暑,风寒雨淋;抑或口渴饥饥馑,疲劳偶疾,来往行人,肩挑重负,无所驻足。善心人触景生情,倡建茶亭以悯之。后来,不同时候,在这条道路上,建了3座茶亭,供过路人憩息。
    1.建叠滘茶亭。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叠滘人陈大年、佛山人梁九图、顺德人李文田等,倡建茶亭,地址在文昌沙驻龙街(后称蟠龙街),免费供应过路人茶水。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茶亭迁往云梯路口位置(当时未有云梯路),仍叫叠滘茶亭。茶亭有男亭、女亭之分(男亭在北面,女亭在南面)。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砖瓦平房结构。后来,许多文人墨客,为茶亭赋词咏诗,横匾条幅,琳琅满目。茶亭除了供行人憩息、设专人管理免费供应茶水、清洁卫生外,还设有生果、饼食、熟烟档,供行人购买。
    2.建铺前茶亭。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乡人倡议,在广佛通津,摆渡奇槎通往广州的铺前渡头(即现在沙竹厂附近),建起茶亭,面积约100平方米,砖瓦平房结构。铺前茶亭建成后,设专人管理免费供应行人茶水和歇脚等待渡河的人。还设有果酌档,供人们购买。后来,广(州)三(水)铁路,增设了横滘站和开辟了横滘渡头后,因为人从捷径,铺前茶亭就逐渐清闲。建国后,铺前茶亭曾作叠北防汛驻地,在1961年拆毁。铺前渡头,改用小船渡河,持续到1984年结束。
    3.建大码头茶亭。大码头,是省佛通津叠滘段的终点,位于现在南海汽车厂附近。是古代本地区前沿的深水码头,货物由此水道转载和陆地驳运的集散地,在明代最兴盛。大码头茶亭,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砖瓦平房结构。是为往来行人和装卸人员服务的,茶水免费供应,有专人管理。还设有生果、饼食熟烟档,供人购买。到了清代中叶,佛山水道出现了“非遇潮汐舟不行”的境地,所有的运输船舶,改道而行,大码头归于沉寂。大码头茶亭也随之废置。

    赈济善举  叠滘乡赈济贫苦大众的善举,远闻历代都有善长仁翁大发慈悲。但先前的善举,无从查考,万分遗憾。据有史料记载:
    民国4年(乙卯·1915)大水灾,乡中义士和旅港同胞,同心筹集善款,赈济贫苦乡民和奋力于灾后恢复家园。
    民国27年(1938),沦陷开始,叠滘乡百业凋零,千家墨面;遍地哀鸿,米珠薪桂。一贫如洗的饥民,无计可施。源丰米机首先施粥或派饭多月,终因财力不济,“绵力已尽”而告停。后来,香港劝募赈济会致函源丰米机东主黄粤民,委以重托,代为施赈。黄粤民函复旅港乡亲:……敬复者……,诸公关怀桑梓,感激奚如。当麦炳兄抵步时,适值庞受天、陈励吾、何玉樵、周君樵、何仲棠、孔远程等在座,故即讨论善法,以副诸公所托。……兹将乡中贫苦,分别陈之:极贫而断炊者,约有千人……,食一餐半腹者,约有四千人……。(注:当时叠滘乡常住人口9816人)香港劝募赈济会得知乡中情况后,即把折合国币15263.52元的善款,全数汇回家乡。与此同时,叠滘乡中也开展赈捐活动,共筹得善款国币5536.68元,稻谷13000司斤。两地共筹得善款国币20800.20元,稻谷13000司斤,将以兑换成白米32584.50司斤。从1939年底开始,向急难乡民定期赈济。至1940年4月,全数发放完毕。
    民国31年(1942),叠滘乡公所《历时记事》中载:“无炊绝望者七百余人,募得白米53648司斤,分期发赈,续捐续赈,延及八个月之久……”。据有关资料载,当时以乡公所为发起人,掀起一个庞大的募捐赈济活动。各公堂、大耕家、商贾人士纷纷捐资、捐谷。资、谷合并,兑换成白米53648司斤。受赈700多人,隔5天,每人发给白米3司斤。在发放赈米过程中,还一边募捐,一边赈济,行善8个月。

    建义祠、义地  叠滘乡的善长仁翁,不单止关切乡人们的生活,更怜悯到贫苦者在生命垂危时的安栖及身后的归冥。因而倡建义祠和义地,以徵其所为。
    1.建义祠。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乡绅(在乡间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陈大年、陈兴钺、陈如登等人,倡建义祠,地址在圣堂墟尾,面积约200平方米,砖瓦结构。用作无居的贫苦者或无后嗣者,临终前的收容场所。终后施殓、施棺、施墓地。其门口的对联:有福之人请不到,无福之人暂栖身。
    2.建义地。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乡人倡议将卢梦阳(卢布政)大楼址以南一块约500平方米的土地划为义地。是用作收容贫苦家庭夭折人的墓地。

    建字纸焚化塔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在倡建立善堂的同时,建了两座字纸焚化塔。一座在陈丰坊大桥头以北,一座在村头坊马桥附近。规模不大,每座只有2平方米左右,高3米多。日常有专人沿街拾字纸,集中在塔内焚化。字纸灰,指定地点埋藏,以表示尊圣敬贤之心。在沦陷时期终止活动,两座焚化塔建国后尚存,后来就不见了。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09

二、建国后的公益事业

    建国后,叠滘人安居乐业,百姓生活过得殷实。

    (一)公共设施
    1.建设了电气化(叠南于1962年11月22日通电,叠北于1961年9月24日通电)和自来水设施(全叠滘于1985年2月,全面供水)。
    2.建设了叠佛公路2.94公里;叠滘大道2.13公里;村中水泥主干道22.17公里(叠南占8.48公里,叠北占13.69公里)。
    3.建设了能通汽车的桥梁49座(叠南占25座,叠北占24座);便桥48座(叠南占23座,叠北占25座)。
    4.各自然村建设了文娱馆(文化室)19间。
    5.辟建了大型主题公园2个;篮球运动场12个。
    6.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蜿蜒16.56公里水河两岸,绿树青葱,浓荫夹道;高大古朴的牌坊,亭、台、廊、榭,散筑在各自然村的公共场所中。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二)幼有所学

    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大队或生产队分别举办了托儿所和幼儿园。后来,兴建了叠滘中学校、叠滘小学校、叠滘第二小学校、叠南托幼儿中心、叠北幼儿园。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三)老有所养

    农业退休人员,每月的退休费,初是50元,直至现在是250元。兴建了叠北老年人活动中心。还承传了历史的敬老活动,使寿星们笑逐颜开。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四)医疗卫生

    1.医疗机构与管理

    建国前,叠滘乡中没有公营医疗机构。所有的医务所或在中药店坐堂的中医师,都是私人开办的。清代以前,私人诊所并无管理制度。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均由开业者提出申请,经查验证件或考试(考核)合格,由县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发给开业执照,方可开业。
建国后,人民zf历来把建立乡村医疗机构和培训乡村卫生人员列为重要工作,所有的医疗机构由国家统一管理。
    1952至1956年,县、区分期分批为农业社培训保健员,其时,叠滘各村农会曾派出招子炳等10余人接受培训。他们学习防病知识,以及正确使用27种中、西成药和外用药。在结业时,南海县卫生科给全体保健员配备药箱,为农民治疗小伤小病。
    1953年,在县、区的医管部门引导和促进下,叠滘部分个体执业医务人员,在叠滘墟立善堂内联合组成了叠滘卫生站,是属区卫生院的下属医疗机构,设有中、西医内科、妇产科等。后来,曾迁到大塘边新图甲会馆内。1959年,叠南大队聘用医生许大道,开设了叠南卫生室,为乡人诊病服务。20世纪60年代初,叠滘卫生站合并了叠南卫生室,成立了叠滘卫生院,迁到漖边坊叠滘书院内为院址,在原开设的科目外,还增设了牙科。1965年,叠滘卫生院又迁到叠滘墟尾,原叠滘税所对面。1988年,由旅港同胞和华侨志士,发起并积极捐资赞助下,在叠佛公路、叠滘中学斜对面建起了叠滘医院大楼,更新了医疗设备,开设了留观床位10个,设有中、西医内科、牙科和跌打伤科,大大方便了乡民就诊救医。
    1965年,按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叠南大队、叠北大队均建立了大队卫生室,各配备曾经培训的“半农半医”人员2名,由生产大队管理。1968年,“半农半医”人员改称为“赤脚医生”,他们担负着农村的防病治病工作。农忙时节,他们背起药箱,巡回在田间生产第一线,为社员诊疗小伤小病;平日他们在卫生室坐诊,或应召落村,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疗。按上级医管部门的要求,跟踪安排儿童按时接种、服食各种预防疫苗,增强免疫能力。同时,大力宣传和开展农村爱国卫生活动,搞好环境卫生,落实群众性的疾病防治工作。在当时,缺医少药、集体经济还很落后的农村中,赤脚医生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生产队社员基本上做到小病小伤不出大队,急病、重病能及时转送上级医院治疗。2000年,根据上级规定,叠南、叠北村民委员会所属的卫生室被撤销。叠北卫生室,改名为叠北卫生站,在桂城医院的管属下,仍在叠滘旧墟设诊开业。
    建国前至建国后2002年,曾为乡人医病服务的叠滘籍医师共42人。

    曾为乡人服务的叠滘籍医务人员一览表
    何莲溪(东胜 内科)、何季翔(东胜 内科)、何德名(东胜 内科)、麦耀南(东胜内科)、陈云舒(潭头 内科)、卢育才(村头 内科)、李鸿楷(潭头 内科)、陈圣铨(潭头 内科)、江爵炼(江头 内科)、许大道(东聚 内科)、彭泽铨(墟镇 内科)、岑家智(墟镇、内科)、邝舜侪(潭头内科)、梁款贺(墟镇 内科)、梁达文(墟镇 内科)、陈家强(东宁 内科)、伍兆(东胜 内科)、区永浩(墟镇 内科)、梁济广(墟镇 内科)、林善衡(墟镇 内科)、谭伟臣(墟镇内科)、何伯聪(东胜 儿科)、杨梅宾(潭头 喉科)、杨伯源(潭头 喉科)、陈云满(潭头 痔科)、杨蕙馨(女 潭头 痔科)、陈舜(墟镇 牙科)、梁天申(墟镇 牙科)、黄慕德(女墟镇 牙科)、孔章仪(昌平里 麻疹科)、顾永锡(澳边 烘耳科)、麦静波(东胜 皮肤科)、罗秋(潭头 蛇伤科)、刘维德(女 东胜 妇产科)、黄肖山(女 东聚 妇产科)、李三兰(女潭头 妇产科)、王亦兰(女 潭头 妇产科)、王淑美(女 东聚 妇产科)、孔德光(潭头 跌打伤科)、何黎(东胜 跌打伤科)、孔棋(东胜 跌打伤科)、麦坚(东胜 跌打伤科)。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2.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个人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疗制度。1958年“大跃进”期间,叠北成立了“前进集体农庄”,率先兴办了合作医疗。社员每年缴纳合作医疗基金,即可享受合作医疗的有关待遇,至叠滘卫生站诊病,个人只需付挂号费,其余药费记帐,统一由农庄结算。实施了一段时间,终因资金不足而告停。1962年,叠北合作医疗下放,由各生产队自办。其时,只有集体经济较好的“上三村”(庆云、村头、澳边)的生产队继续实施,其余生产队都停办了。
    1968年初,叠南、叠北的合作医疗,由大队一级统办。有关费用,由生产队分配时,提留上缴的公益金、大队拨入和个人每年缴纳的医疗基金20元所组成。凡参加合作医疗的社员及家属,在大队医疗室和叠滘卫生院门诊看病,个人只需自付挂号费,有关的药费记帐,上大队合作医疗统一结算。重病入院留医者,按医院药费结算单,叠南规定:个人自付30%,大队和生产队负责70%;叠北规定:个人自付20%,其余80%由大队和生产队承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西药品不断提价,同时,随着乡人寿命延长,各种慢性病患者相应增多,合作医疗费用报销金额直线上升,造成每年合作医疗费用严重超支。为此,叠南、叠北两大队,被迫对合作医疗制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合作医疗的参与者,每年缴纳的医疗基金不变,取消门诊医药报销费,留医住院的医药费,患者自负总额40%,生产队、大队负责报销总额60%。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住院的医药费高涨,村委会每年支付的合作医疗费高居不下。1999年7月30日,叠南村委会对合作医疗制度又作出新规定:凡参加合作医疗的社员及家属,在缴纳医疗基金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村委会所负担的医药费用,报销总额每人每年为3万元(含3万元)。叠北村委会于2002年1月1日,也实施了每人每年住院医药费报销不超过5万元的规定。但对鳏、寡、孤、独者,无子女的老人,住院医药费报销,作了补充规定,经本人申请,由村小组加具意见,送村委会审批,可获住院医药费总额80%的报销。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3.妇幼保健

    建国前,农村的医疗工作极之落后,更谈不上妇幼保健工作了。19世纪以前,农村妇女十月怀胎,绝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分娩,由接生婆用落后的方法接生的,由于接生的器具未经消毒,导致新生婴儿死亡率极高。乡间有一句“生仔同阎罗王隔层纸”的形容词,表示生育的妇女,临产时的危险性很大。草根阶层的产妇,处境更困难,产生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补养,为生活肩负繁重的劳动,很多人都不同程度患上妇科疾病,又得不到及时医治而带来一生的痛苦。民国以后,叠滘才有私人开设的西医妇产科,高危的妇女生育环境才有所改变。
    建国以后,国家统管医疗卫生工作,妇女和儿童的保健,成为人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改革期间,南海县卫生科分期分批为各乡、村培训专职卫生员,宣传推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掌握和上报乡中婴儿出生情况和妇女生育情况。1953年,叠滘卫生站成立,设有妇产科,新生婴儿出生后,便有各种生物制品(疫苗)的预防接种和服食,增强了幼儿免疫能力。1959年,县、公社、大队三级的卫生院(站),组成一个妇幼卫生保健网。从20世纪70年代起,妇幼保健人员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病情,给予及时治理。1982年以后,建立了育龄妇女,孕期3个月开始定期检查的制度。通过检查,既指导孕妇产前的卫生工作,又从中发现孕妇不正常的问题,及时得到治疗,确保孕妇及胎儿健康发育成长。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4.公共卫生

    叠滘水乡,历经世代的努力,造就了美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溪绿水,乡人视为生活的命脉,爱护有加,乡内的河涌蜿蜒曲折,多向连通汾江水系,源头活水随着每日的潮涨潮退达到了河道冲污和净化。人们也养成了很多约定成俗的生活习惯。清晨,是乡人汲取食用水的时候,此时,河涌里是不准洗di脏物的;其余时段,河边的埗头也有分类使用的规定:粪便每日都有农家收集作肥料,生活垃圾都有专场倒放,定时焚化作农肥。乡中主干道,有青石板铺成;街巷大都是“打灰沙”的路;并有明渠导水,直通河涌;溪旁石墈筑岸,绿树成荫。人们打扫家居时,都会清洁门前街巷,注重公共卫生。后来,叠滘水乡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沧桑的劫难,到处颓垣败瓦,满目疮痍,杂草丛生的瓦渣岗,成了蚊虫孳生地,蛇鼠为患。

    建国以后,1952年5月,在全国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中,叠滘乡清理和平整了村中烂屋地,变成了菜园或种上果树。同时,建起了厕所和垃圾池,环境卫生得到初步改善。1956至1965年,爱国卫生运动按照《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开展以除“四害”(蚊、蝇、老鼠、麻雀,后改麻雀为蟑螂),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活动,使蚊、蝇的密度明显降低。同时,各生产队在荒地上建栏圈猪蓄养,积集肥料,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改善了村中卫生环境。

    20世纪70年代初,河水开始受污染,影响着人们饮用水的安全。除生产队开挖公井外,不少人还在家中开水井,以解决食水之忧。进入80年代,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一些离河涌不远的水井也被波及。1984年春,叠南、叠北两大队,共同筹集资金,开始铺设自来水管网,到1985年2月,正式供水。从此,叠滘人告别了世代食用河水的习惯,家家用上了佛山市自来水厂供应的自来水。

    改革开放以后,乡人生活不断提高,农村的卫生建设也随之大发展,迎来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江头村,1979年开始,在旅港同胞江概等人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结合“五讲四美”活动的开展,整治村容村貌。修桥整路,清理卫生死角,建起画廊小园,制定公共卫生制度,落实保洁人员,村中面貌大为改观;街平巷直,整齐清洁,绿树成荫的一河两岸,花红草绿,虹桥(村中四美、六合和九如拱桥)窈窕,亭台(村中有“秀挹(虫雷)峯”、“遐龄绿水”和“五讲”等三亭和“韶武台”)俊俏,小桥流水,文明和睦百姓家,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1982年,在全省号召学“两南”(城市学习广州市南华西街,农村学习南海县),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的活动中,江头村成绩卓显,率先于1983年11月被县、市、省命名为“文明和睦村”的光荣称号。以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把村容村貌卫生环境建设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乡中两个村委会(大队),都制订了村容环境改造长远规划,并分步实施。1984年,叠佛公路全面拓宽,铺设混凝土水泥路面。开拓了叠滘经济发展的阳关大道。各村的主道,村坊之间的乡道,都先后完成硬底化的改造,并植树绿化,清溪两岸筑起石凳、花基和铁栏杆,总长达20多公里。乡中各主道桥梁,分别进行改造,加固拓宽,达到能通行汽车的桥梁就有49座,更换桥板、加装扶手的便道桥近50座,确保了水乡行走便捷,畅达通津,达到美化、绿化环境。

    1992年,在整治村容村貌的过程中,茶基、洙泗、庆云、澳边、潭头等村,先后把村中的空地辟建了村心公园,建起亭台,修筑花圃,植树绿化。

    2000年,在贯彻南海市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叠滘两个村委会共计拨出100多万元补贴费用,完成了“大楼岗”的迁坟工作。2001年,建起了近5500平方米的叠北公园。叠南于2002年,建起了内有足球场、篮球场、体操房和休息园区的叠滘小学体育公园,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目前,叠滘有9个村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还安装了电灯照明,促进了人们生活康乐化。

    在净化环境、搞好公共卫生过程中,各村填平了昔日生产队的屎氹粪池,建起了标准化的公厕。叠南、叠北两个村委会,分别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同时,把村中原敝开型垃圾池改造为密封式,垃圾做到天天清运。2001年,叠南、叠北共出动了1000多人次,开展生活区卫生整治行动。在合理补偿经济损失的基础上,清拆昔日为“大养其猪”而占道阻街、无序搭建的猪栏、稈屋等,还道于民。把生猪、三鸟饲养场迁离生活区。迁走生猪近1000头,拆除有碍观瞻的棚屋、猪舍近100间,清走余泥、瓦砾、砖石200多车。解决了15个村的脏、乱、差的老大难,回复了街平巷直、明丽整洁的容貌,深受乡人的欢迎。在这基础上,叠滘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制度,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卫生保洁队伍,每日定时打扫,清运垃圾。还定期进行喷药消杀,减少蚊虫孳生。各村又继续投入资金,把街巷中的集水明渠改造为密封暗渠,使人居环境步入卫生化。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叠滘曾先后两次大规模投入巨资整治河涌的污染,雇请清河疏浚专业队,把16多公里长,河涌沉积的淤泥、垃圾、杂物清走,共有5000多立方米。1998年成立了一支专责的河面保洁队,收集处理河面上的漂浮垃圾。但是,叠滘河涌的污染源头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整治和堵截,所以历年耗资整治,收效甚微。要实现河水反浊还清,还是深切期盼上级zf部门的关怀和重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合作。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叠滘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乡人生活锦上添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叠滘的公共卫生建设也旧貌换新颜。在这期间,环境卫生建设共投入资金4635万元,其中:各村筹集、港澳同胞和华侨志士资助的占1534万元,大队(村委会)集体投入有3101万元。为此,叠南、叠北两个村委会先后在2001年和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第六节  民兵建设与征兵工作

    一、民兵组织

    民兵,古而有之。明·正统十四年(1449),朝廷令各地组建“民壮”。由本地官师率领操练,遇警调用,事毕仍复为民。至明·弘治二年(1489),进一步制订《民壮法》。清·康熙年间,也曾设置“乡勇”,称“民壮”或称“团练”,也属民兵性质。清·道光年间,民间以社学为基地,组织抗英队伍,抗击入侵的英军。但腐败的朝廷却向侵略者让步,最后强迫抗英队伍解散。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GCD的领导下,南海县建有民兵组织,与南(海)三水边区抗日游击队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

    建国初期,各地方民兵主动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机关,围剿匪特,探察di情,清匪反霸,保卫新政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建国以后,叠滘民兵发扬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的光荣传统,不论在土地改革,抑或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958年,生产大队建立民兵营,凡年满16周岁至45周岁的男性;16周岁至35周岁的女性,能拿得起武器的人,一律编入民兵组织。1969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叠南、叠北两个生产大队都分别组成了基干民兵排,配备一个班的半自动步枪。1981年,根据“总参、总政”的指示精神,民兵组织均按《兵役法》的规定,应服兵役的人员,除服现役者外,其余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基干民兵为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为二类预备役。民兵年龄,由原来16周岁至35周岁,改为18周岁至35周岁。

    叠滘的民兵组织,经常组织政治学习,开展各种各样的军事训练,做到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政治、军事)。叠滘的民兵,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白天担负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晚上值班放哨,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不管是寒风霜冻,还是暴雨倾盆,他们都是坚守岗位,保卫着千家万户的安宁和捍卫着堤围、水闸、仓库、主要桥梁的安全,视为自己的嵩高职责。遇上突发事件,民兵快速地封锁交通要道,设卡盘查,配合公安机关破案。叠滘的民兵组织,是“三防”(防汛、防风、防旱)工作的基本队伍。每年汛期,都分布在堤围的险段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渡汛。到了非常时期,他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抗洪战斗。他们又是突击队,1959年大洪水,文昌沙堤段出现险情,叠滘民兵与佛山防洪队伍,一夜之间,筑了一条从新光针织厂烟囱处至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长384米新堤(后来是文沙路的一段),确保了叠滘的安全。1968年,洪水期间,大码头堤段出现渗漏,继而漫顶,情况危急,在千钧一发时,几百名民兵抢险队员立即到位,堵漏导渗,用沙包加高堤面,经一番激烈的战斗,化险为夷。叠滘的民兵组织,在汛期,时刻准备着,奔赴北江大堤作抗洪战斗。在历史抗洪斗争中,叠滘民兵曾先后支援过小塘下安、丹灶荷村的抗洪抢险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以民兵为主体,组建了治安巡逻dui,担负着叠滘日夜巡逻执勤任务;防范着各式各样的治安突发事件发生,在整顿社会治安行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0

二、兵役

    (一)历代征募兵制

    兵出于民。历史上各朝代,都订有征募兵员制度。

    元代初期,实 行举族皆兵制。凡蒙古族及其统辖下的部族男女,“无众寡,尽佥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后因兵力不足,得纳汉人当兵,规定20户(或20丁)出一兵,年龄在20岁以上。“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元统一中国以后,军队分为“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把全体军人和“壮干有力之家”定为军户,与民户分籍登记,世袭为兵。
   
    明代,实 行卫、所制。民户每三户出一丁,出丁者为“正军户”,其余为贴军户。正军户如有逃亡或死绝者,再由原籍的亲属或贴军户补充。卫、所之兵,多数屯田,少数驻防;农时耕种,农隙训练。遇有战争,由朝廷命将,率领卫、所调集的士兵,执行征战任务,军户仍为世袭的。

    清代,实 行八旗兵制,以旗统兵。凡隶属于旗者,皆可为兵。所有清兵,其家不得为农工商贾,是靠薪饷维持生活。一人在伍,全家编入兵籍。父在子为余丁,父死由子继,世代相袭,以兵为业。此外,清代还实 行募兵制。以雇佣招收的形式,自愿为原则募集兵员,军人以军为职业,兵役除旗兵世袭外,其余都由募集而来。

    民国初期,全国未有统一的兵役制度,各派军阀均沿用清代的募兵制。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国民zf颁布第一部《兵役法》。兵役改为:常备兵役、补充兵役和国民兵役三种。补充兵役由适合常备兵现役条件的超额男子充服,每年征集一部分人入营服现役。训练4—6个月后即退伍,改服预备役。规定国防部为全国行政主管机关,内政部为协管机构。

    自从国民zf第一部《兵役法》颁布实施后,每年都采取统征和自征的办法,实施兵员征集。征兵采用抽签形式,原则上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但独丁抽到也要去。征兵步骤分:身家调查,造册上报,体格检查,抽签入营等四步进行。其时,征集兵役虽有明令法规,但由于打内战,数量越征越多,不得民心。加上社会腐败,军政官吏,各行其是;地主豪绅,横行乡里,以致征兵名目繁多,规定多有废驰,兵役流弊滋生,应报兵役者,有的伪造缓役证书,漏报户籍;中签者,稍有资财的,便出贿买地痞流氓或兵痞冒名顶替入营当兵。无钱无势的,往往被捆绑押入营;办理兵役者,造册不确,放纵隐匿,虚伪证明,强拉贿放,或籍征勒索,利用职权包庇壮丁。每年把抽丁名额摊派下乡,强迫乡民缴纳安家费和买丁费。凡是适龄壮丁,一律缴纳壮丁安家费,从中渔利;接兵部队,虐待壮丁,滥施体罚,克扣薪饷,忽视保育,甚至拉放相继,征兵舞弊之风盛极一时。兵役人员贪污舞弊,也成为公开的秘密。民国二十九年(1940),抗日战争急需补充兵员,各地成立志愿兵团,招募志愿兵拨补部队。由于社会腐败,舞弊积垢,所征集的志愿兵团,实际多是不志愿的。拨交作战部队时,常逃散十之八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GCD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都是分别由部队直接动员吸收入伍,或由中共地方组织动员后输送入伍的真正志愿兵。

    解放前夕,叠滘曾有佛山元甲中学校女学生王安琪(潭头坊人),被输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1

(二)建国后的兵役制和征兵工作

    建国后,继续实 行志愿兵役制。1950年,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当时,华英中学校,有叠滘籍的学生:招美徒(女,叠滘墟镇人)、陈圣正(潭头坊人)、陈家辉(潭头坊人)、陈云博(潭头坊人)、陈元秩(女,潭头坊人)和东胜坊社会青年王槐新等,报名参军,获准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

    1955年7月3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执行,实 行义务兵役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及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兵役法规定服兵役。兵役分现役和预备役两种。男青年年满18周岁均可自愿报名应征服兵役。现役期限为:陆军3年,空军4年,海军5年(1965年,依次改为:4年、5年、6年;1967年,又改为2年、3年、4年;1978年,恢复3年、4年、5年)。退伍战士、转业干部和经过训练合格的民兵预备役,战争需要随时应征。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加速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全国实 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超期服役的部分技术兵员,愿意者可转为志愿兵继续服役,期限一般为15—20年,年龄不超过40岁(1984年5月,改为至少8年,一般不超过12年,年龄不超过35岁)。退出现役后,由原地zf负责安排工作。

    建国后,自兵役法颁布以来,叠滘每年都在南海县人民武装部和各级zf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征兵工作,按时、按质、按量为祖国选好兵、送好兵。征兵工作分四步进行:1.宣传发动,自愿报名,目测评议;2.体格检查:由上级派医生进行五官、内科、外科的严格检查,再由主检负责复检,确立体格合格的人员;3.政治审查:由乡(大队)、镇、县三级征兵办公室,按《征集兵员政治条件的规定》,组织资料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4.最后定兵和送兵,县镇征兵办公室与接兵部队共同商定入伍对象,将批准入伍人名单,在大队张贴公布,并向批准入伍青年发送《应征入伍通知书》。送兵日,应征青年佩戴大红花,由亲戚朋友和乡亲,舞起醒狮,敲锣打鼓,欢送新兵入伍。

    叠滘历年参军和退伍人数统计表
    ……
作者: 12v    时间: 2013-11-19 10:11

第七节  政治综述

    一、民主改革运动

    建国初期,成立叠滘乡临时政治指挥部,在1950年2月15日,接收了叠滘乡公所。

    1950年3月后,各自然村组织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建立后,做了六件事:

    1.领导全村人民,准备土地改革。首先进行“双禁”(禁烟、禁赌)运动。

    2.料理所有政务工作。如人口增减变动、开发证明书、调解民事纠纷等。

    3.整顿户籍。将辖围内的房屋全面编造门牌,逐户登记人口。

    4.调查贫富人口情况。根据新编户口册资料,逐户调查经济状况、生活来源,进行排队,找出最贫苦和比较贫苦的人。

    5.调整耕地。雇贫农没有耕地耕作,而有些人耕地多,从中调剂一部分,以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但不是分田,因为未到分田的阶段)。

    6.查田定产,编册造串。是为征收第一次公粮作好准备。

    叠滘乡范围的耕地,通过民主评定,分六个等级(年产量、市亩、市斤):特等1160、甲等1015、乙等880、丙等750、丁等650、戊等550。




欢迎光临 叠滘龙船论坛 叠南,叠北,龙船网,龙船漂移 (http://www.djlc.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